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问个问题,你觉得什么行为能被称为“上瘾性行为”???
总是忍不住想看色情内容,频繁地自慰……
对甜食情有独钟,一天不吃就感到焦虑不安……
追剧、玩游戏,不停地刷朋友圈、社交软件……
实际上,任何能够强烈影响个人情绪状态,并导致个体难以自我控制、反复从事的行为,都可以被视为上瘾性行为……
如今,大多数人即便困到不行,眼皮直打架,也舍不得放下手机。
其实,这种行为也可以被看作是上瘾的现象,并且在现代社会中无声地蔓延开来。
来评论区告诉小编,你中了几条噢~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不知何时起,手机悄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要是片刻没瞧见它,心里就开始“发慌”、“烦躁”,会放下手中的一切立即开始东翻西找……
因为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小的手机让我们能随时随地掌握全球的新鲜事。
可以随时随地和好友交流,和家人联络感情。
不过,这种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焦虑。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错过朋友们的精彩瞬间,怕错过最新的热门话题,怕错过那些能让你开心、激动或者学到东西的内容……
这其实就是一种现代人的通病,我们称之为——错失恐惧症。
第一类,线上背景的状态性错失恐惧。
2018年11月18日,北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传播创新蓝皮书》显示,现代人每天大概要花97分钟在手机上刷各种内容。
而到了2019年,根据另一份《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说法,中国网民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更是长达5小时41分钟。
这类人每天忍不住地频繁使用网络,一天要刷很多次不同的网页,只是因为他们容易害怕“错过”……
第二类是社交媒体错失恐惧。
你们有没有那种“住在”朋友圈的朋友,总是能占据你的第一个赞。
感觉每条动态都能看到TA的身影。
这类人就是典型的社交媒体错失恐惧。
他们过度担心错过社交媒体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坐在桌前刚准备学习或者工作,不到5分钟就打开朋友圈刷一刷。
并且有研究发现,当他们无法使用社交媒体时,个体的焦虑水平会上升。
第三类是饮酒错失恐惧(聚会)。
看到这会不会有人觉得,还有人会因为错失喝酒的机会而感到恐惧?
对他们而言,酒局就像是一个信息的交汇点,每一次错过,都可能意味着错过了了解最新动态的可能,甚至错过了结识志同道合朋友的契机。
这种对可能错过重要讯息的恐惧感,逐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酒错失恐惧”。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
结果发现,信息太多和生怕错过啥信息,对员工的心情影响特别大。
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会使人更容易感到疲劳。
而且还有很多公司,要求员工得24小时待命,手机不能离身,对于员工幸福感的直接损害尤其严重。
01
错失恐惧症的危害
►浪费时间
老是不停地刷手机,我们就在社交媒体上浪费了好多时间,会让我们忽略日常生活中和人的交流。
►影响心理健康
总是害怕错过什么重要消息,这种高度的担心会让人焦虑、心情低落,还让我们觉得生活不满足、不幸福。
►影响睡眠质量
夜晚舍不得放下手机,不仅影响睡眠时间,甚至还可能引发睡眠障碍。
02
应对错失恐惧症的方式
►设置手机使用原则
卸载一些不必要的软件,设置每日使用时间,关闭不必要的手机通知,减少不必要的手机推送,避免被频繁打扰。
►丰富现实生活
大家可以多出去走走,参加些实际的聚会活动,跟亲戚朋友当面聊聊天,这样能让彼此的关系更亲近。
►远离手机
有些时候,手机在身边,可能下意识的就会拿起来刷一刷,看一看。
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可以不要把手机放在看得见,触手可及的地方。
世界那么大,你不能掌握所有的信息,也不可能参与所有人的生活。
所以,学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不要过度关注手机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
放下手机,和朋友聊聊天、散散步,做些比手机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