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遇到一些有点尴尬,又有点难以启齿的小问题。
不好意思问亲友,也不好意思问男友。
比如,“我的内裤为啥总是硬硬的?”“我的内裤咋总是黄黄的?”“怎么会有点血丝?”
通常遇上这种情况,一边慌张一边又悄悄洗掉了。
今天一起来聊聊内裤的那些事!码住收藏!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01
裆部这块小布,太爱喝水
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内裤裆部的布料和其他布料往往不一样。
很多号称“纯棉”的内裤,纯棉的只是裆部这块布。
这块棉小布的纤维是条状分布,有很多孔隙,这就意味着给了水渍可乘之机。
不仅在晒干后,这块布内部会残留水,它还会让纤维变形,从条状变成网格状。
条状时纤维还能互相串门,网格状时,纤维只能“恪尽职守”呆在原地,我们这块布就邦邦硬了。
02
可能是“打开方式”不对
不仅内裤裆部的孔隙很多,而且内裤层与层之间也存在空间。
各式各样的分泌物、经血、汗渍黏在内裤上,在这些地方见缝插针地生存。它们自身的蛋白质,氧化凝固后附着在内裤纤维上,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硬”。
而我们手洗虽然能洗掉一部分脏污,但是不能完全清洗干净,这些顽固的小东西们长期积累下来,让你的内裤越来越硬。
除了洗,我们过去通常习惯的晾晒方式也天然容易让内裤变硬。就是下面这种倒三角晒法?
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分会通通流向裆部。如果水质较硬,时间久了裆部就会变黄变硬,甚至引发炎症。
03
解题宝典:软软的,很贴心!
如果内裤总容易变硬,可以试试调整晾晒方式,即斜挂晒。
让衣架穿过内裤的一个侧面,既保证水流不会集聚在裆部,又借助内裤结构不会让它轻易变形。
另外,很多情况我们没办法避免分泌物残留,所以内裤一定要勤换。棉质内裤一般3个月换一次,棉纶、莫代尔材质最好不要超过半年。
不要用开水烫内裤,长此以往可能让内裤越洗越硬。
还有人说,变硬能理解,很怕变黄。
01
“太酸了,我变色了。”
除了阴道分泌物,还可能沾上尿液,甚至是粪便,如果无法清洗干净,并且不爱换洗,也会出现顽固的黄色。
如果生殖道发生炎症,阴道分泌物可能会出现气味、颜色等的变化,遗留在内裤上,也会出现颜色。
尤其是大姨妈如果沾到内裤上,血渍中的蛋白质和纤维长时间混合,蛋白质容易变性,内裤也会变黄。
而且我们的阴道环境是酸性环境, 内裤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发生脱色反应。
02
解题宝典:谁这么黄,反正不是我!
女孩子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内裤上的分泌物——“白带”,它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呈现黄绿色or黄灰色泡沫状:如果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排尿困难或尿频,可能是滴虫阴道炎;
豆腐渣样:如果样貌是白色凝乳状,还伴有瘙痒、肿痛等情况,要警惕霉菌性阴道炎;
灰白色鱼腥味: 如果还有瘙痒和灼热感,要注意细菌感染、滴虫感染、衣原体感染等。
怀疑出现感染和炎症,请记得咨询医生。
同时要注意清洗:
1、内裤换完就立刻清洗,一天一洗;
2、建议用专门的内衣裤清洗剂,不要热水浸泡;
3、洗完后记得充分晾晒。
内裤如果红红的,尤其是非经期的时候,一般大家都会比较慌。
01
姨妈血or not,这是一个问题!
女生在姨妈期,可能会漏姨妈,会让短裤变红。而更需要注意的是姨妈之外的红色。
比如说痔疮或肛裂出血。
阴道异常出血,有可能有怀孕、子宫肌瘤或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卵巢疾病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如果血的颜色呈咖啡色,在2次月经的中间,持续时间大概在2-3天,是点滴出血或白带中夹带血丝,有可能就是排卵期出血。
可以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若有则需要及时就医。
02
解题宝典:关注!警惕!
主打一个对症下药!
姨妈期如果血是鲜红色或粉红色都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是灰色或绿色的经血有可能有感染。
如果是痔疮或肛裂出血,就需要爱护我们的小菊花。需要多喝水软化大便,多吃蔬果,促进肠道蠕动,也可以进行坐浴缓解。如果自行无法缓解,务必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阴道异常出血需要警惕。建议不要私自乱用药,直接就医咨询。
有任何问题,可以求助妇科/产科名医。
很多时候,我们对女性生理知识只是一知半解。情况比较严重时我们都知道要看医生,但小问题,我们往往都靠自己摸索,慢慢积累处理经验,好像没有一个人跟我们说、我们也不好意思说。
其实对生理知识的教育还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看到这篇的是宝妈宝爸,也可以给女儿分享,不尴尬,但科普知识又能到位!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