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小六探店 > 郭晓彤 | 登高望远,不负生命之托

郭晓彤 | 登高望远,不负生命之托

原创 作者 : liaoyl160 2022-11-29 15:04:08 8457
全面了解医生,从这里开始!
 

 

走近好医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康体检在如今越来越普及。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两三毫米的肺部结节也能够在CT筛查被发现和检出。许多人看到体检报告中的肺结节大惊失色,然后百度一番,发现肺结节竟可能是肺癌,日夜焦虑,寝食难安。

 

其实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但具体什么情况,需不需要治疗,还是需要寻求医院、医生的帮助才可以。

 

接下来小六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主任医师——郭晓彤,这是一位出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博士后,从医25年,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一直秉承医者初心,立足本职岗位,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使命,用温情温暖患者的心。

 

1
专家简介
 
60b0482b5d18e5c00b0988bf2840dfe.jpg
郭晓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和微创手术,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外科手术,尤其在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方面经验丰富,胜任胸腔镜肺段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食管癌根治等高难度手术。

 

2
医生故事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白袍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肺结节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一、名医辈出,口碑相传

 

“如果说踏上医学道路是医学世家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选择,那么走向胸外科,则是我自己的情有独钟。”这句话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的郭晓彤主任。

 

医学世家的郭晓彤,名医辈出,口碑相传。年少时,他目睹过无数的病人在家人的医治下,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燃起了对医学的兴趣,也想传承家族的衣钵,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者。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便义无反顾报了医学院校。

 

“家里的长辈,几代下来,都是医务工作者,从小我就在医学的熏陶下长大,从懂事起,别人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都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做一名医生。”郭主任说。有了家人做榜样,从医之路的指路灯,也格外的明亮,拥有了更大的力量。

 

当人类身体精密、复杂的器官与区域邂逅同样错综复杂、精妙高深的现代医学时,每一位外科医生都像是行走在钢丝绳上的侠客,每一次精准的出刀,都可能书写生死的结局,“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

 

郭晓彤主任作为外科医生,从医25年,擅长肺结节的诊断和微创手术以及胸部肿瘤的外科综合治疗,包括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主刀超5000例手术;尤其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肺癌领域经验丰富,擅长单孔胸腔镜全肺、肺叶、肺段切除术,胸腔镜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胜任疑难、危重、高龄患者的开放及微创肺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两切口及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等高难度手术。

 

作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全国胸外科微创手术大赛肺癌组亚军,食管癌华南组冠军,国际胸腔镜手术大赛季军,郭主任不仅局限于技术层次,还担任着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药学会胸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并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参编著作3部,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从医的生命底色

 

机器人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作为胸外科医生,郭晓彤主任经历了从最初的开放式开胸手术到微创胸腔镜手术,这些高难度手术,印证了操作技术的更新迭代,给外科治疗创造了更多可能,给外科医生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也给患者更多选择与希望。

 

二十多年间,郭晓彤主任见识了胸外科几乎所有的疾病诊断与手术方式,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与手术技巧。终于,他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胸外科医生。

 

外科医生的培养与成熟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很多时候依赖于师傅带徒弟式的传帮带模式教育。勤学苦修三五年只是刚入门,要想练就一身稍微上得了台面的技术,非得在临床上摸爬滚打五年、十年不可。

 

对于医学生来说,需要记忆的知识叫陈述性的知识,临床实践叫程序性的知识,把陈述性知识转化到程序性知识并用得融会贯通,这个过程不是几年能做到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做好。

 

好在郭主任遇到良师,在老师的教导下,勇往直前。郭晓彤主任师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承袭院士为医严谨的态度和严苛的标准,一直坚持“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的医者精神,经手的案例,都经得起别人的评判,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科学的推敲。

 

“站在老师肩膀上看更广阔的世界,这一定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赫捷院士对我的教导,至今深深扎根在我的灵魂中,赋予了我从医的生命底色。”郭晓彤主任坚定的说道。

 

三、肺部有结节千万别惊慌

 

近年来,肺部结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或者是听到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体检时发现了肺部的结节。谈起这件大众很关注的事情,郭主任表现的特别严肃,表明特别希望通过我们来帮大众解关于【查出肺结节应该怎么办】的疑惑。

 

