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共和国医者 | 徐道振:那些茫然不解的疾,可能是百姓最胆寒的魔

共和国医者 | 徐道振:那些茫然不解的疾,可能是百姓最胆寒的魔

转载 来源 : 健康北京 2021-08-26 17:09:47 7259
初入传染病院便被命运扼住咽喉 北 京第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中国最早的国立传染病学科医院之一,它紧邻庄严肃穆、古树环抱的皇家园林地坛公园,与天坛相对无言。 1955年,

 

 

 

初入传染病院 便被命运扼住咽喉

 

京第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中国最早的国立传染病学科医院之一,它紧邻庄严肃穆、古树环抱的皇家园林——地坛公园,与天坛相对无言。

 

 

1955年,24岁的徐道振,心中怀揣着一个庞大的医学梦想,提着行李从绍兴老家远道而来,而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阵吃惊。

“北京城怎么这么荒凉呀,到医院一看,更觉得荒凉,一排病房只有一个厕所,男女通用。我从南方来的时候绍兴县医院比这里好多了,真的没想到北京是这么一个破烂的地方。”——徐道振采访整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萧条、疫病肆虐、北京市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直到1955年,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威胁北京市民生命安全的首位死因。徐道振初到医院,还未解病人之苦,自己就被命运扼住了咽喉。他忍不住地发冷、持续高热、全身上下开始出现红疹,此时他仍未意识到,危险将至。

 

 

“一到医院我就感染了猩红热。最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因为我们南方没有猩红热。当时的症状就是嗓子痛、发烧、皮肤起红疹。可能中毒死亡,也可能自己康复。”

 猩红热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传播,在19世纪60年代,因猩红热致死人数高达972万人。在整个十九世纪,猩红热病曾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摧毁了当时欧洲25%的人口。在那个年代,医者们抵御传染病威胁的“武器”,只有普通的纱布口罩。

 

 

猩红热、白喉、霍乱、肺结核、麻风病、伤寒、血吸虫病,这些你可能茫然不解的疾,却是那个时期,百姓们最胆寒的魔。

行动也是迅速的,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北京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在建设首都、发展经济的同时掀起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故宫垃圾、修建龙须沟、并疏浚陶然亭和龙潭湖两大人工湖改善疫源地,“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状况终于被改善了。与时代脚步同行的,还有刚刚痊愈重返的徐道振。

 

 

“到了病房一看,整个医院就有200多个猩红热患者,都是重的。其中一个十岁的男孩,憋得全身都是紫绀,血压没有,已经休克了,需要紧急抢救。可是时的医疗条件太差,没有血清、血浆。我想我感染猩红热痊愈了,身体里一定有抗体,于是,我就把自己的血输给了患者。结果这个孩子活了!看着他欢蹦乱跳的出院,我那时真高兴,感觉当医生真幸福啊!

 

 

那时,和徐道振一同被分到北京的五位南方同学,全都离开了。只有徐道振,成了名副其实的“住院医”,一个堆放杂物的库房就是他的宿舍和书房,只要病房有需要、病人有需要,他就随时随叫随到。

“那么多重病人要抢救,我为什么要走呢?我要留下。那时我已经申请入党了,我已经把我的一生都交给了党,所以当重病人来的时候,怎么能逃掉呢?为病人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党工作,所以应该留下来的。”

徐道振选择留下,留在传染病医院,留在需要他的患者床旁。

 

 

 

走到最贫瘠的地方 走近最广大的群众

 

十年间,中国先后成立了寄生虫病、地方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结核等专病防治所、传染病院,从而初步形成了以五大疾病预防控制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随着国家预防性政策出台,以徐道振为代表的医者,进入了全面攻坚阶段。

收获也是显著的,20世纪60年代我国基本消灭天花,同时期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1956年传染病死亡率退居第二位;1964年退居第五位;十年时间,徐道振收获了对抗传染病的经验和勇气,但他的理想还并未全部实现。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同他的保健医生谈话时,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

1969年徐道振和全院医生及家属,被分配前往甘肃本地最为贫困的地区。

“我们的卫生院四周都是沙漠。下雨了当地人就挖个坑,所有雨水都蓄在那儿,这叫涝坝。牛、马、驴喝水也在那,洗澡也在那。我们一去全拉稀,所以,那里得痢疾的人非常多。我们日日夜夜都在抢救中毒性痢疾患者,严重的没有血压、呼吸困难、全身都黑了。我们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上,一边人工呼吸,一边马上把大静脉切开,血压上来以后,病人慢慢温和了,这样就希望来了,那时抢救了好多病人。”

 

 

走到最贫瘠的地方,走近最广大的群众,为解决威胁甘肃人民的中毒性痢疾,处理当地水源污染问题,拿听诊器的徐道振,又举起了锄头和斧子。

“我们发现了一个泉眼,只有小小的水流。后来我们就挖,挖到最后水流越来越大,24小时都在流,解决了那时一个村庄的喝水问题。”

再回北京,徐道振已经变了模样,他的皮肤黝黑,看着苍老了不少,因为长期风吹日晒,手上尽是干裂的皱纹,但他的笑容,却明显多了。

 

 

 

一身白衣 一生使命

 

1989年,北京第一传染病院正式更名为地坛医院。为了给传染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医院先后建立了妇产科、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卫生水平显著提高。

2009年,78岁的徐道振罹患结直肠癌。

手术后住院化疗期间,徐道振依然坚持出诊,他总说“病人从很远的地方来看病不容易,有很多老病人我放心不下。” 

徐道振的同事这样回忆道“徐老化疗周期比较长,我们就说给老爷子做个PICC导管。徐老当时躺在病床上,边化疗边研究PICC导管的原理,他是一个酷爱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

 

徐道振,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60余年。早年从事白喉、猩红热、脑炎、中毒性痢疾等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救治和防治,近40年来重点研究病毒性肝炎,曾主持多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为干扰素在中国肝病领域的合理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84岁时仍坚持出诊,带教。

 

 
 

 

 

 

 

来源:BTV医者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白带异常?月经不调?不注意这点小心拖...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