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用药,到底有啥“猫腻”?
时间:2019-04-15 14:27 来源:陶惠人 作者:陶惠人 点击:次
在“把病看好”这个前提下,医生和患者绝对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给患者最佳治疗方案解决病痛,病好后再也不来“麻烦”医生,也是医生们所希望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想经常见同一个患者的,绝对不是医生,那是卖保健品的。
图源:陶惠人医生
用药需“因病制宜”
用药也需因“病”制宜,甚至是因人而异。
不远千里开一粒药带回去的患者很多,因为药品的适应症医生很清楚,但是药品的副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如果开上一盒20粒,患者一粒下去就得扔掉剩下的十九粒,岂不是浪费?!
图源:陶惠人医生
贵就一定有效吗?
同一化学名称下的药物“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在患者看来“贵就一定有效”。这种观点也不用批评,毕竟心理暗示也是医学所承认的治疗项目;
如果你经济条件很好,面对同一种药时尽量选进口的,效果会更好;(心理因素不除外)
如果你的经济状况一般,尽量不要选那些号称能够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之类的中成药,真的没啥用,即使您努力暗示它是“神药”,重大的经济压力也会让您更加伤神!
图源:陶惠人医生
如果你的经济状况比较差,建议在大医院进过检查确诊拿到治疗方案后回当地去治,并按时回到大医院复查,检验治疗效果,密切观察疾病治疗情况,这是最经济实惠也不会耽误病情的做法。
用药不可贪多
医生们不爱给自己用药,必须用药的时候也是尽量少用,这一点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是药三分毒,能抗两天,就先扛一下试试看。此处心脑血管以及急症除外!
治疗必须对症下药,不要埋怨医生让你做的各种检查太多,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不用,靠望闻问切揣摩病因,既不科学也不实用;毕竟外科骨科医生不是中医世家。
不找到病因就给你下药,就如自己去药店花钱买药换个心安,不如干脆去庙里磕头,又环保又健康。
也有患者家属,没啥病却要求给患者开“特效药”的,一般这种见医生一面能抵三周的老年患者,其实需要的是儿女陪他们看病的过程,也许只有此时,他在孩子们心目中才能得到重视,此类患者不必用药,只需认真安抚,再不济就开些促进睡眠或维生素类“安慰剂”即刻奏效。
一面呐喊着药品太贵看不起病,一边恳求医生多开些药吃,作为医生的我们,有时候也突然迷失在了思维的“雾霾”里!
本文作者:陶惠人 声明:文中除特殊标明外,其余图片均来源于160原创和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