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小六探店 > 田琳 | 从医数十年,为消化疾病患者撑起希望

田琳 | 从医数十年,为消化疾病患者撑起希望

原创 作者 : liaoyl160 2024-05-31 16:20:53 993
全面了解医生,从这里开始!
李含模.jpg
 

 

 

 

走近好医生

消化内科,顾名思义,是与人体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专科。肝脏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不仅具有解毒、储存能量等功能,还参与了许多消化过程。例如,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够帮助分解脂肪,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小肠吸收。然而,当肝脏受损时,其功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医院里,肝病(非感染性肝病)都被归类为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涉及到的疾病种类繁多,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田琳。

 

她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无比的热情,诠释着一位医生崇高的使命。在过去的近30年里,每当面对患者,她总是耐心倾听,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苦,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凭借着双手和专业知识,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与康复,成为他们心中的“守护天使”。

 

1
专家简介

 

87bb45d5-0fa1-4800-95e3-fcf453a308a0.jpg
田琳 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总医院

 
 
擅长

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擅长脂肪肝、胃肠疾病、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门脉高压、胰腺疾病等。熟练掌握消化腔镜操作及镜下诊断治疗,如胃肠道息肉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超声内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等。

 

2
医生故事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白袍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医学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01.从童年到临床,坚守初心

在这个繁华与喧嚣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人生目标。有些人因为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而坚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他们努力在生活的舞台上追寻那段难忘的时光。而有些人则因为童年的烙印,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田琳,就是一位深受母亲影响的医者。她的母亲,为田琳的成长之路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自1997年大学毕业至今,田琳已经在临床一线奋斗了整整27年,算上学习生涯,已经接触医学30余年了。这些年,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医者仁心的传奇。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她见证了消化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从最初的简单器械到现在的高科技设备,从基本的诊疗手段到如今的精准医疗,田琳始终站在医疗技术的前沿,为病患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她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位医生,在田琳的成长过程中,与医院的白色墙壁、消毒水的气味和母亲的忙碌身影紧密相连,那些日夜不停的抢救,那些温言软语的安慰,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她而言,医院并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建筑,而是她童年的游乐场,是她心灵的庇护所,更是她梦想的摇篮。从小,她在医院里耳濡目染,见证了医学的神奇和医生的伟大,也认识到医学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忆起那段岁月,田琳眼神中充满了感慨,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说:“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在医院里度过,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我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看到了医学的神奇。看着妈妈为病人治病的忙碌身影,心疼她的同时更为她骄傲,同时也对医学产生了敬畏之心。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因此我早早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渴望能够像妈妈一样,为人们的健康尽一份力。”这份初衷,如同明灯一般,指引着她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田琳眼中,看着母亲工作,如同在欣赏一场无声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的热爱。那些冰冷的医疗器械,对她来说,是母亲手中的魔法棒,能够驱散病痛的阴霾,带来生命的曙光。

 

在大学的选择上,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与母亲成为校友,仿佛是两代医学人的接力,传承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她深知,这一步,如同跨越了万水千山,踏上了医学之路的起点,那里充满了无尽的挑战与希望。

 

临床专业,如同一片浩瀚的海洋,她在这片海洋中广泛涉猎,不断吸取着医学知识的养分。每一个病例,都是她探索的灯塔,照亮她前行的道路。在本科阶段,她从未懈怠自己的学业,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专业选择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本科实习期间,她走进了消化内科。在这里,她感受到了消化疾病带给患者的健康警告,如同一场无声的暴风雨,无情地侵袭着人们的身体。但她也看到了患者治愈后对生活重拾热情的状态,那是一种凤凰涅槃般的重生,让她深感医学的伟大与神圣。

 

“消化内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本身就特别喜欢动手实践,而消化内科的消化内镜技术,又特别考验手头功夫,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内镜技术就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实践的大门。当时通过消化内镜,我为患者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那份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田琳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热情与专注,仿佛消化内科的世界对她而言是一个无尽的宝藏,等待着她去发掘。她的语气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与这个领域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她把消化内科当成了未来的方向,在研究生阶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个科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身于消化内镜技术的研究,包括与之相关的消化内科器械的开发。在众多领域的治疗手段不断被挖掘出来的同时,许多以往难以治愈的疾病如今得以迎刃而解。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微创治疗的普及,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减轻痛苦、降低创伤。所以我从不后悔选择消化内科,消化内科,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舞台。”田琳缓缓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对消化内科的热爱和专注,她怀揣着对患者的关爱和执着,不断追求技术上的突破。在她眼中,消化内科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她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用她的专业技能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b2810797-d378-48b5-8249-2c2f7b02f0b0.jpg

