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小六探店 > 李培|“糖友”心中的好医生

李培|“糖友”心中的好医生

原创 作者 : chenbx160 2022-11-29 15:12:11 7174
健康160医生专访,带您走近好医生!
 

 

 

走近好医生

 

人体时刻都受到内分泌腺的影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从头管到脚,覆盖人群从老到小。其中,糖尿病患者作为内分泌科最大的就诊群体,该疾病危害在于引发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并发症。接下来小六将给大家介绍一位“糖友”心中的好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李培主任,他运用中医药调节脏腑功能,固本培元以治疗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主张脾胃入手调节糖、脂代谢紊乱,让“糖友们”与糖尿病共存也可以拥有健康人生。

 

1
专家简介

 

李培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痛风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
医生故事
 

 

初见李培主任,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诊室。他刚结束对患者的治疗,微笑着迎上前来,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亲切。谦逊的谈吐,温润如玉的气息,是李培身上醒目的特质。随着访谈进入正题,李培主任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医者初心和从医之路。谈笑间从容自如,一种轻松、感动的氛围萦绕在访谈的过程当中。

 

01.择一业,不为繁华易初心

访谈的一开始,李培主任便娓娓道来,向我们阐述了他与医学的渊源。首先做医生,硬性条件分数要达标。成绩优异的李主任有了分数的底气后,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祈望,希望能掌握医学知识,为有糖尿病的家人拂去病痛。于是,秉持着最淳朴的初心,李培主任选择了从医,进入医学殿堂。

 

我们想象里的医学院无不充斥着挑灯夜战地啃读知识,学医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但李培主任并不觉得苦,他坦言医学生培养的头四年大多是理论学习,相对来说就是牢记知识。而让他感觉到挑战的时刻,是大五进入临床实习,真正接触到患者,而当独立拿到职业证的时候,那时他才真正明白到医生的辛苦。

 

“即便你把知识点背得多滚瓜烂熟,但是当真正见到病人的时候,那种忐忑的感觉是成为一个医生必经的阶段。”

 

进入临床之后,医生需要具备更强的责任感,往往需要为一个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生的一个决断可能决定了患者的后半生。入门初期,对一些心里没有把握,经验不足的病人,李培主任偶有忐忑感,一方面需要上级医生来指导,同时也在督促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

 

在李培主任看来:⌈面对疑难患者的诊治,往往面对困难的处境,治疗决策的制定往往也伴随着风险,一旦失误可能面对不可挽回的境地,然而医生要把自己置身到风险当中,凭借完备的知识和用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可能才能够去挽救生命。

 

 

02.活到老,学到老

疾病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发现、被重新定义,层出不穷的新指南、新手段、新药物也在见证技术的稳步发展。包括传统中医,对某个中药成方的组方分析,现在甚至可以用药理学来解释。依托科技的进步,医学领域往科学化和精准化迈近一大步。所以医生更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给患者带来更佳的疗效,更好地能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

 

说起学习的渠道,李培主任娓娓道来,他认为单纯的理论学习必须结合临床实践,医生更需要吸收国内外前沿的理念。他感慨于网络的发达,如今借助专业的内分泌学的网站,如国外的内科秘学、国际糖尿病联盟等网站去触达国外的知识已不是难事,通过此方法他深入内分泌的研究。

 

再者,医学是个实践医学,不断积累临床诊疗经验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他坦言带教研究生、实习生或者助培医生的过程中把知识输出给他们,对自己来说也是成长的一个过程。

 

“希望他们能建立起对患者的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设计治疗方案。而不单纯只是一个看病机器。”

 

03.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

从2007 年毕业后,李培主任已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辛苦耕耘了15个年头从一开始还只是个区级医院,只有一个内科病房,到现在科室先后获批福田区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成为全国首家加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中医医疗机构,评为国家糖尿病中医特色示范基地。历经风风雨雨,内分泌科在朴春丽主任的带领下一起奔赴新征程。

 

目前内分泌科主打的疾病就是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包括血糖的控制、并发症的预防。李培主任所在的内分泌科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中西医诊疗。他本人擅长运用中医药调节脏腑功能,固本培元以治疗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主张脾胃入手调节糖、脂代谢紊乱。

 

中医有个说法叫做:脾胃为后天之本。胃肠功能好的人,血糖相对来说比胃肠功能差的要更稳定一点。比如说有些早期的糖尿病患者担心胃肠道的副作用不愿意吃西药,而中药的好处在于能够改善肠道菌群,控制患者血糖的平稳度。比如像我们常用的葛根芩连汤,循证医学证实了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和糖尿病患者食物的吸收、血糖的稳定有直接关系。

 

提到中医疗法,我们立马想到刚刚一进入内分泌住院部时,门口整齐的熏蒸病人。我们好奇地向李主任请教,他不吝赐教,告诉我们:熏蒸疗法更多的用于像糖尿病神经病变这类并发症。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产生,一方面和血糖控制的糖化水平有关,另一方面还和血糖的波动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一般是凉麻刺痛。通过针刺和局部的药物熏泡,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改善麻木和凉痛的症状,这就是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上面的优势。

