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等于给细菌敞开大门?到底能不能掏?
时间:2018-10-23 18:06 来源: 作者:健康160 点击:次
大家都习惯把“洞洞”里排出来的污渣都叫“屎”,比如眼屎、鼻屎以及今天的主角——耳屎。其实,“耳屎”人家有个清新的学名,叫“耵聍”。
一、耳屎是怎么来的?
耳屎是由外耳道皮肤产生的,是外耳道耵聍腺、皮脂腺、毛囊汗腺等腺体产生的分泌物与外耳皮肤脱落上皮混合形成的蜡状耳垢。
耳屎可抑制外耳道内的真菌和细菌,可以吸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
二、为什么有的人是“糠耳”,有的人是“油耳”?
有的人的耵聍干燥,呈碎屑状,称“糠耳”,有的人的耵聍蜡状成团,胶样,称“油耳”。
有学者认为与人的某一基因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人种有关,发现多达95%东亚人的耳垢是干的,97%欧洲及非洲人的耳垢却是湿的。
出汗多、油性肌肤的人多数是“油耳”。
三、耳屎不掏会自已溜走吗?
耵聍主要由外耳道的软骨部皮肤产生,软骨部旁边就是颞下颌关节,平时吃饭说话都靠这个关节的活动,颞下颌关节的活动有助于外耳道耵聍及上皮碎屑向外排出。
所以,不掏耳朵耳屎也不会长满在耳朵里。
虽说耳屎不掏会自己溜走,但就是不舒服(shou jian),想掏,怎么办?
四、到底能不能掏耳朵?
1、最好不要自己掏,掏耳方法不对,很容易触碰挤压皮下神经末梢,引起剧痛,有时候还会引起“寒颤”和“咳嗽”,因邻近下颌也容易引起牙齿不舒服。
所以,最好是不要自已盲目掏耳朵,可以等耵聍自行排到外耳道口后再让人做清理,最好是到医院让医务人员清理。对不能配合的小孩,更不能随便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