郭晓彤主任和我们说:“肺癌患者并非只有长期吸烟的老年男性,女性患者、年轻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普通胸片拍摄无法代替 CT 检查,肺部体检建议【低剂量胸部CT筛查】,有肺癌家族史、或已检出肺部结节的最好每年检查一次,特别有家族肺腺癌史的朋友。同时,对于35岁以下年轻人,3-5年做一次CT,大于40岁,至少每年做一次 CT 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同时,郭主任还强调,现在由于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再小的结节都能被扫描出来,肺结节已然成为常见疾病。凡是做CT检查的,几乎80%都有肺结节,但并非所有肺部结节都是恶性肿瘤,也并非查出结节就一定需要手术。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病变,仅少数病人为恶性。有些毛玻璃样肺结节,甚至有很多小于5毫米以下的,完全没有必要恐慌,定期体检,保持观察即可。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过于担忧,就算查出肺结节也不必恐慌,找专科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最重要。

 

四、登高望远,不负生命之托

 

看着郭主任忙碌的身影,我想,一个好医生必须要有“知识”“技术”和“能力”,才能挑起“责任”“勇气”和“担当”。

 

25年来,郭晓彤主任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痛苦,为患者急所想,勤于钻研,一步一个脚印,用案例说话,用患者的反应说话,不断迈向更高点,帮助更多患者。阅尽生死,也如履薄冰,忧患者所忧,乐患者所乐。“看到患者最终痊愈康复出院,对我来说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郭晓彤主任感叹地说道。

 

“有时候不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成功的路而坚持,而是坚持走下去才能够成功。”郭晓彤主任对于自己的医学生涯如此解读“生活如磐石,从来都不容易,而我们的使命不是快意恩仇,而是解救苍生,推动医学发展,造福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生而为医,生而为众生。”

 

结束采访后,郭晓彤主任的话依旧清晰地回响在耳边。他的经历让我觉得,一位医者的成就靠的不只是时间的跨度,还有珍惜时间的深度。医者的成功之路到底有多遥远也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去珍惜每一秒钟、每一分钟,去不停地去追求对病人的治愈,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悄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

 

点击下方医生卡片

即可预约挂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郭晓彤.jpg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有肺结节该吃什么药呢?

 

A:

很多人发现肺结节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希望简单吃点药就把结节吃没了,心想这样就能避免做手术了。甚至有些人病急乱投医,被骗购大量的保健品或者中药,这些药物不仅对肺结节无任何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质量没有保证而损害身体。

 

绝大多数表现为结节的肺结核都是实性的、陈旧的、没有任何症状并且不需要抗结核治疗的,而活动性结核往往表现为肺部斑片浸润影而非结节影,这一点大家一定注意。

 

也就是说,影像怀疑结核结节是不需要口服药物的,但一定要排除肿瘤性疾病,所以一定咨询专业的胸外科医生,要定期复查看看是否有增大表现并及时就诊。如果实在担心,必要时需要穿刺活检,其实无论病理汇报为良性或者恶性,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吃药是不会把这种实性结节消除的!

 

Q

如何正确进行肺癌体检?

 

A: 

【胸部低剂量CT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国内许多医疗机构的常规体检只包含胸部X片或者胸透,其对于肺癌筛查并没有太多作用,因为胸部X片或胸透对于发现肺部小结节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的分辨率低,很难发现1厘米以下的微小结节;其次胸部X片将整个胸部所有脏器的投影全部显示在一张片子上,有些小结节就会被心脏、胸骨、大血管等重叠的影像掩盖,容易漏诊。

 

因此,进行有效的肺癌早筛体检,强烈推荐【胸部低剂量CT检查】。它既有常规CT的薄层扫描的高分辨率,辐射量又低于常规CT的许多倍,同样可以检查出肺内隐藏的小结节,所以对于肺癌的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Q

肺癌的治疗原则是怎样的呢?

 

A: 

肺癌的治疗原则,简单概括即:早期以手术为主,中晚期以药物为主。如何区别早期、晚期?简单来说,肺上只有肿瘤,没有明显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表现则为早期,反之有淋巴结肿大为中期,有远处转移为晚期。医学上将肺癌分为1-4期,1期即早期,2、3期为中期,4期为晚期。

 

【如果大家有肺结节、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等胸外科疾病的治疗需求,可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寻求郭晓彤主任的治疗】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liaoyl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