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我愿意
拿十年寿命换下个月摇中!”
▽
“我要用前男友下半辈子的幸福
来换这次摇中!”
▽
在深圳
如果你听到了这样的“疯言疯语”
千万别以为
这个人是在摇号“打新”买房
她们的要求简单得多
仅仅是要一支疫苗
能预防宫颈癌的
九价HPV疫苗
▽
在深圳
这个疫苗和粤B车牌、一手新房一样
得摇号
每次在公众号上公布九价HPV疫苗的摇号结果,深小卫都瑟瑟发抖,忐忑不安。
因为后台的留言区简直就是一片“冰与火”“悲与喜”的战场。
少部分小姐姐中签了,各种“凡尔赛”,各种报喜道谢,就差给小卫刷飞机、刷游艇、刷碗了……
大部分人没中,有的甚至已经“陪跑”了两三年、马上就要满26周岁的“大限”,恨不得提着40米的大刀冲向小卫。
最近的一次摇号是在6月8日,大约7000个号源,42万人竞争,中签率不到1.7%。
也就是说,除了7000个幸运儿,有41.3万个小姐姐要提大刀找深小卫算账。
作为一名资深“甩锅侠”,深小卫觉得冤啊:
冤有头债有主,让42万小姐姐陷入疯狂的其实另有其人!
他就是深圳疫苗界的“幕后大佬”——
时针拨回到3年多之前。
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获批在中国内地上市。与2017年进入内地的二价、四价HPV疫苗相比,九价疫苗覆盖的范围更广,能预防超过90%的宫颈癌,一下子成了大家的首选。
按惯例,在深圳打疫苗都要走预约通道。
为了约到“九价苗”,几万名深圳小姐姐把屏幕都戳破了。
2018年8月
罗湖中医院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开放全市第一次预约,1060个名额瞬间被秒。
2018年9月
深圳市疾控中心推出微信预约,当天又被秒光,总访问量近360万次。
2018年10月
微信预约后台一天的访问量飙升到900多万次,服务器近乎瘫痪!
连页面都进不去的人
更是生无可恋
▽
最让谢旭和同事们气愤的是,成熟的桃子被“黄牛”给摘了。
常规的在线预约,很容易被“黄牛”控制,比如用一个软件把预约号瞬间锁定。普通市民想要,只能花高价向他们买。
毫无疑问,全球性缺货、只有一家生厂商的九价HPV疫苗,早已被他们盯上。
▽
小姐姐的苦,小姐姐的急,“黄牛”的猖狂,让谢旭坐如针毡。
各种诉苦、投诉、谩骂……攻陷了深圳市疾控中心的后台。
在调到疫苗岗位之前,谢旭是出了名的“老传防”。
“传防”是疾控的行话,就是“传染病防治”,其中一项重任就是现在大家很熟悉的流调,从蛛丝马迹中追查出病毒的源头和传播链。
在新冠疫情中,他还临危受命,负责对全市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进行“质控把关”。前线流调人员遇到“谜案”,陷入困局,往往只要谢旭一句话点拨,就能茅塞顿开,找到新的思路。
“病毒那么狡猾我尚且能对付,一个黄牛我还治不了你?”
仔细调研之后,谢旭和免疫规划所的同事找上了爱“搞事情”的深小卫(深圳卫健委新媒体团队)。
双方一拍即合,摇号!
2018年11月,深圳疫苗史上的首次摇号,就此诞生!
