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日丨 星期一丨农历三月廿二
1、印度疫苗厂商CEO“跑路”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5月1日报道,印度国内日益严重的疫情正逼走该国越来越多的富人,日前印度最重要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SII)CEO阿达尔·波纳瓦拉(Adar Poonawalla)也“跑路”了。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波纳瓦拉表示自己和家人移居英国“有一段时间了”(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觉得在印度自己的生命安全正遭受威胁。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截至北京时间5月2日晚,印度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已达到19557457例,累计死亡病例数为215542例。(环球日报)
2、最新研究:新冠肺炎其实是一种血管疾病
2021年4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John Y-J. Shyy 等人领导的研究团队在 Circulation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SARS-CoV-2 Spike Protein Impairs Endothelial Function via Downregulation of ACE 2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并不仅仅是帮助其入侵细胞,而且还会通过下调ACE2,损害内皮功能。这是首次证实仅刺突蛋白(S蛋白)本身足以引起疾病。
这项研究还表明,COVID-19其实是一种血管疾病,准确地证明了SARS-CoV-2病毒如何在细胞水平上损害和攻击血管系统。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COVID-19的各种看似无关的并发症,并可能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打开大门。
研究团队表示,很多人认为COVID-19是呼吸系统疾病,但实际上它是血管疾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患者会中风,以及为什么有些人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出现问题,这些部位之间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具有血管基础。(bio生物世界)
3、卫健委:全面防控青少年、女性等重点人群吸烟
日前,2021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控烟工作重点是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关注变量,今后一段时间要聚焦全面防控青少年、女性等重点人群吸烟,全力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等无烟环境建设,推动解决电子烟监管、税价联动等重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将控烟工作向纵深推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要积极做好第九届缔约方大会相关筹备和健康中国行动控烟行动监测考核等工作。(北京日报)
4、严打骗保!首部医保监管条例施行
作为我国首部医保监管条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的颁布施行,将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保障基金安全、促进基金有效使用,守好老百姓的“救命钱”。
“医保基金使用链条长,涉及主体多。”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该条例着力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个人等的违法行为均细化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欺诈骗保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对参保人员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如果个人以骗取医保基金为目的,采取将本人的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利用享受医保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将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至12个月,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新华社)
5、为救助断臂男孩,南航一航班重回停机位
4月30日23:42,在和田机场,当天最后一班由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CZ6820航班按计划已推出廊桥,准备滑行起飞,一行3人的旅客向南航和田营业处求助:一名7岁的小旅客因手臂被拖拉机绞断,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接臂手术。当地医生告知,手术需要在6小时之内完成,否则细胞坏死后将无法治疗。
经协调,南航向机组下达了“滑回廊桥,二次开门”的决策。23:49,飞机滑回停机位,乘务组协调旅客预留出了宽敞的空间,准备好了冰块等物品;23:54,负责此次航班保障任务的乘务长赵燕再次打开舱门,小旅客和家属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登机;00:00,航班重新关门推出;00:09,航班顺利起飞。
5月1日1:36,航班顺利抵达乌鲁木齐机场。小旅客一行三人优先下机,现场等候已久的急救车第一时间将他们送往自治区中医院。(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