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东西用左手、拍球用左手、吃饭用左手、跟人打招呼时也毫不犹豫扬起左手......”
很多宝妈发现,自家孩子竟喜欢用左手拿东西。
不过,惯用左手就是左撇子吗?需不需要纠正呢?今天是国际左撇子日,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些事~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左撇子,又称“左利手”,指更习惯用左手的人。地球上约10%的人是左撇子,男性比女性略多,中国的左撇子人数至少有八千万。
有研究表明,左撇子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或者说是先天形成的,更有人提出了左撇子是胎儿在母体内接触过多雄性激素所导致的假说。
有一组由7万名儿童的调查统计学研究数据显示:
父母双方都是右撇子的,后代是左撇子的概率为9.5%;
父母一方是右撇子而另一方是左撇子的,后代是左撇子的概率为19%;
父母双方都是左撇子的,后代是左撇子的概率为26%。
即便如此,也不能就此确定左撇子是一种遗传现象。因为孩子还有可能是因为受到家庭环境影响而变成左撇子的。
目前比较被人接受的普遍观点是:婴儿在出生时,他们的两只手是同样灵活的,直到18个月至两岁这个分水岭,一辈子的倾向性才会逐渐形成。
相信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不少这样的说法“左撇子的人更聪明”。
因为许多名人包括著名画家、科学家达·芬奇、著名画家毕加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等都是左撇子,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将聪明和左撇子画上了等号。
然而,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人的大脑就像核桃仁,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右半球之间又通过一个称为胼胝体的“桥梁”连接在一起。左右脑交叉控制左右部身体活动,左半球主要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半球主要支配左半身的活动。
右撇子,其优势半球主要是左半球。左半球被称为抽象脑/学术脑,主要分布负责逻辑推理、语言处理、数学、分析等的功能区。
左撇子,其优势半球主要是右半球。右半球被称为艺术脑/创造脑,分布控制图画、情感、韵律、想象、创造等的功能区。
虽然左右脑各司其职,但其实是协同运作的,大脑控制活动通过左右脑配合完成,先天的这种优势差别并不大。
同时,左右脑均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开发,实现“左右开弓”。因此,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孩子最起码在“起跑线”上基本没什么区别的。
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的应用设施和生活用品其实都是按右撇子而设计的,左撇子的人使用起来常感不便。
因此很多家长就在想“既然左右利手的智商差别不大,那我从小就训练他改用右手,这样以后在生活中会更方便一些。”
其实,刻意地“暴力”纠正大可不必。
左撇子不是病,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如果强行地过度进行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可能会使原有的语言中枢紊乱,甚至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也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如果实在想纠正:
♦ 应该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慢慢进行,一点一点地纠正,不宜操之过急,更不宜使用打骂的方式强行纠正;
♦ 应当选择以鼓励为主的方式,多鼓励孩子用右手,例如:可以与孩子同时使用右手来吃饭、写字、游戏等;
♦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让孩子在纠正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必要的精神和物质鼓励是非常有效的。
总而言之,左撇子不是病,只是一种正常的发育情况。如果对于孩子惯用左手这个问题还有疑惑,或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情绪异常等问题,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挂号或咨询医生哦!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Tips
如果你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在明天的健康早报里,也许就能得到解决方法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