 

04.“糖尿病”那些事儿

单是一个“糖尿病”的话题,李培主任就和我们聊了很久,几乎是倾囊相授。

 

⌈血糖真正带来的损害,我们称为两个靶点:血管和神经损害。⌋

 

担心我们听不懂,李培在主任特意解释道:“我们想一下最简单的一个常识,我们的血管及神经分布是从头到脚的,血糖会加速其老化,当它受损时不是损伤某个脏器,而是某个血管系统,带来中风、肾功能不全、急性的心肌梗死、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变,这就是糖尿病并发症多发的原因,这种损害往往不太容易逆转。

 

现在糖尿病的治疗手段颇多,而且对疾病的管理有一套系统化和国际化的共识,比如怎么样控制饮食,怎么样运动。有了理论的指导外,最关键的还是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管理需要自己做好运动饮食,这就要求患者要具备一定的营养学知识和运动学知识,懂得分辨各种食物的能量,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克制住美食的诱惑。这也是糖尿病在治疗上的难点。

 

李培主任娓娓道来:“要克制本能往往很难,因为我们在18 岁之前,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我们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进食。这种模式就已成为一种训练。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身体不再成长发育。当我们的身体开始衰退,人体需要的热量也会随之减少。但是我们的胃肠道和大脑不会告诉你,它仍然会执行过去的摄食模式。”

 

因此,要让病人改变原有的习惯很难。第二点李培主任坦言在病人的意识这块还需加强。因为糖尿病早期的时候是没有感觉的,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病人意识不到疾病的影响,自然也会忽略这个疾病。

 

“如果他们能见到因为糖尿病而瘫痪、心梗、肾衰的病人,他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内分泌科医生要那么积极去劝告糖尿病患者要及早监测血糖。”

 

05.注意热量摄入和运动

从2型糖尿病的角度来讲,它高发于肥胖久坐、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妊娠血糖过高的孕妇,它类似于一种胰腺衰老性疾病,当胰腺过度使用,比如说劳累饮酒,高热量的食物摄入都会促刺激胰岛素分泌。胰腺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糖尿病。

 

作为医生相对来说在代谢这方面会有更好的自我预防意识,会有意的克制。很多医生打饭的时候,不会打很多米饭、馒头和粥。反而是增加蔬菜、鱼鸡鸭等白肉,整体降低自己的热量。吃完饭之后会活动一下,不会直接躺下来。积极的运动和控制热量摄入,有利于延缓疾病发生。

 

那从患者角度来说,饮食上又该注意什么?在李培主任看来:“糖尿病的饮食非常讲究个体。从中医的角度,糖尿病分为脾肝和消肝,即胖子糖尿病和瘦子糖尿病。根据体型的不同,营养的配比也不一样。”

 

他建议,体型较胖的患者需要控制热量。减少碳水的摄入,以高纤维素和优质蛋白为主。体型较瘦的患者,营养要兼顾健康,不能过分限制饮食。如果说为了血糖而严格控制的饮食,病人免疫力下降,部分老年人会导致骨质疏松、电质紊乱、等其它疾病。同时运动上建议多做一点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因为肌肉本身也是一种调节血糖的脏器。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 ↓ ↓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糖尿病跟年轻人无关吗?
 

A:疾病总在不断改变,发病的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就目前观察到的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相关性。2 型的糖尿病发病机制在于功能损伤,即胰腺负担过重。这种负担往往来自高热量和肥胖。当我们的营养或者热量摄入的超出年龄所承受的限度,容易导胰腺早期的衰退。

 

Q
糖尿病可以根治吗?
 

A:我们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糖尿病的“逆转”,是这两年的热门词汇。那到底能不能逆转,它是有条件的。比如说要糖化达到6.5%,要断药一段时间,还能保持血糖稳定和达标的水平,这样才是临床标准上的逆转。当然从细胞的病理学包括胰腺功能的评估来讲,那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这种逆转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纠正可逆转的因素,如自我控制减重、调节胃肠道菌群等,来让患者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像正常人那样。特别是在早期干预的时候,有利于提升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Q
打胰岛素要注意什么?
 

A:胰岛素的注射牵涉的方面很多,因为胰岛素种类很多,有短效、长效之分。不同胰岛素作用时间的峰值不一样。有的是需要饭前20 分钟打,因为它作用时间起效是 20 分钟;有的立刻起效,那打过之后就要立马吃饭。从注射的部位来讲。上臂的外侧、大腿外侧、腹部都是可以注射的。但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排打,不能总在一个地方。要有无菌观念,及时消毒和更换针,预防局部的感染。因为打胰岛素是有低血糖风险的,所以最好能随身带着糖,预防低血糖风险。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chenbx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