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新闻 > 我们分析405篇医学假论文后,发现一个问题

我们分析405篇医学假论文后,发现一个问题

转载 来源 : 医学界 2022-01-01 20:40:56 2
2021年是医学科研诚信严管年。截至12月29日,科技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17批常态化通报,涉及405起学术造假、不端案件。根据国家卫健委信息,相关案例为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首发并
 

2021年是医学科研诚信“严管”年。截至12月29日,科技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17批常态化通报,涉及405起学术造假、不端案件。根据国家卫健委信息,相关案例为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首发并通报。

 
盘点发现,若按通讯作者所在医院计算,相关案件涉及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44家医疗机构。

 
 

自查后,山东报告数量最多

 

细数17批公告,山东省涉事医疗机构数量最多,达48家。其次是浙江、江苏,分别为16和12家。

 

从各家医院的自查看,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查处案件数量最高,总计104起,占全国通报总数1/4。

 

其次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查处相关案件23起。数量第三的是山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为16起。

 

除民办院校,山东有7所本科院校,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在17批通报中,上述院校皆有附属医院被点名。

 

学术造假在知名医疗机构,同样存在。如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均报告1例科研造假。这3家医院在“2020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榜上,分别排名第1、16和47。

 

根据科技部公告,医学科研造假存在一种或多种问题,包括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篡改图片图表、论文买卖或代写、伪造通讯作者邮箱、不当署名等。

 

截至2021年12月1日的119起论文造假案件中,涉事293人有20人被撤销职称,另有156人被取消一定年限晋升职务、职称资格。

 

还有“终身出局”者。科技部2021年10月9日和10月29日的两次通报,皆涉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王杨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都存在篡改数据、代投、购买实验数据的行为。王杨受到“终身取消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申报资格,终身禁止参加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查”等处罚。

 

在科技部另一批处理结果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王强作为第一作者,被查出有1篇论文存在买卖数据行为。他被撤销主任医师资格,撤回山东省名老中医人才项目评审材料。

 

公号“解螺旋”指出,2020年山东省仅有10人获评省级名老中医。在省级名老中医之上,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和国医大师。直接失去评选机会,足见惩罚之重。

 
 

频被发现,AI之功?

 

大批造假论文被发现,或在于科技部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开发出智能工具。

 

科技部公告称,智能工具对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展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论文中的学术不端问题线索,交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依规调查处理。

 

此前,已经有许多大型出版商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智能工具,来对抗学术不端。2015年,出版商Springer Nature就开发论文造假检测AI(人工智能)

 

但“解螺旋”发文指出,被查出的论文如此集中在部分地区、医院,很可能是端了一个论文工厂。

 

2020年2月24日,职业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及其团队发现400余篇造假论文,其标题、图片极其相似,似乎都是由同一个论文工厂生产。

 

“解螺旋”分析称,这些论文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其中不乏三甲医疗机构。而被质疑造假论文数量最多的,是以下6家地方性三甲医院:
 

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01篇;

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59篇论文;

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3篇论文;

4.临沂市中心医院:16篇论文;

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篇论文;

6.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12篇论文;

 
 
而在我国2021年通报的学术不端案件中,部分医疗机构和部分文章,与伊丽莎白·比克揭露的内容高度重合。

 

此外,2021年10月28日,学术期刊《细胞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发布一期增刊,内含129篇论文的撤稿声明——这几乎是该期增刊的全部内容。

 

该刊主编、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大学病理生化学者克里斯蒂安·贝尔表示,增刊集中收录那些被指控与论文工厂有关,存在造假并被撤稿的论文。

 

《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这129篇被撤回文章的作者以医生为主,涉及中国大陆77家医院和6所高校。作者单位集中在山东和吉林等地,仅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有13篇被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分别有7篇和5篇。

 

 


 

 造假不断,都因职称?

 

数据公司“艾普蕾”发文总结,2021年,科技部再次主动开展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随机抽查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机构也陆续查处并通报一些学术不端案例。

 

“重拳出击”下,我国2021年英文论文撤稿2004篇,占全球撤稿总量的60%以上,大部分涉及科研诚信问题。其中,受经费资助论文约有813篇(占比41%),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余项,涉及国家重大项目80项左右。

 

这些撤稿涉及约396份杂志,其中批量撤稿100篇以上的杂志有3个,包括1个医学类杂志。

 

这充分反映国家相关部委对科研诚信建设的高度重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2021年1月27日,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6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连发8条与科研诚信相关的通知,再度重申要加强医学科研诚信建设。

 

由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和《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两份旧文件,也被各机构重新发布,要求各单位建立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机制,开展自查。

 

“五不准”包括: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其中所述的“第三方”指除作者和期刊以外的任何机构和个人。

 

“作为这些医生之一,我恳请您及时放过我们。您曝光了我们,但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只要游戏规则不变,类似的行为注定会持续下去。这次您曝光出来,我们很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了。对于中国医生这个群体,特别是我们这群小字辈,请体谅一下。我们真的别无选择,拜托!”2020年1月,伊丽莎白·比克团队成员tigerBB8(中文化名“扮虎”)收到这样一条微博私信。此前,他在微博提及,注意到问题论文,希望相关作者能做好准备积极回应。

 

《中国青年报》报道,发信人自称是这批问题论文的作者之一。他在私信中写道:“作为无数医生中的小字辈,我当年都(对造假)不屑过。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没有论文,注定无法向上晋升职称,职称上不去,养家都困难。我也想自己有整块时间做点科研,但是不可能。白天门诊和手术,下班后还要管孩子。仅仅晚上10点以后有点时间,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科研需要整块的时间。”

 

“论文发出的那一刻,就已经晚了。”“扮虎”在微博回复,医生不发论文、不晋升职称也不会就过不下去,就算要发论文,也不用非得作假,只要有心,基层的临床也可以写出很好的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医生们的职称评定正在与论文脱钩。2021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过去职称评审中的“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

 

意见还提出,建立完善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将门诊工作时间、收治病人数量、手术数量等作为申报条件;将诊疗疾病覆盖范围、开展手术或操作的覆盖范围、单病种诊疗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并发症发生例数等作为重要指标,科学准确评价临床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

 

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技术专利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参加评审。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重磅!中国医生或将迎来终身禁业制度!
微课堂 more
白带异常?月经不调?不注意这点小心拖...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09019668)-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