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三伏天一年中最该养生的关键时刻,“以热制热”给身体充电!

三伏天一年中最该养生的关键时刻,“以热制热”给身体充电!

原创 作者 : yaoyao 2021-07-14 17:22:22 6944
三伏天,除了避暑,更应该防寒,以热制热,健康消暑。

 

07月15日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六

 

天空如此蔚蓝,阳光如此耀眼,总有干扰存在,只要你不惧怕 !
 

--早安!--

 

 

三伏中的“伏”,有人说指“伏邪”,也有人说是指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

 

 

什么是三伏?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

 

三伏天的“伏”  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2021年三伏时间
三伏
 
 
时间
 
 
时长
 

头伏

7月11日到7月20日

共10天

中伏

7月21日到8月9日

共20天

末伏

8月10日至8月19日

共10天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 ?

 

入伏以后,由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值,天气就逐渐升温,一天要比一天热。

 

天气晴朗时,有利于阳光直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雨季时,空气湿度大,谁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的多,天气难免闷热。

 

三伏天的暑邪,非常强悍,不仅难熬,也是各种疾病容易“扎推”的时候,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

 

 

默认标题_手机海报Pro_2021-07-14-0.png



“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入伏之后,燥热的夏日,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频频出现,难免贪凉,“百病从寒起”,夏季受寒,给身体留病根。如新陈代谢缓慢、消化功能减退、腹泻胃疼等。

 

 

“以热制热”三伏天的养生法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世界,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三伏天应顺应季节规律,以热制热,健康消暑。

 

1.多饮热茶

汗液蒸发可带走体表的热量

 

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不过热茶不应超过 60 ℃ 。

 

2.多吃热食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

 

夏季热人们都喜欢吃凉的东西,但冷饮吃多了,就会胃中虚冷,引发腹泻肠胃不适等症状。

 

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可以祛寒升阳,且姜中含有姜辣素,可以刺激人的食欲。

 

羊肉、牛肉等热性的肉类,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

 

3.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会使身体的毛细管扩张,有利于排热。

 

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以36℃-39℃为好。

 

4.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泡脚时适宜水温为42°C~45°C,以温暖舒适为宜。

 

5.适当出汗

夏天要 “以汗制汗”,运动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运动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

 

 

可以选择慢跑、太极、游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建议早上或傍晚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

 

三伏天食疗吃“苦”开胃

夏天吃苦,胜似进补

 

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除毒素,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

 

1、吃苦瓜:人伏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

 

 

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被称为脂肪杀手,其中含有的皂甙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bitter-melon-787674_1920.jpg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但是孕妇要注意,不宜多吃。

 

2、吃丝瓜:人伏平痰喘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

 

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

 

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3.吃冬瓜:入伏增食欲

“冬瓜”——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

 

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

 

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伏天防寒,这三个禁忌千万别犯

1.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搭个披肩。重点保护好颈、肩、背、腹、腰等部位。

 

2.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分钟-30分钟。

 

3. 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尽量不吃冷饮,越热越要喝温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 1小时;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消暑纳凉,这样做舒服过伏天

1.少量多次补水
 

夏季应该多喝水,但注意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小时在喝水,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推荐喝一碗绿豆汤,绿豆汤也是解暑名品。

 

2.穿宽松衣服
 

衣服的材质会影响汗液蒸发,推荐宽松、吸湿性好的棉、麻、丝等材质,或者选择透气性强的合成纤维材料。

 

3.晚睡早起
 

晚睡并不是提倡熬夜,而是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晚上11点半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比较好。

 

 

夏季气温高,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体消耗大,精力不济。中午可以午睡30~60分钟,有利于气血平衡,帮助补充体力。

 

4. 心静自然凉
 

三伏天高温酷热,人们易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情绪中暑”迹象。静坐、浇花、读书、听音乐等都有助缓解烦躁心情。

 

 

请大家在伏天注意调养身体,可以增强体质,祛除疾病,适当地饮用冷饮,恰如其分地使用空调,保持人体健康平衡。

 

 

 

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如何健康的喝水呢?

晨起之后一定要喝水,一夜的睡眠后,体内的血液浓度比较高,此时需要水分来稀释血液,滋润五脏六腑,让它们更快的清醒过来为身体功效。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1天8杯水”,以下情况需注意:

 

如果你患有肾病、胃病或者心肺功能不佳,那么建议根据身体情况喝水,避免饮用过多的水分而引起水中毒。

 

尿路感染的人则要多喝点水,水分可以起到清洗尿道的作用,帮助病情更快的恢复。

END

点击进入抗疫专区@2x.png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yaoyao,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