还一下子上了全国“热搜”。
▽
其实,在谢旭和同事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是粤B车牌摇号、港大深圳医院产科“摇号”的经验启发了他们。
想当年,港大深圳医院产科的初诊号一开始要打电话预约,很多人发动全家亲戚、办公室同事,几十号人同时打电话都打不进去,因为早就被“黄牛”用拨号软件占线了。
黄牛转手把抢到的号源在网上5000、8000地卖。
医院辛辛苦苦,沦为给“黄牛”打工。
后来,医院关闭了预约渠道,采用现场公开人工摇号,“黄牛”立即销声匿迹。
谢旭团队和深小卫将摇号引入九价HPV疫苗的分配后,用了一种更先进的方式:电脑摇号。
以前靠预约时,小姐姐们要提前打好“埋伏”,换部好手机,去到wifi最快、信号满格的地方,放号时段一到,就疯狂把屏幕戳穿,弄得一地鸡毛。
现在通过电脑摇号,小姐姐们在手机上报名之后,就啥也不用管了,不用去现场,不用亲自摇,电脑系统会自动搞定一切。
小姐姐只要“静待花开”,等预约中签的短信发到手机上来,用户体验简单到极致。
当然,为了保证公开透明,深圳市疾控中心也搞了一个现场仪式,每期摇号都请媒体、市民代表到现场见证,全程录像保存,过程可追溯。
▽
从此,小姐姐在深圳打九价HPV疫苗,不拼爹不拼妈,不拼背景不拼学历,不用跪舔“黄牛”,全靠自己(的运气)。
对每一位申请者来说,中签的概率都是均等的。
2018年11月26日,第一次九价HPV疫苗摇号结果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揭晓,95111 人竞争,1305位小姐姐成为首批“锦鲤”。
整个留言区就像过年一样,欢声笑语溢出了屏幕。
▽
看到后台的“捷报”,谢旭的心头大石总算落地:
“开心就好!我的快乐,就是小姐姐们给的。”
2020年8月,谢旭等一群深圳卫健系统的工作人员出现在北京街头。
谢旭的心情有点紧张,他反复琢磨着《疫苗管理法》:
遇到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对新疫苗的应急审批会有绿色通道。
很快,他将要拿着这一条法规,说服审批部门,必要时,可能还要battle几句。
他为啥要啃这个“硬骨头”呢?
因为此前一个月,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已经在北京的重点人群中“开打”。
收到这个消息,谢旭坐不住了:
“我们深圳也得打!”
他心里很清楚,深圳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一天最多曾有100.5万人次出入境,新冠病毒从境外跑进来的风险非常高。
严防境外输入的压力有多大,新冠疫苗对深圳就有多重要。
于是,他很快出现在北京,走访、游说疫苗审批部门,也向北京的同行取经。在谢旭和卫健部门同事的努力下,2020年10月19日,深圳成为了国内仅有的几个获批接种新冠疫苗的城市之一,医疗卫生人员、进口冷链物流相关人员等9类高风险人员率先打上了新冠疫苗。
2020年12月28日,“留学僧”等因公因私出国的人在深圳也打上了。
一位准备过完年到加拿大留学的刘姓同学说:
“现在世界上疫苗还比较少,深圳能这么快就可以开放给个人预约接种,我感到很自豪。”
2021年3月,新冠疫苗“全面开打”,每天都有大量疫苗到货,谢旭所在的免疫规划所要负责全市的调配。
疫苗在各区、各集中点之间快速流转,万一保存不当,失效了咋整?
谢旭说,完全不用担心。
早在2019年,他就获市政府批准,带领所里的同事在全市铺开《深圳市智能冷链安全监控项目》。
简单来说,每一支疫苗都被锁进智能疫苗柜里。医护人员要用时,不用手动打开冰箱门,扫一下条码,疫苗就会自动“弹出来”,就像饮料自动贩卖机一样。
这样既避免了拿错疫苗,还不用频繁打开冰箱门,保持温度稳定,而且每一支疫苗都全程可追溯。
除了新冠疫苗,这些年,谢旭和同事们还为市民争取到了很多免费的疫苗福利,
比如这些公益项目——
适龄儿童实施脊髓灰质炎疫苗序贯接种
深圳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适龄儿童免费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
全市水痘聚集性疫情免费应急接种
深圳60岁以上户籍和参保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
作为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的负责人,在深圳,只要是疫苗的事,都和谢旭有关。只要有合适的疫苗,他都想尽快让大家打上。
古语有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谢旭和他的疾控同事们,就是这样一群“上医”。作为公共卫生医师,他们没有手术台上的惊心动魄,没有病人面前的光鲜亮丽,却每天都在默默地做着预防医学的工作,把种种致病危险扼杀在“摇篮”里,让深圳人生病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棒。
▽
2020年
“上医”谢旭
被评为第二届“深圳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