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你的颈动脉和心脏里,可能有塑料

你的颈动脉和心脏里,可能有塑料

转载 来源 : 医学界 2024-03-13 19:00:07 208
每个人平均每年要“摄入”约3.9-5.2万个微塑料颗粒。
 
 
 

每个人平均每年要“摄入”约3.9-5.2万个微塑料颗粒

 
 

 

撰文丨凌骏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是散布在环境中的微小塑料废物,它们几乎无处不在,来源遍布现代人生活的各个环节,食品、药品、护肤、生产工具、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还能进入人体,并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根据3月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首次在人颈动脉中积聚的脂肪斑块内发现了这些塑料碎片,并发现有这些塑料碎片的人,其发生心脏病、中风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是不含塑料碎片人的453%。
 
早前,科学家已经在人体肝脏、肾脏、胎盘中检测到塑料碎片,就连心肌组织中也含有微塑料,表明它已经到达了人体深层的解剖结构中,从而导致的相关健康风险包括炎症、细胞凋亡、神经毒性和破坏代谢稳定等。
 
 
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增加3.5倍
 
微塑料(MP)和纳米塑料(NP)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微塑料的直径小于5mm,纳米塑料的直径在1nm至1000nm间。按照产生的来源,又可分为“初级微塑料”和“次级微塑料”,前者是人为制造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工成可供使用的消费产品,后者则是由较大的塑料碎片破裂、分解逐渐产生。
 
相关研究表明,微纳塑料MNPs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和皮肤暴露等方式进入人体。去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研究还发现,由于医疗器械中有塑料成分,心脏手术本身也可能成为体内微塑料的来源。
 
一旦微纳塑料在体内积累,此前的动物模型表明它在心率改变、心功能损害、内皮功能障碍等中发挥着作用,但这些发现具体的临床相关性并不清楚。对此,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招募了257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试图确定微纳塑料和疾病死亡间的关联。
 
 
具体来说,大约三年的随访中,颈动脉斑块检测到塑料的150名患者中有30人(20%) 出现了并发症,包括心脏病、中风和全因死亡;而在107名未检测到塑料的患者中,只有8人(7.5%)出现了相关并发症。
 
研究中检测到的微纳塑料成分一共有11种,占比较大的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用于塑料袋、保鲜膜、瓶子、管道、绝缘材料、医疗设备等。
 
既往研究还表明,微纳塑料可能诱导炎症通路。本次研究人员发现,斑块中含有更多微纳塑料的患者,其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也更高。“这提示了这些塑料颗粒如何危害健康。如果它们有助于引发炎症,则可能会增加斑块破裂风险,导致脂肪沉积物溢出从而堵塞血管。”美国韦恩州立大学 Robert Brook教授分析。
 
但研究人员同样强调,本次研究揭示了微纳塑料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间的潜在关联,还不足以证明其与心血管事件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未来还需要更加严格的实验设计进行验证。
 
 
塑料如何进入人体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塑料的使用量逐年增长,2023年全球塑料产量超过4.3亿吨,预计到2050年将再翻一番。除了在陆地上聚集,由于微纳塑料很小,废水处理无法将其过滤,每年还有上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河流以及淡水系统。
 
更加不幸的是,塑料颗粒可能进入人体的方式五花八门,贯穿方方面面,以至于现代人想要杜绝它几乎是痴心妄想。
 
迄今为止,微塑料在蜂蜜、啤酒、水、盐、糖、鱼、虾等中均有发现。2018年的一项研究对11个品牌、27个批次的259瓶矿泉水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93%含有微塑料颗粒。自己烧水喝会好一些,但也无法避免微塑料进入人体——另一项研究对全球159个水源的自来水进行了分析,81%含有微塑料。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食品中微塑料污染的平均水平大概是:海鲜:1.48个(微纳塑料颗粒)/g、糖:0.44个/g、食盐:0.11个/g、瓶装水:94.37个/L、自来水:4.23个/L。从这些数字推断,每个人平均每年将摄入约3.9-5.2万个微纳塑料颗粒。
 
此外,虽然微纳塑料无法穿透皮肤膜,但它们有可能通过伤口、汗腺或毛囊潜入人体。护肤品等美容产品则是纳米塑料的一个主要来源,特别是用于肢体和面部的产品,包括防晒霜、洁面乳、沐浴磨砂膏等,这些产品可能会使用微纳塑料颗粒作为磨砂剂,其直径小,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按压”,有可能渗透入皮肤。
 
即便你什么都不做,光呼吸就可能中招,室外空气也含有塑料颗粒,包括合成的纺织品,车轮胎摩擦,以及海浪拍出的被污染的气溶胶。大气沉降物则是城市塑料颗粒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一项研究估计,法国巴黎市每年约有3至10吨大气塑料颗粒。而在室内,一项研究调查了2间私人公寓,发现空气中合成纤维的含量约为1至60根/m3
 
根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大气中的一些微纳塑料由于体积小,可以被直接吸入,在呼吸道中积累,并可能穿过血脑屏障,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微纳塑料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细胞吸收,包括通过内吞纳米颗粒摄取,其中纳米颗粒与通道蛋白、转运蛋白发生黏附相互作用。
 
 
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针对最新发布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自然》发表评价称,“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此前,科学家就已经在不同的人体部位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2018年,科学界首次报道在人体肠道中检测出微塑料,2020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宣布,在47个人类肝脏和脂肪组织样品中均检测到塑料污染。
 
2023年,美国夏威夷大学还检测了30个胎盘,其中25个胎盘中含有微塑料。在2021年的10个胎盘样本中,微塑料颗粒发现率为100%,平均尺寸为5.1μm。
 
微塑料在体内聚集会带来什么样的健康影响?此前各类研究发现,会增加氧化应激和细胞毒性、DNA损伤、炎症、免疫功能破坏、神经毒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风险。
 
2016年的一项研究还提示可能导致生殖毒性,在牡蛎暴露于聚苯乙烯PS后,其卵母细胞数量、直径和精子的活力都出现了下降。而在今年年初,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塑料颗粒有促进肿瘤转移的迹象。
 
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细胞和动物实验层面。“在人类中,这些塑料废物存在于血液以及肺和胎盘等器官中,但仅仅积累并不意味着能造成实质伤害。”美国波士顿学院流行病学家Philip Landrigan教授在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篇评论中指出,尽管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担心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但因为造成临床结局的综合因素过多,这些影响很难被严格评估。
 
专家们认为,尽管本次最新的研究,还未能证明微塑料会直接导致心脏疾病,但这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分析,将成为世界各地进一步研究的起点,以证实、扩展和深入研究微纳塑料带来的健康风险。
 
目前学界还未能完全厘清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在体内的吸收、代谢的过程和时间,一般认为,一部分微塑料会随着粪便或呼吸排出体外,但仍会有一些微塑料纤维进入肠道和肺部深处,进而入血。
 
考虑到塑料废物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危害,2023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切断根源: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创造循环经济》的报告。报告显示,如果各国和企业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的政策和市场转型,就可以在2040年内减少80%的塑料污染。
 
对于个人而言,尽管无法完全避免,但也有不少贯穿于细节生活的习惯可以减少塑料废物的暴露,比如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盒,自己装水代替购买瓶装矿泉水等。
 
自己烧水也有讲究。今年2月28日,来自广州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做法。他们发表的研究显示,将自来水烧开、沉淀放凉、再过滤,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摄入水中的微纳塑料。
 

 

来源:医学界

责编:黄思宇

编辑:赵   静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万万没想到,肉比汤更有营养!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一换季就“红脸”,敏感肌要如何自救?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