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好医生
在医学中,外科医生无疑是以精湛技艺照亮生命之路的存在,需要具备“狮心,鹰眼,妇人手”。其中,肝胆外科,作为腹部外科中的“皇冠明珠”,其手术难度之大,复杂程度之高,不言而喻。因此,肝胆外科医生不仅要有如匠人般灵巧的双手,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游刃有余地进行操作,更需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与变故。
有这样一位医生,他以精湛的医术和创新精神,在肝胆外科领域深耕16载,为无数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他就是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辉。
刘辉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深圳大学总医院
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肝肿瘤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创新性的提出并开展临床新技术——“微创三步法”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血管瘤,微创治疗的同时解决了常规射频消融所致的诸多并发症以及损毁率低、残瘤率高等相关技术难题。
不忘初心 精于医术诚于医德
回望从医之路,刘辉已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奉献的道路上走过了16个春秋。谈及从医的初衷,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深情。“当初选择肝胆外科,是被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以及深厚底蕴所吸引。”刘辉说,西南医院肝胆外科诞生了两位院士的辉煌成就让他看到了这个学科的无限可能,而老一辈肝胆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更是深深触动了他。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肝胆外科医生,用自己的双手为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健康与希望。
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刘辉凭借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成长为该领域的佼佼者。他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肝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他多次前往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其中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肝脏移植的经历更是让他受益匪浅。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的手术技艺更加精湛,也让他对肝胆外科的复杂病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左手科研,右手临床,左辅右弼,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做好新时代的外科匠人。”这是刘辉对待临床与科研的态度。他在不断提升临床医术的同时,同时还积极开展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工作,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以及阅读学习权威医院期刊的最新研究动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创新的治疗方法,并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探索肝胆外科领域的未知问题,为推动学科发展贡献己力。
热爱坚守 用最小创伤解决患者病痛
“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刘辉从医以来不变的信念,“用最小的创伤为患者解决病痛”,这是刘辉一直坚持的原则。
在临床工作中,刘辉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创新的热情。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微创三步法”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新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常规射频消融治疗中的诸多并发症问题以及损毁率低、残瘤率高等相关技术难题,还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巨大肝血管瘤的诊疗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在确保病灶得到有效损毁的同时,将创伤降至最低,实现患者的最大获益。”刘辉医生说道,“对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病灶最大程度损毁、正常肝脏组织最大程度保留、术后并发症最大程度减少。”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肝血管瘤,刘辉在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微创手术时,会充分考虑患者的知情同意和病灶情况,他还会通过采取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和康复指导等措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刘辉也分享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患者。该患者是一名45岁的女性,她因长期腹胀不适就医,被确诊为肝脏巨大血管瘤,直径已达8厘米,且增长迅速,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挑战,刘辉带领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详尽的身体评估与沟通,决定采用创新的“微创三步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刘辉每一步操作都充满了对精准与安全的追求。最终,仅用时半小时便成功完成了治疗,该患者腹部仅留下了一个微小的2毫米针孔,术后恢复迅速,三天内即出院,且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腹胀消失,饮食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看到患者愈后的笑容,也让刘辉更加坚定了在肝胆外科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决心。
传道授业 担社会之责播健康之光
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刘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不仅在临床工作中以身作则、精益求精,还积极传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给年轻医生们。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刘辉还教导年轻医生要敬畏生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为患者的健康负责。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医生逐渐成长起来,为肝胆外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医多年,刘辉深知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是守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这份责任将激励他不断前行、勇攀高峰。在未来的日子里,刘辉表示,他将继续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不懈的创新精神,砥砺前行,为肝胆外科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医生详情
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现阶段主要以什么治疗方式为主?
A:在肝脏肿瘤(如巨大肝血管瘤)的治疗中,现阶段主要采用微创治疗方式为主,包括射频消融等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的优势。
微创治疗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可有效应对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肝血管瘤、肝腺瘤、FNH 等多种肝脏肿瘤。其包含的技术手段丰富多样,如腹腔镜切除、经皮射频消融、微波消融、TACE 等等。其中,射频消融作为微微创技术的代表,创伤极小,疗效却令人瞩目。如今,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助力患者快速康复,更是创新性地使用了 “一堵二吸三损毁” 的三步法射频消融手术方式。
如何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微创手术”?又将如何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A:评估患者是否适合微创手术,需考虑病灶位置、患者肝功能、身体状况等,并确保患者知情同意。
确保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措施包括:术前充分准备(评估、心理疏导、预康复)、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和康复指导。这样全方位地考虑和实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
“微创三步法”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血管瘤”,该技术适用于所有患者吗?还是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一般而言,只要血管瘤瘤体位于肝实质内,拥有合适的经肝实质进针路径,周围无大血管、胆管及重要脏器,同时患者肝功能分级为 Child A 或 B 级,无明显出血倾向且能够耐受全身麻醉,这类患者便可以考虑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而当血管瘤巨大,且具有明确的主要供血血管区,常规消融方法无法实现彻底损毁,或者消融治疗时间较长时,就可以采用 “微创三步法” 进行治疗。不过,这需要先进行极为精细的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