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喜欢做这3件事的女性,最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喜欢做这3件事的女性,最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4-02-20 13:43:57 3470
在我国,乳腺癌涉及了乳房这个对于女性而言比较隐私的部位,还有大家对于癌症有着恐惧心理。

1242_310(1).jpg

 

“在中国,明目张胆地关心女人的乳房问题,就如同关注他人的性生活质量。”有一位医生如是说道。

 

乳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别特征,带来的独特美可以说是女性的骄傲,也是女性健康的标志。

 

但作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的癌症乳腺癌,却导致国内目前有百万级别的女性为了保命,不得不切除单侧或双侧乳房,成为了少(shǎo)奶奶群体。

 

听着遥不可及,实际近在咫尺。我国平均每76秒就有一例确诊,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

 

那么面对乳腺癌,切除乳房是必选项吗?切乳保命成功后,就意味着重生了吗?

 

今日主推好医生

刘国文.png

陈伟财 (1).png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640 (3).jpg

 

 

一项发表在国际医学核心期刊《柳叶刀·肿瘤学》上的调查结果,专门针对中国范围的报告显示,乳房切除术占到原发性乳腺癌手术的88.8%。
 
这意味着近九成的中国乳腺癌患者最终被切除了乳房。
 

640 (4).jpg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也对40年来的手术方式变迁进行统计

 

 

640 (2).png

 

切了乳房后,她们过得如何?今天借着一则短片的访谈内容来和大家聊聊。
 
横向刀口,从双乳中心一直延伸到背部肩胛骨下方,看上去就像一条长约十多厘米的蜈蚣,卧在她们的胸前。
 
翟海波,作为一名入行多年的义乳佩戴师,他已见过上千名乳腺癌患者的的手术创面。
 
640 (5).jpg
注:义乳,又称为硅胶义乳或手术假乳,是乳腺癌手术后专用的康复产品,它的功能更多是弥补外观上的缺憾,让乳腺癌患者看上去“与常人无异”。
 

 

即使他只是一个旁观者,至今很难对着她们的术后疤痕做到平静目睹,毕竟那是一个女性经历过的病痛。
 
更不用说需要直面属于自身的伤痕的患者了:
 
“一照镜子就会感觉不舒服。”
“我不愿穿紧身衣服了,现在总是穿得越松越好。”
“医生,切完后我还能有性生活吗?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她们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心理变化,常常冒出“我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了”的想法。

 

640 (3).png

 

病痛痊愈了,但心理还没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癌症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介于20%-45%之间,大大高于普通人群6.1%-9.5%的发病率,而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倾向尤为明显。
 

640 (6).jpg

片源自参考资料1

 

因乳腺癌切掉乳房的女性,大部分在术后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对于年轻群体的影响则更大。
 
乳腺癌患者,这个羞于被社会看见的群体的困境,亟待社会的关注。
 
而乳腺健康的女性,也要提高警惕,更多关怀自己的乳腺健康。
 
 

640 (7).jpg

 

 

在我国,乳腺癌涉及了乳房这个对于女性而言比较隐私的部位,还有大家对于癌症有着恐惧心理。
 
于是人们在公众场合都不愿意去讨论乳腺癌、病人不愿意告诉别人、医生也很难有时间一一做详细科普......
 
于是在乳腺癌本就是全球女性阴影的情况下,这团阴影在中国正以异常的速度愈发膨大。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乳腺癌出现了两大特点:
 
●发病年龄比西方国家的患者提早了10年左右 
●许多乳腺癌患者发现即是中晚期

 

640 (8).jpg

图片源自参考资料2

 
在乳腺癌的病因中,性别、年龄是主要且不可抗的危险因素。
 
但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且相对可控的因素。

 

640 (4).png

 

从医学上讲,这是因为雌激素过高的话,会增加其对乳腺上皮的刺激,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诱发乳腺癌。
 
而反映到我们的生活可能是不生育、初次生育年龄晚,还有社会竞争压力增高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衡,都有可能让雌激素水平升高。
 
《2022年中国女性乳腺健康粉红报告》数据显示:
 
城市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女性;而且职场女性更容易出现乳腺结节,其中金融行业的女性风险居高不下。
 

640 (9).jpg

图片源自参考资料3

 
2021年4月13日,著名医学期刊《Cell》子刊《Cell Reports》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结果显示:
 
