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心梗堪比重大车祸,这8类人要小心了!牢记3点,关键时保命!

心梗堪比重大车祸,这8类人要小心了!牢记3点,关键时保命!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5-07-30 15:35:37 2
现代社会,让众多年轻人心动的契机,不是恋爱、不是理想,更有可能是熬出来的心脏疾病。 为何这么说?你看看这些人经历了什么,你就懂了: 23岁拼**公司员工凌晨下班路上 猝死

banner.gif

 

现代社会,让众多年轻人心动的“契机”,不是恋爱、不是理想,更有可能是熬出来的心脏疾病。


为何这么说?你看看这些人经历了什么,你就懂了:

 

23岁拼**公司员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
28岁字节**员工突发心梗,不幸离世;
25岁演员孙侨潞(出演《巴啦啦小魔仙》美琪一角)因心梗猝死……


据调查,我国每年大约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其中,心脏性猝死占全部猝死患者的75%,而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与心梗相关。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心脏这个“可怕杀手”——心梗

 

走路腿疼?经常胸闷?

点击图片,预约名医

↓↓↓

 

 

 

 

一、

心梗伤不起,轻则折寿,重则夺命

 

 

人们常说的心梗,一般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有的十分凶险,症状明显,但有的表现不典型,就像在身体中埋雷,不知道哪一刻会爆发。

 

这种病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卫生部的数据也显示,25岁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心梗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它为何如此轻易地夺去我们的生命?要说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先带大家去心脏里遨游一番……

 

心脏作为人体的“引擎”,它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搏动将血液运输到各个器官部位。同样,心脏也需要血液供应来维持机能。

 

 

 

而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急性心梗疾病就是这地方出问题了。

 

由于人们长期受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是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三高”)等危险因素的影响,那冠状动脉就像水管用久一样会「生锈」,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随着「生锈」的地方增多,血管会变窄,血液的流速变慢,心脏很快就会面临缺血缺氧,表现出来就是胸闷、胸痛的症状。而部分「锈」在累积之后会变得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

 

斑块一旦破裂,血管损伤会激发血小板的聚集止血,形成一种叫“血栓”的大血块,从而堵塞血管,心梗也就发生了。

 

冠状动脉发展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若把心脏比喻成汽车,那心梗相当于汽车经历了一场重大车祸,即便维修后能运行,但很多功能都无法恢复如初。

 

心梗造成的心肌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而心肌细胞几乎不能再生,往后身体质量“打折”,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诸如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衰、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身体其他部位动脉栓塞等。

 

更别提,急性心梗来势汹汹,一旦它发作,“夺人性命”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

 

 

 

二、

谁会是潜在“心梗人”?

 

 

面对心梗这种发病急、病情重的疾病,我们哪些人需要谨慎对待?以及它病情发作时会有哪些“预警信号”,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哪些人容易被心梗“盯上 

 

早之前,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同一天内接诊了7位急性心梗患者

 

医生经过仔细追问之后,发现这些患者都有以下8个共同的高危点——

 

 

医院科主任还介绍道,心梗疾病其实是慢性病,属于多重危险因素相关的疾病,患者往往是长期积累而形成血管堵塞的情况,最终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若发现自己或家人有1个或多个高危因素,那接下来心梗发作前会出现的预警信号,就需要大家提高警觉了。

 

 

2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心梗”了! 

 

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约有200万人,当心梗发作,居然有一半多的人不知道自己处在“要命时刻”。

 

由于忽视心肌梗死早期征兆耽误抢救时间的人不计其数,请别让悲剧再次发生!从现在开始关注心梗“预警信号”,以便自己能第一时间作出“保命决策”。

 

一项涵盖全国31个省市109家医院1.4万例患者的研究显示,心梗发作前或有以下症状:

 

● 男性患者发作信号:67%的人持续胸口痛和70%的人发汗多;

● 女性患者其表现:牵涉痛(左上肢、后背、颈部和上腹部较为常见)、恶心呕吐多,而胸痛和发汗多则相对少见;

● 老年人患者:由于老年群体经历了“心脏缺血预适应”的过程,所以症状不似年轻人那么明显,但若发现老年人“发汗多”,即使没有胸痛现象,也需要尽快就诊。

 

 

心梗最被人熟知的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胸痛和胸闷,牵涉范围多以胸骨后、心前区为主,还有人伴随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晕厥等表现。

 

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小心,20分钟还未缓解者要高度怀疑心梗此外,心梗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2周已有征兆,诸如头疼头晕、耳朵听力骤降、眼睛突然睁不开、牙痛、脐周疼痛、左上肢无力、左腿酸麻胀痛、脚底针刺感等。

 

若本身已经中招心梗的高危点,然后还出现上述症状,那建议千万别耽误,尽早就医。

 

走路腿疼?经常胸闷?

点击图片,预约名医

↓↓↓

 

 

 

 

三、

远离心梗,请守住4条安全防线!

 

 

救治心梗患者关键看能否快速疏通血管。溶解血栓的最好时机是在心肌梗死发生2小时内,而紧急救治措施支架手术的黄金时间是心肌梗死后6小时内

 

对于心梗突发心脏骤停的人来说,每晚救1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率就下降10%,要是心脏停跳10分钟以上,医生也都回天乏术!

 

 

 

因此,若怀疑自己心梗发作,切记四要点:

 

● 立即拨打120急救,告知其基本情况与具体位置,等待救护车救援;

● 马上原地平躺,保持静息状态,切勿走动,谨慎服用药物;

●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尽最大可能快速诊治;

● 配合医生治疗,该手术时别犹豫,必要时放支架尽早决定。

 

 

看到其他人心梗发作晕倒时,我们该怎么做?

 

● 判断患者意识情况有无心跳与呼吸,探鼻息,观察胸口跳动起伏,若均无反应,即可初步判断心脏骤停; 

 

● 心脏骤停立即致电120+心肺复苏,若身边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首选它,若无则立马做心肺复苏(具体怎么做,点击文章查看,不懂急救措施者可在致电中听从专业人员指示

 

● 不搬动患者,保持空气流通, 最好能吸氧,若无则开窗或散开人群。

 

 

想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心梗,记住这3点:

 

1

坚持“4方面”健康生活方式

 

第一,遵循“四少三多”的原则。即少糖、少盐、少脂肪、少淀粉,多蔬菜、多水果、多蛋白质。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第二,戒烟限酒。烟酒均是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明确危险因素,从源头上控制,阻断疾病发生几率。

 

第三,适当运动锻炼。避免久坐,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能达到轻微喘气的身体活动,像打球、游泳、快走等运动就能很好锻炼心血管。有基础疾病者,运动要量力而行。

 

第四,保持生活规律 。每天有7~8小时睡眠时间,大小便通畅,调慢生活节奏,懂得自我解压,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

 

 

2

定期检查3高指标,尤其是血脂

 

重视每年的常规体检,及时了解血压、血脂和血糖情况,控制三高指标在标准范围内,能最大程度降低心梗风险。

 

其中检查血脂的次数因人而异,已有血脂异常的人群建议每3~6个月查1次,40岁以上群体最好每年查1次血脂

 

 

3

慢性病患者遵医嘱服药

 

患有三高、糖尿病、心脏基础疾病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恰当的药物治疗,切勿自行停药、减药、换药。

 

心梗让人措手不及,提前预防”与“及时救治”相当关键!转发1次,多一次救人的机会!

 

 

 

看完文章觉得有用的话,麻烦大家点赞、在看,别忘了收藏和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哦~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微信图片_20240715145955.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