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作者 龙友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西院区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一叶知秋意,一树识菩提。见微知著,呵护健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处着眼调养身体。秋天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气候干燥,故湿少燥多。
中医讲究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便突出一个“收”和“燥”字,从“滋阴润燥”着手。肺为娇脏,秋季主养肺。
图源:Dribbble 设计师:muhammedsajid
一、起居:
入秋之后,一阵秋雨一阵凉,早晚温差大,性凉,不宜户外乘凉太久,以免感受风寒之邪,应早睡早起,足够的休息能帮助人体精气的收敛闭藏。
二、着装:
民间有“春捂秋冻”说法,夏秋转变,早晚温差大,需要在人体能承受的情况下慢慢添加衣物,适度地“冻”以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
三、精神调养:
秋天万物由荣转衰,人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产生悲愁伤感。所以,秋天的情志调摄主要是收敛神气,减少秋杀之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多参加户外活动、爬山、登高等使人心旷神怡。
图源:Dribbble 设计师:HeatherZhou
四、饮食调养:
少辛、增酸、养阴、润肺,合理进补。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物。秋季常用的滋补药材:百合、太子参、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枸杞、黄精、山药、石斛、葛根、莲子、芡实等。
秋季养生粥 百合莲子粥——清肺润燥
银耳雪梨大米粥——润肺生津
银耳紫薯粥——营养润肺
南瓜蜜豆粥、小米枸杞山药粥、山药扁豆粥、 红枣枸杞雪梨粥、玉米粥、燕麦鸡蛋粥
滋阴养颜药膳 生地麦冬煲鹧鸪
沙参玉竹煲瘦肉
虫草花银耳煲鸡
五、秋季疾病的预防,注意预防下列疾病。
1、肠道疾病:秋季腹泻、痢疾、急性胃肠炎。
2、呼吸道疾病:感冒、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
3、虫媒传染病(和虫媒相关的):登革热、疟疾、恙虫病等。
丨本文作者:
丨声明:文中除特殊标明外,其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