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每一位患者,助力每一份光明。马元孝医生说,无论是提前拿到接诊单了解患者病情,还是面对面为患者进行诊疗,都需要十分用心的态度。详细标记患者们各自不同的疾病情况,耐心周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是他多年如一日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青岛华厦眼科医院
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青光眼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规划项目培训师,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视光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非公医疗协会眼科委员会泪道组委员。
擅长方向为手术治疗各类白内障、青光眼、眼表及泪器疾病,熟练掌握各类白内障手术治疗,针对青-白联合手术,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等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具有丰富的实战诊疗应用经验。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神圣的白衣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眼科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梦想指引,专业前行
“小时候看到时常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心里便满是崇敬之情,成为一名医生就逐渐变成了我的梦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谈及自己从医的初衷,马元孝医生有些感慨,“当初选择眼科方向,是发现太多上了年纪的患者,他们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却因为年龄问题被接连婉拒。”
时至今日,马元孝医生已经在眼科领域深耕二十多年,门诊,手术,学术,科研,他用专业的态度践行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稳稳提升着自己的诊疗水平。
“能够帮助患者们远离眼部问题困扰,是我作为医生的荣幸。是患者们难以言表的兴奋,带给我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这份动力让我深深爱上了医生这个职业。”马元孝医生回忆着往事。
多年来,马元孝医生主刀三万多台眼科手术,每一次他都抱以万分小心的态度,认真进行治疗,大到手术准备与操作,小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甚至是接诊年过八旬的患者都不在话下。
“老年人患白内障其实并不可怕,只需要一个微创手术更换晶体就能解决。”他用实际行动帮助年老的眼疾患者们走出困境,重见光明。
使命传承,用心守护
马元孝医生诊室的一面墙上,叠挂着不少患者送来的锦旗,每一幅都代表了患者们满满的感激之情,他用专业的治疗,让患者们能够免于承受失去光明的痛苦。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医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帮助患者重新拥有清晰视物的眼睛,传授年轻医生知识和经验,传承党员使命,用心守护患者,是我一直放在心上的行为准则。”马元孝医生时刻牢记着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党,为患者,为年轻医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说起印象比较深刻的患者,马元孝医生缓缓道来,“那是一位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来看诊的时候已经年近九十,检查结果表明,他的双眼都患有老年性白内障,且症状已经严重到无法视物,或许是听过太多医生的婉拒,患者找到我的时候,只是念叨着看不到国家如今的盛景很遗憾。”
作为党员医生,马元孝医生既心疼患者受眼部疾病困扰,又难过这样一位老英雄会留下遗憾,他当即便决定,一定要圆这位老战士看看如今祖国山河的心愿。
马元孝医生做到了!他通过制定专业的手术方案,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完成了治疗,患者重见光明,多年夙愿终于实现,看着激动的患者,马元孝医生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行动扶贫,用爱援助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健康与否才是医生应该考虑的唯一标准。”从医多年,无论身在何处,马元孝医生始终不计回报,不辞辛苦的进行接诊,坚持一心救治来自各行各业的眼疾患者。
马元孝医生积极参加专门救助白内障患者的慈善活动,为身处社会底层的眼疾患者们送去福音,在他的帮助下,不少因经济条件受限的残疾人和环卫工人重获光明。
2019年底,马元孝医生还带领专业医疗团队深入贫困地区,对当地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援助,“帮患者们治疗白内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多传授一些白内障相关的知识,尽可能让民众们正确的认识白内障,才能有利于预防。”他自己这样做,也对同行的医生们再三强调。
那段有限的时间里,马元孝医生为了多救治几个患者,甚至一度忙到连吃饭都没有时间,超过百余名眼疾患者,他将尽可能多的时间都投在了患者身上,全力以赴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纵观马元孝医生多年从业生涯,他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为患者们的健康无私奉献,以大爱精神前行在医者之路上。
点击下方医生卡片
即可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