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七
漫漫人生路,迷途中也要相信自己!
-- 早安!--
在我们的认知里,喝水可以解决大多数的身体不适
感冒了,要多喝水,痛经了,要多喝水......
甚至演变为,人每天要喝足“8杯水”,
到处都是要多喝水,但不知道大家听过“水中毒”吗?
人体摄入的水分主要有三个来源
喝水
50%
专家认为,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应与排出的水量基本相等。如果摄入的水量过少,首先会造成血液和体液浓度增加,影响代谢废物的排出,继而影响体内细胞的代谢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疾病和衰老。
相反,如果摄入的水量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出能力,也会发生水中毒(一般发生于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后),出现水盐代谢异常,水肿等现象。
其实每天喝八杯水,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也不是说一定要准确八杯。提出这个说法,也只是为了提醒大家记得及时补水,不要等到身体觉得渴了才去喝。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男性每天推荐 1700 ml 以上的饮水,女性则是 1500 ml
按照我们平日用的正常马克杯,大概六杯左右就能满足这个量。
七、八月酷暑的夏季,我们每天会比平时多消耗20%的水分,在这样的季节里,补水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更需提醒自己及时、正确地补水。
喝水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对皮肤保湿润泽,缓解便秘,预防肾结石等。
炎热的夏天,每日尿量少于1200毫升时,尿石生长的危险性显著增大。
水有利尿功能,可以使输尿管、膀胱流畅,防止结石发生和细菌感染。
大量饮水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稀释尿液,防止尿石结晶形成,并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对有尿结石、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炎症的人有辅助治疗作用。
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呼吸道丢失水分,腹泻患者通过消化道丢失水分,也应该适当多喝水。患痛风的人可以补充苏打水,借它中和尿酸,减轻病痛。
正确喝水能养生
4个错误的喝水方法要不得
当我们感到口渴时,才去喝水补充,这个时候时,身体内部已经流失1%的水分了。
专家认为,喝水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要让水分渗透到身体里参与新陈代谢,所以在生活里要养成随身携带水杯的习惯,时刻为身体补水。
专家提醒,大部分瓶装水一般选择的是聚酯瓶,而聚酯瓶里含有微量让人体中毒的物质,长期喝瓶装水的话会导致中毒。
如果非要喝瓶装水,建议在开瓶后及时喝完,聚酯瓶也不宜在高温状态下放太久,会加重瓶子里的有害物质。
专家表示,饮水机里的冷热水胆若是超过3个月没有清洗就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常用饮水机的人一定要注意饮水机的卫生问题。
很多人都偏爱“咸味”食物,在烹饪菜肴的时候放盐的量也会偏多,但是专家表示,吃太多的咸味食物而不喝水的话,是会引起身体不适的。
特别是高血压人群,最好选择清淡一点的食物,高盐食品是要避开的,若是吃得太咸,那么建议多喝点水来稀释咸味,避免疾病发作。
人体缺水时,不仅是通过口渴在提醒你,健康的人可以通过排泄情况判断是否缺水。
正常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在提醒你必须要多补充水分了;若颜色很浅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此外,因为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便,如果出现便秘,就说明摄取水分不足。
因此,中医主张“水要喝够,汗要出透,便要排清,才能长寿”。但是如果等到疾病信号出现,对健康的损害就大了。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有些人属于水湿、痰湿体质,这种体质的人脾胃、肾等功能低下。
通常身体表现为:虚胖,舌苔白腻,舌边缘有齿痕,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大便软烂,不能成形,而且常常感觉排不干净,肛门口有烧灼感。
精神上表现为容易疲倦、懒动、嗜睡。
这种体质的人最好少量定时饮用温水,晚上临睡前(9点至12点)不要喝太多水,尤其是冷水或寒凉的水果,否则对脾胃的损伤就更大。
水喝太多会增加心脏及肾脏的负担,患有肾病、胃病或者心肺功能不佳,那么建议根据身体情况、医生建议喝水,避免饮用过多的水分而引起水中毒。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减少盐和糖的摄入量!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