长期压力虽不直接伤害身体,但能削弱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这便给了癌细胞逃过免疫监察和在身体里快速生长的机会。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确实压力很难减轻或是彻底摆脱,但一些生活习惯是可控的,而不少人却深陷其中。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女性保持中高强度的工作的同时,高热量、高脂的饮食模式、缺乏运动也成为女性朋友的日常习惯,甚至出现“过劳肥”,这也就促进了脂肪堆积。
 
早前已有研究表示:
 
脂肪越多,产生雌激素的机会也就越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640 (6).png

 
另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摄入10g酒精可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5%
 
绝经后乳腺癌发病风险则是每天摄入10g酒精可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9%[源自参考资料4]
 
 
而与持续增长的发病率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乳腺癌筛查普及率和接受程度较低,导致乳腺癌越来越“爱”中国女性。
 
那么“为了活下来”,只能接受切除乳房吗?
 

 

640 (10).jpg

 

 

640 (7).png

 

几十年前,女性得了乳腺癌不但要把整个乳房切除,还要切除乳房周围很大范围的皮肤、脂肪、肌肉、淋巴结,这叫做“乳腺改良根治手术”。
 
随着医学对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许多大型临床研究的结论证明:
 
保乳根治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比较,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别,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手术后生存率一样。

640 (8).png

 
但在我国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比例依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与欧美的女性相比,中国女性的乳房偏小,瘤体与乳房的比例也决定了是否适合保乳。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人想当然地认为乳房全部切除相对比较安全,没有复发的隐患,更能够保命。

 

但其实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并非切得越多越干净,保乳也不会跟生存相悖。
 
所以当发现乳腺癌时,请不要轻易放弃你的乳房。
 
乳腺健康的女性,当乳腺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回缩、乳房部位凹陷、同侧淋巴肿大等症状时,也请及时就诊。

 

下面小编给朋友们推荐几位深圳乳腺科名医,如果乳房出现不适,可以戳下面的名医挂号问诊。

 

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对于已经全切、不进行乳房重建的女性,也有不同类型的义乳可以帮助你,就是文章开头的访谈节目所谈及的义乳
 
它既可以帮助乳房切除术后的女性重塑曲线,从而帮助减轻负面心理,重拾自信。
 

同时也可以帮助度过术后恢复,能在术后起到承托作用,从而减少因左右乳房不对称引起的斜颈斜肩、脊柱侧弯。
 
当然了,无论乳房是平坦或饱满,是对称或单独,有权定义它的美的只有你。
 

 

 

▶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早期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但晚期乳腺癌就只有20%左右。
 
因此定期体检,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国际机构推荐乳腺癌筛查年龄为20-40岁。特别是下面这些女性更属于高危人群:
 

直系亲属在50 岁前就被诊断为乳腺癌;

月经初潮早于13岁,绝经时间晚;

没有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的时间较短;

患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

 

其二,不管你有没有症状,都要定期去两癌筛查或者乳房防癌筛查。
 
其三,乳腺增生、乳腺结节可以说是很常见的症状。
 
虽然说大部分是安全的,恶变的情况占比很低,但总归和体内激素变化有关,经常会出现乳房或轻或重的周期性胀痛。
 
▶控制好体重
 
对于中国人来说,BMI指数大于24就属于超重了。
 

640 (10).png

 
你的BMI指数是多少呢?

 

为了降低乳腺癌风险,对于广大女性朋友来说,保持适宜体重更有利于我们远离乳腺癌。
 
▶最好烟酒不沾
 
如果不能滴酒不沾,那要控制少饮。比如酒精度5%的啤酒,每天不超过两罐;酒精度12%的红酒,每天不超过半杯。
 
戒烟可预防乳腺癌这一常识是大家需要了解的。如果无法戒掉,那么就得有承担乳腺癌的风险,相信这一结局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写在最后:
 
对于乳腺癌,我们千万不要谈癌色变,乳腺癌的预防也一定要早点进行才行。
 
对于乳房,它可以是一个女性“美丽”“性感”的代名词,它同样可以是个普普通通的身体器官。
 
就像毕淑敏在《拯救乳房》一书中所说:“女人不是因为乳房才可爱,是因为勇敢才可爱。

 

审稿专家

640 (2).jpg

参考资料

1、访谈节目《一人谈》

2、《2000—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情况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 年6月第52 卷第6期Chin J Prev Med,June 2018, Vol. 52, No. 6 · 567.

3、《2022年中国女性乳腺健康红报告》

4.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CA Cancer J Clin, 2016,66(2):115-132[5]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心理2.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崴脚后,热敷还是冷敷好?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