 

 

02.医学之旅的不懈追求

在医学的海洋中,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技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在这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成为医生们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渠道。田琳认为,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和交流,才能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平,所以她就经常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各种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她关注着各大医学网站、论坛和社交媒体,时刻关注着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此外,她还经常参加线上和线下的医学会议,与同行们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使她在技术和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次,田琳也非常重视对国际上最新指南的学习和应用。每当有新的指南发布,她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学习,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她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应用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在临床工作中,田琳也非常注重积累自己的临床经验。她深知,临床经验是医生宝贵的财富,也是医生技术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她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充满耐心和关爱,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和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和诊断,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她还不断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将其转化为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除了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田琳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她能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这种敏锐的洞察力来自于她对医学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当然,在临床工作中,田琳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有时,面对复杂的病例和棘手的病情,她也会感到压力和困惑。但是,她从未放弃过,总是坚持不懈地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患者的关爱让她在医学道路上越走越远。走着走着,她从北方走到了南方。田琳曾在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科工作了长达12年。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科是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不仅在东三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范围内也同样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这里,田琳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感慨地说:“有今天的我,离不开黑龙江省医院的培养。”

 

近几年,因为家庭的原因,田琳决定离开家乡,来到了深圳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加入徐龙主任的团队。因科室工作需要,她加入门脉高压及肝病亚专业组,除日常消化科诊疗工作,还承担脂肪性肝病患者群的诊治及管理。田琳谈到,自2019年年末来到深圳,这几年的工作和生活让她深感欣慰,她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找到了一个可以继续发挥自己专长的平台,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关爱。

 

638682b1-9f10-42a7-9ec7-4303002ad093.jpg

 

03.脂肪肝的干预治疗

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公共卫生带来沉重负担。

 

脂肪肝又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也称之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前者尤为常见。根据研究统计,每三个中国成人中,就有一个患有不同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每 11 个脂肪肝患者里就有 1 个存在肝硬化。虽然患者众多,但绝大部分人却没把这个病当回事儿。因为脂肪肝很佛系,不痒不痛,没有不舒服。

 

但其实,我们的肝脏并没有那么坚强,如果不管脂肪肝,哪天它真的受不了,有一部分人从单纯脂肪肝逐渐进展成脂肪性肝炎,乃至慢慢发展成肝纤维化。随着肝纤维化的不断进展,这些人的肝脏会慢慢发生肝硬化,到最后就会离死亡越来越近。而且,在这个肝脏病变不断严重的过程中,还可能进一步并发肝癌,这就又是一条通向死亡的捷径了。除了肝内相关的疾病谱,脂肪肝还与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肝外多系统疾病相关,临床负担重。

 

田琳是一位在消化科领域具有深厚医学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她精湛的医术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消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对诊治消化科常见多发病和疑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尤其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脂肪肝)的治疗方面,她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令人敬佩。

 

她告诉我们,肝脏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器官,既有强大的代谢功能,又有惊人的忍耐力。当检查出来患有脂肪肝时,其实也算是无声的警告,在过去被认为是中年人专属的疾病,如今已经越来越年轻化。如果放任不管或者忽视这个警告,等到肝脏受损严重,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已经为时已晚。同时,她强调:“干预脂肪肝,最好的时机是发现它的那一刻,其次就是现在。只要下决心开始行动,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单纯性脂肪肝逆转并不难。”

 

现在大家对脂肪肝的诊治越来越重视了。但在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快速增长的四十年间,脂肪性肝炎(MASH)治疗领域未有任何药物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处于空白状态。

 

值得欣喜的是,在2024年3月14日,Madrigal研发的Resmetirom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40年来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治疗MASH的药物,意味着在持续40多年的困境后MASH领域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不仅是肝病治疗领域的重大里程碑,也为全球逾10亿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也会得到药物干预治疗的机会,以延缓、控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及进展。

 

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他干预措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的。在临床诊疗中,医生们更加重视的是如何控制体重、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及其并发症。这样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患者肝硬化、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和肿瘤等肝内、外不良结局的风险。

 

田琳主张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对脂肪肝进行全方位的打击。依托着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脂肪肝的诊治方面,田琳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她认为,脂肪肝的诊疗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这些治疗手段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她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她深知,每个脂肪肝患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治疗方案必须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也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更好地控制。

 

此外,田琳还特别关注健康管理。她认为,预防脂肪肝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脂肪堆积;规律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消耗多余的脂肪;严格戒酒,避免滥用药物,减少对肝脏的附加损伤;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身体的自我调节,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血脂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脂肪肝的迹象,及时进行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深圳大学总医院 田琳.jpg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liaoyl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