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小六探店 > 杜林 | 坚守执着与信念,挚守患者健康

杜林 | 坚守执着与信念,挚守患者健康

原创 作者 : liaoyl160 2023-03-27 16:19:48 989
全面了解医生,从这里开始!
 

 

走近好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提起内分泌科,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治疗糖尿病的专科。但其实内分泌系统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一旦发生病变,牵一发动全身,对生长、发育、生育、血压、代谢及各个器官产生影响。除了糖尿病,肥胖症、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多类疾病都是内分泌诊疗范畴。

 

医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医生,他们要时刻对自己的专业保持一份热爱与敬畏之心,方能在某一领域深耕,并把这一领域做到极致。接下来小六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杜林,从医多年,他立足本职、敬业奉献、积极进取、作风正派,在平凡的岗位中,为患者摆脱病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诺言。

 

1
专家简介
 
图片1.png
杜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状腺炎、内分泌性高血压、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性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甲状腺疾病。

 

2
医生故事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白袍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内分泌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一、选择即负责

 

初见杜林,热情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洪亮的声音、诚恳的话语,精气神十足,言谈话语间稳重又不失幽默,让人瞬间没有了彼此的陌生。听着他不惊不惧地讲述着内分泌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所从事行业的热爱,也感受到这10余年, 他的坚守与付出。

 

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就需要内分泌医生抽丝剥茧,洞察本质。从业过程中,杜林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专注和热爱是成就一名好医生的根本。他告诉我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不仅把握医院给的每一次机会,也经常利用个人时间去学习深造。对他来说,记忆最深刻的是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进修的那段日子。也正是这次进修,培养了杜林的发散性诊断思维,让他受益匪浅。

 

“湘雅二院的医疗模式和老师的教学模式都非常的好,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及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深深影响着我的工作习惯。进修时,会接触到不同的医生,真正让我感受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句话。也正是周围遍布着优秀的医生,我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找到差距,让我更加有动力去思考、去钻研、去学习。”杜林说道。

 

湘雅二院内分泌科室在湖南省是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放眼全国,更是名列前茅的地位。在那里进修的杜林,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是增长了见识,专业更是有了质的飞跃。求学问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思考转化成现实中能够真正帮助患者的能力,杜林正是这样做的。

 

在物欲横流,暗潮涌动的时代,依旧有人选择单一却艰难的医者路,杜林告诉我们,做医生确实很辛苦,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患者,听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描述自己的疾病,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但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思考转化成现实中真正帮助患者的能力,让他真切体会到医学的伟大和对于生命的重要。

 

专注和热爱引领他克服各种困难,向着医学的高峰不断攀登,他会永远保持这份专注和热爱,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解决病痛问题,把救护患者这件事放在所有事情的前面,用勤奋和执着谱写一名医者的职业人生。

 

图片14.png

 

二、内分泌疾病需要都长期调理

 

在国家推行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其工作核心是把握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内分泌疾病将成为应该重视的疾病方向。

 

内分泌科是大内科分支中的一门三级学科,在医院中主要负责糖尿病、甲状腺、垂体、骨质疏松、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而内分泌系统是腺体能产生激素,激素释放到血里面,维持身体正常的发育生理状况,所以叫内分泌系统,而它出现紊乱,会造成内分泌疾病,当内分泌失调,则会使人的机体出现各种不适变化,也会引发不少疾病。

 

杜林为我们讲解着内分泌科的特殊性,他坦言道:“很多疾病都是头痛来医院做‘CT’或者‘核磁共振’就可以进行判断和诊治。但内分泌不同,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导致它需要反复验证、琢磨,才能下定论。内分泌疾病大部分刚开始,对身体所造成的危害都不会很严重,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患者就会因为疾病的特殊性,不太能接受内分泌科需要反复验证的过程,因为耗时又费钱。但我们基于专业的敏感性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肯定是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做好预防和诊治工作。”

 

内分泌疾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长期调理。内分泌系统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一旦发生病变,牵一发动全身,对生长、发育、生育、血压、代谢及各个器官产生影响。如果患有内分泌疾病,需要加强调理的方面非常多,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采取有效的办法改善,不可放任使其继续发展,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三、糖尿病预防很重要

 

谈及糖尿病,作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被认为是未来五年医疗需要攻破的主要难题。

 

据最新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人,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为重要和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该调查显示,在中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仅为30.1%,也就是说,在1.14亿糖尿病患者中,有约8千万人不知情。“而比疾病更可怕是,人们对疾病认知的缺乏。”杜林说,“作为内分泌医生,对于糖尿病的知识科普,任重而道远啊。”

 

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整个内分泌医学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糖尿病治疗是个系统工程,单纯降糖并不能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根本问题,当代糖尿病的管理不局限在实现理想的血糖控制,更需要将管理的目标拓展至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实现对慢性并发症的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寿命。现在追求综合达标。比如: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四个方面同时关注综合达标。

 

虽然医学在治疗糖尿病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重点还是应该在预防上。

 

“糖尿病的宣教特别重要,这是预防的基础。”杜林认为,“通过提高糖尿病知晓率,让全社会都知道糖尿病,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预防,管住嘴、迈开腿,定期体检,发现血糖异常及时就医。”

 

糖尿病的预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搭配合理、规律进餐,既要保证营养,又要避免营养过剩。二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保证睡眠质量及时间,学会缓解压力,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工作。三是合理的运动锻炼。遵循个体化、安全、有效的原则,控制体重。四是定期体检,早防早治。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测糖代谢相关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专科专治,绝不可放任不管。

 

提到糖尿病,杜林深深地叹了口气说:“糖尿病是‘一朝得病,终身治疗’。一旦得上,需要终身服药、定期复查,并注意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在时间长河面前,医学科学还很年轻;在顽强而又脆弱的生命面前,医生应心存敬畏,秉承严谨思维,以审慎的态度应用医疗手段。在杜林的心里,既然选择了从医这条路,就要对患者尽最大的努力,得到患者的认可,也成为他工作的一个追求。

 

 

点击下方医生卡片

即可预约挂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杜林.jpg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女性为什么容易得骨质疏松?

 

A:

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主要是女性在绝经之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

 

女性到了50岁左右以后,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钙的流失过多,无法维持成骨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因此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男性的3倍。

 

人体内骨的生长与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有关,破骨细胞抑制骨生成,成骨细胞促进骨生成。雌激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与活性,从而促进骨的形成。同时雌激素还可以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骨骼系统主要是由钙所组成的。

 

Q

骨质疏松的饮食调护

 

A: 

发生骨质疏松后,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还可以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最大限度的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合理的膳食营养也会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虾以及其它海产品,以补充钙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动物的肝脏、胡萝卜等,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内钙质的吸收;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同时要禁食辛辣、过甜、过咸或者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Q

骨质疏松的运动指导

 

A: 

骨质疏松的锻炼提倡规律的负重运动和肌肉强化运动,规律的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总死亡率,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增强肌肉的力量,增加骨骼的密度,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主要是包括负重锻炼和力量锻炼、柔韧性训练,训练方式多种,不过务必要视自己的体质情况量力而行,选择力所能及、适当的有氧运动以及无氧运动。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liaoyl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