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睡不着别乱吃安眠药,这3类情况属于慢性失眠

睡不着别乱吃安眠药,这3类情况属于慢性失眠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3-03-24 19:03:11 4015
我国近3亿人失眠,这里面有你吗?
 

 

随着生活压力变大,如今失眠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我国近3亿人失眠,这里面有你吗?
 
或许只有失眠的人,才更懂得黑夜的漫长和难熬,才更明白越努力越睡不着......一场精神对肉体的出轨。
 
 

 

 

一、

为什么你会陷入失眠的死循环?

 
 

1

我想请你回忆一下

 

我们的睡眠时不时就受到扰乱的,但我们的身体就有天生的能力去应对这些挑战,进行自我纠正。

 

那为什么还会发生失眠?

 

在这之前,我想请你回忆一下,或许在你失眠前或失眠初的那段时间,你或你的身边是否发生一些事?

 

古人常说人生有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春宵时刻难免睡不着。

 

也有可能是沮丧的事,比如加班、房贷、失恋、失业......

 

发生这些事时,你的情绪是不是难以平静?

 

亦或是激动、开心,也有可能紧张、悲伤、难过......而且情绪无法控制,躺下后久久不能入睡。

 

看似都很普通、寻常的问题,却一步步让不少人陷入失眠的死循环。

 

1991年,美国学者Spielman提出的“3P模型”是目前关于慢性失眠最明确而且被广泛引用的病因学理论。

 

2

失眠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

 

第一个P

 
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因为你所具有的东西,它们使你容易失眠。
 

 

也就是有了以上这些倾向性特征的你,在失眠问题出现前已经就是失眠易感人群。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焦虑”,每天都有无数人抱怨因为焦虑导致睡眠受到影响。
 
他们的大脑就像仓鼠转动的轮子一样,一直无法停下来,外加一点小小的刺激就容易发作失眠。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个P。
 

第二个P

 
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突然出现的生活事件,导致你失眠了。
 

 
当本就敏感的你,一遇上这些事,大脑高度觉醒,身心一直紧绷......失眠也就更容易发生了
 
不过一般情况,当第二个P诱发因素过去后,激动、郁闷、不安这些情绪也逐渐变淡,失眠也会跟着消失。
 
可为有些人会形成持续性失眠呢?这是由于第三个P持续影响形成的。
 
 

第三个P

 
持续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使得你的失眠长期维持下去的因素。
 
当失眠出现后,身为当事人的你可能由于对失眠的错误认知,为了减轻失眠而采取了不恰当行动
 

 

从短暂失眠再到长期慢性失眠,在这个逐渐加重的过程中,你或许有所感觉,失眠已经开始影响你的日常生活,甚至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

长期失眠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1

当一个人被强行剥夺了睡眠

 

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真实的实验。
 
1964年,美国17岁的高中生兰迪·加德纳在斯坦福大学睡眠科学家的督导下进行了一场严格的“睡眠剥夺”实验。
 
在外界的干扰下,他保持了长达264个小时的清醒状态,整整11天零24分钟没有进入睡眠。
 
在实验以前,他以为不睡觉并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然而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实验过程中,加德纳出现了明显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他开始记忆力不集中,会忘记自己要干什么,计算能力也会下降,变得喜怒无常且偏执,甚至出现了幻觉。
 
而用他自己的描述,就是每一个日出对于他来说都是相当痛苦的经历。教授觉得不能再继续下去,宣告实验结束。
 

 
虽然此项实验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政府意识到类似这样的实验是非常危险的,不得不下令禁止了相关实验。
 
因为人类必须睡觉。“缺觉”虽然不会导致我们即刻死亡,但会在无形中侵蚀着我们的大脑和神经。
 
不管是主动去疯狂熬夜,还是被动的痛苦失眠,如果觉都没法好好睡,那我们又怎么能正常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呢?

