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公立医院亏损的无奈

公立医院亏损的无奈

转载 来源 : 医脉通 2023-04-28 19:08:04 0
医院亏损不一定是特别的坏事,只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公立医院亏损?在许多人看起来是不可能的,兴许有人又认为是医院的廉政建设出了问题,包括回扣、红包等历史问题。
并非如此。其实,公立医院由于公益属性,从理论上而言,有着财政补偿,谈「亏损」有些不合适。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财政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作为具有独立运营性质的社会法人实体而言,亏损确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关于公立医院亏损的
官方数据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2020年,全国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较2019年下降3.6个百分点;医院资产负债率为44.09%,与2019年基本持平。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在运营管理方面,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仍有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
 
这表明,我国公立医院亏损是客观存在的。
 
为什么会亏损?一些内在原因是亏损的源头。
 
 

从成本角度看亏损
从运营角度看亏损,就是一句话:入不敷出。
 
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情况结合相关信息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人力成本在医院支出构成中比例不断提高:2021 年,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为37.13%。
 
湖北省提出,到2025年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力争提高到45%左右。
 
尽管是支出占比,但是支出与收入是相关的。这里面还有其他逻辑关系,后面分析。
 
支出还有哪些?
 
人才引进费用,现在各个医院都在高举人才引进大旗,不同层级医院引进人才层次不同。
 
但是人才引进都是需要费用的,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薪酬体系方面,有的是年薪、有的是科研经费,还有的是住房补贴,每一个引进的高学历或者高层次人才,费用都是不低的。
 
提高人员支出比例,对广大医务人员而言,肯定是好事。从逻辑上来讲,支出多了,人员支出也会水涨船高。
 
科研费用:实验室建设(不一定临床实验室哟,现在一些地级市都在搞基础研究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试剂支出,
 
未来几年,三甲医院的内卷主要是在科研及其投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医院支出明文规定占医院收入的1%,现在没有规定了。

从现在的考核指标来看,公立医院科研经费使用的是「三级公立医院获得科研经费支持」而不是三级医院科研经费支出。
 
科研现在是三级医院最为「内卷」的一个地方。

笔者所知,在许多地级市的三甲医院,都在筹建高端实验室,投资上千万的不在少数,其余还有经费获取的医院配套经费---这是课题中标的硬性要求。
 
尽管国务院国常会决定开展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但是大医院的「基础研究」并不退潮,甚至愈演愈烈。
 
这种局面下,医院的软硬性投入是巨大的。这无疑是医院「亏损」的一个原因。

2023 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赵宏教授提出「临床医生进行基础研究是人才资源的浪费」。
 
从现有的资金来源来看,科研资金主要应该是来源于课题经费或者上级的专项科研经费,医院的过多投入似乎不合理,因为医院的医疗收入来源并不包含科研经费。
 
现在谁也不会说科研支出不合理,也不敢说,但是面对医疗收费的构成,你能说它包括了医院的科研经费吗?
 
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医院运营成本进一步增高。
 
现在国考有一个指标「微创手术率」,微创手术依赖于设备、仪器与耗材,耗材的消耗可以说是难于抵挡。
 
例如微创手术使用的超声刀刀头是耗材,都是一次性使用,一个刀头曾经的中标价就是6000元,在一些地区规定刀头不准重复使用,收费标准是1000元。
 
每台光一个刀头就要亏本5000元。而微创手术率是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不想亏也得亏。
 
大型三甲医院年度微创手术基本上不少于20000台次,这一项就得亏上1000万元。
 
关于医院的成本,林林总总还有许多,这几个是比较突出的也是无奈的。那么为什么医院还是风风光光地运营着呢?

 
从运营角度看亏损
医院亏损了,还能不能运营下去?常规的看法是不能。其实这也跟当前的资本、资产、资金有关系。
 
大家一定记得,恒大负债2万亿元也能运营,即使暴雷了,现在也还在。这就是资本与资金的神奇魅力。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料和货币,一个医院具备大量的生产资料,例如仪器设备,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医院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运营人才,就是医院的人力资本。医院的区位、医疗装备、房屋建筑,就是医院的物力资本。
 
资产是一项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源。医院资产必须医院拥有或控制。医院资产预期会给医院带来经济利益。
 
资本是个动态范畴,在流动中形成和保值增值。而资产的实物形式可能不流动,但其资本价值却可以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交换和流通。资产包括资本,但是资本的属性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目前的公立医院无论是在资产还是资本上,具有体制优势,一般情况不会出现很极端的局面。
 
亏损的具体表现就是「收支没有结余」。那么会是医院没有钱了吗?
 
答案是并不一定,这里面有个现金流的支撑问题。
 
一般而言,医院医疗费用的收取来源于病人与医保,基本现金流能够保证。而药品耗材付款有个后延,现金流相对较稳定,恒大也就是没有了现金流才出的问题。对医院而言,只要现金流不断,医院哪怕有亏损,也可以正常运转。
 

从大环境角度看亏损
 
这里可能有一些观点不一定得到认同,罗列出来,供大家批判。这主要是从医院院领导与社会整体环境进行交叉分析。
 
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当前基本上按照党政干部要求实行了交流任职。
 
一般来讲,在一个医院担任院长书记也就四~五年。
 
作为一个业务型事业单位,似乎有些短促,也就难免产生一些看起来不一定完全正确的但是又合理的想法和做法。其实这与某些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已经有相似之处。
 
我们分别看看各种支出的影响吧:
 
关于人员支出,「国考」已经明确,总体支出越高,人员支出越多,受惠面也会越广,员工也会越拥护,自己也不会吃亏。
 
科研支出并一定是必须的,但是科研也是国考指标,科研的成绩高大上,许多成绩也无法立即得到验证,还容易使用「首次、创新、证实......」等词语,一层神秘的外衣加上赋予的想象空间,可以说科研投入是有效投入,所以大家都在争国自然项目。科研是能够给一众人物带来政绩、成绩的。
 
那么其他投入以及支出呢?投入变成固定资产,是增值保值。只要自己不从中牟利,只要有现金流,就没有特别的问题。有了现金流不怕亏损,也不怕运营障碍。
 
这里不由得想起许多地方的债务,其实地方的债务不就是投入过多吗?官员们任职期限有限,到一个地方要出成绩,加大投入是最快出成绩的,成绩出来了,政绩也出来了,官员升迁了,留下的一堆债务自然有下任、下下任来接棒。嘿嘿,击鼓传花,花落谁手看运气了。
 
其实这一种局面是一种现象级事件,医院不能幸免。所以不能说医院的当局者有什么问题,这就是「要么踏上战车,要么被绑上战车。」

 
不是结语的结语
社会各界不用太义愤填膺,医院亏损不一定是特别的坏事,只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如果成本的支出没有变成个别人的私利,大家多多理解医院当家人。

 
作者|罗志刚
 监制|郑宇钧 
 
罗志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三甲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白带异常?月经不调?不注意这点小心拖...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09019668)-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