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冒,你是不是也从小就听过这样的说法:
平时不爱感冒的人,一得病就是大病……
感冒了不要立马吃药,多扛两天,下次就没那么容易生病了。
平时不感冒的人,真的更容易得大病吗?有的人容易感冒,有的人不容易感冒,这到底跟什么有关呢?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俗话说“小病不断,大病不患”:感冒次数多了,身体抵抗力变好,下次就不容易生病。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1
这种说法有何依据?
这种说法很可能来自一个医学假说—— “卫生假说”,流行病学家斯特拉坎(Strachan)博士早在1989年提出:如果孩子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太干净,接触不到一些微生物,就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缺陷。
但如果生活环境“脏”一点,免疫系统见多识广,能识别多种细菌,不会对一些简单的细菌小题大做,做出过度的免疫反应。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假说中提到的是细菌,而引起感冒的是病毒。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是完全不同的。
细菌虽然讨厌,但其实它再常见不过了,可以说我们全身上下长满了细菌。它有好有坏,我们需要与它和平共处。
比如平时说的益生菌:酸奶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就可以改善对奶制品的乳糖不耐受。
细菌进入人体只是为了获取营养,不需要侵入细胞内,所以我们可以用抗生素对抗有害菌。
而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没法独立生存,只能侵入细胞内部,不断复制。最后会让细胞变成了病毒“工厂”,身体也会逐渐被它攻陷。
目前也没有对抗病毒的特效药,因为杀死病毒就会杀死细胞,可谓“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最终能杀死它的只有免疫细胞。我们从出生就开始打各种疫苗,现在接种新冠疫苗都是这个道理。
感冒就是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病毒次数多了,下次究竟会不会更不易生病呢?
2
有些病毒可以,但感冒病毒比较特殊
有一些单一的病毒疾病,我们遇上一次就可以得到免疫,下次再来可以自己对付。例如水痘、腮腺炎等病毒导致的疾病,一般我们一生只会得一次。
但引起感冒的病毒非常复杂多样,它们并不止一种。也就是说,今年让你感冒的这种病毒,很有可能是去年那种病毒演化无数次而来的,已经远远不是同一个了。
因此,就算已经有了相应的免疫力,也不能对付这一次的新病毒。
之所以都一样叫做感冒,是因为免疫系统对抗不了他们时,都会出现一样的流涕、喷嚏等症状,我们把这种症状统称为感冒。而实质上,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
而感冒的多,说明免疫系统无法抗击病毒的次数也多,这表明身体免疫力较低。就算对已经感染过的病毒的免疫力提高了,总体免疫力低还是无法应对下一次新病毒的侵袭。
3
交叉免疫算是一件好事
不过,感冒病毒的种类虽然多,还是有一些病毒结构比较类似。如果两次感染的病毒差不多,那第二次遇上时,免疫系统识别就比较迅速,能立即开始组织战斗。
这在医学上叫作“交叉免疫”,它的好处在于反应迅速,也并不是本质上的免疫力提高。
最近就有研究发现,感染过一类感冒病毒——“人冠状病毒”后,获得的免疫力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也有防御作用。
但对于感冒来说,“交叉免疫”的几率并不高。而且观察研究发现,对于儿童来说,小时候的病毒感染尚不能达到这种保护效果。
所以综上,感冒的病毒很多种,一种免疫力的提高对付不了下一种。不管小孩还是大人,经常感冒,都说明免疫力不好,并不是好事。
但生活中,还是有人一年感冒好几次,有的人却几年都不感冒。容易感冒,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1
遗传因素
容易感冒这事,其实也是“命里有时终需有”。
例如,如果一个人体内的IFIH1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免疫功能丧失。那他可能就会有免疫缺陷的问题,从儿童时期就会更容易感冒生病。
但幸运的是,这种基因变异的可能性比较小,大多数人容易感冒并不是基因变异引起的,而是下面两种原因。
2
环境因素
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在于能不能遇上这个病毒,也就是周围人是否携带了病毒,或者防护措施做的怎么样:有没有戴口罩、洗手等。
长期来看,环境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免疫力。在瑞典、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科学家对210名8—82岁的健康双胞胎的研究中发现:58%的人几乎完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
3
生活习惯因素
生活中的很多小习惯,比如运动、饮食、睡眠、情绪等,都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也会影响我们对于感冒病毒的易感性。
研究发现,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能使感冒的风险降低27%,感冒痊愈时间减少3.5天。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与感冒次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睡不够7小时的人比睡满8小时的人,患感冒的风险提高了2.94倍。
干啥啥不行,熬夜第一名
那么生活中为什么还是有人平时很少生病,一查出来就是大病呢?
我们就先来说说:大家最关注的癌症,和感冒到底有没有关系。
1
感冒和癌症有关系吗?
其实这一点,不止大家关心,医学界也很早就开始关注并研究了。
早在1991年德国就有一项研究显示:5年内都没有过普通感冒的人,和每年平均至少感冒3次的人相比,癌症风险并没有区别。截止目前,也没有任何权威研究表明感冒和癌症之间有关系。
但免疫力低下的确是非常明确的癌症高危因素。即使如此,也不能判定感冒和癌症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只能说有相关关系。
而且癌症是遗传与后天环境、细菌、病毒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靠简单的感冒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患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
感冒少却得大病,多是这一步做错了
既然感冒次数和身体好不好没有直接关系,那到底为什么有的人平时生病很少,一生病就比较严重呢?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经常生点小病的人,健康意识会更强,时刻记着自己要注意健康,比如少喝酒、少熬夜、多运动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他们变得更健康。
而且这部分人去医院的次数多,检查的时候发现其他疾病的苗头的几率也大一些。他们和医生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医学常识会逐渐丰富,久病成医。懂得多,就会在疾病出现苗头时就开始应对,不容易拖成大病。
而平时生病少的人,潜意识一般会觉得自己身体好,不容易得病。即使出现了一些症状,也没有那么敏感,没把它当作疾病前兆。
就算知道自己病了,也觉得自己底子好,能扛过去,拖着不去看医生,结果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而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拖着不去治疗、失去早期干预的机会,会让疾病风险倍增。
就拿一直提倡“每年做一次体检“来说,会主动定期去体检的人,几乎都是那些平时身体经常有点小病的人、或者是健康意识极高的人。
而平时不怎么生病的人,总会觉得:我平时又没什么毛病,有什么做体检的必要呢?殊不知,体检已经成为提前发现慢性疾病(如癌症)的主要手段。
当然了,还有一个大家平时不太能注意到的原因:“病秧子”生病不是新闻,那些人平时不生病、却又突然得病,才是新闻。大家总是对反常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所以记忆深刻,广为流传。
这篇关于感冒的科普,也是希望用真实的科学依据破除那些没有依据的传言,并让大家能了解到感冒现象背后的本质所在——病毒。
感冒一直不好,记得看名医
↓↓↓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