 

2

当睡觉成了一种奢望

 

去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正式发布《2022中国健康睡眠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近3/4的人曾有睡眠困扰,入睡困难成为头号问题。
 
另外《柳叶刀》2019年发布的一篇论文研究了不同程度的失眠引起并发症的概率。
 
▶若是以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第十版(ICD-10)进行划分
 
和未失眠人群相比,失眠患者更容易引起骨骼内肌肉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眼睛等部位的并发症。
 

 
因为失眠问题长期持续的话,则会使得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抵抗力下降。
 
除了会出现疲劳、嗜睡、动作笨拙、肌肉疼痛、头痛、手震等症状外,还容易肥胖、诱发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胃溃疡、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
 

 
但长期失眠需要警惕的是,背后隐藏的或是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换言之,失眠的出现往往是心理已经出现问题而暴露出来的症状。
 
▶因此,如果以ICD-10中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子类别进行划分
 
失眠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集中在情绪障碍上,尤其重度失眠群体。
 
他们患上“情绪障碍”的概率是未失眠群体的12.6倍,罹患终身抑郁的几率高达54.3%,是未失眠群体的5倍。
 

 

这意味着当一个人长期失眠愈加严重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困和累,还有可能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精神疾病。
 
随着失眠程度加深,患病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那么,失眠又该如何应对呢?

 

 

三、

解决失眠,要从“潜意识”下功夫

 
 

1

你要主动掌控心理层面的“失眠”

 

大部分人的长期失眠问题,其实是心理原因造成的。

 

失眠的你肯定有过这种体验,你越告诉自己“要早点睡了”、“不要胡思乱想了”,可是越清醒和焦虑。

 

因为心理层面的失眠,是不受控的,你得寻求专业机构或人士的帮助。

 

《象与骑象人》一书中,把人们的心理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潜意识里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是理智的“骑象人”。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就要从“潜意识”上下功夫,驯服这头大象。

 

 

当然有人会说,现在网络上免费的心理测试满天飞,那为什么去医院进行心理测试、咨询?

 

趣味测试≠专业心理评估。

 

你可能在某个特别低落的状态下去网上做了个测试,然后发现自己有很严重的情绪问题......但这只是你当下的状态,你自己选择出来的结果。

 

但医生在和你的沟通过程中,会了解你的过去、原生家庭、甚至你每个阶段发生的事情。

 

真正能断定一个人心理上有没有疾病,是需要经过多方面综合会诊才能确诊的,而医生是能够更全面、客观去评估你的状态。

 

《默沙东诊疗手册》也建议了,如果短期内有失眠相关的症状,而且还出现了警示特征,则应立即就医。

 

 

另外,偶发性的失眠虽然不用太担心,但心理健康就和身体健康一样,也是需要定期体检-心理测评

 

2

你也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除了从“根”上找到失眠的原因、解决问题,也可以掌握一些帮助你入睡的放松技巧。
 

腹式呼吸

 
你可以舒服地躺在床上,慢慢地闭上眼睛,通过鼻子缓慢地呼吸。注意的是,让你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腹部,随着自己缓慢而有深度地呼吸,感受腹部的起落变化。
 
大约十次后,身体就会进入放松的状态。
 

渐进式肌肉放松

 
把力量集中到某一个部位的肌肉,然后用力收缩,绷紧到顶点7-10秒突然放松,享受肌肉瞬间变得软绵绵的感觉。
 
此时身体就能产生最放松的感觉,减轻焦虑,更加容易达到身心愉悦状态,让人更容易入睡。
 
当然还有冥想、太极、瑜伽、中药泡洗、音乐、芳香疗法等

当然,如果出现失眠症状,最好还是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尽早摆脱失眠困扰。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蒙华庆卡片模板.png

虢周科卡片模板.png

刘丽涛卡片模板.png

 

微信图片_20221031161002.png
 

▼▼▼

1242x310.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白带异常?月经不调?不注意这点小心拖...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09019668)-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