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好医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好眼睛才能感知生活的美好。今天,小六给大家介绍一位眼科知名专家——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眼底科主任张静琳。她是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也是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拥有着20年的眼科临床经验,让我们通过她一起感知无数视力障碍者重见世界光彩背后的故事。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眼底科主任
擅长
眼科专业技术全面,熟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病、葡萄膜炎等眼病的治疗。
初见张静琳,她身穿一身白大褂,正在诊室内给患者检查眼部、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工作了20年,她怀着对医学的敬畏之心,也对患者饱含怜惜之情,每当看到患者受眼部疾病的困扰与折磨,做其“心灵窗户”守护者的初心也就更加坚定。
01.为实现人生价值从医
谈及为何走上从医之路?张静琳抿了一口茶,眼神清澈透亮,“我自小便立志做医生,这个想法坚如磐石,因此高考填志愿时便朝着医学方向填报。”2002年,她正式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至今在这条路上走了20年。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张静琳在从医的道路上也有苦恼、遗憾的时候。她坦言,因为目前医疗技术发展的限制,有些病人治疗起来非常棘手甚至治不好,只能失明或者处于一个低视力的状态,她用尽方法也无能为力。另一种更遗憾的是,病人对病症和自身情况不了解,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后导致不好的结果。“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部分病人完全不知道糖尿病会引起眼底病变,也没人提醒,最后致盲。我现在经常做科普活动,走进社区做筛查,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如何及时治疗。如果我的科普能让世界少一个盲人,这才是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急病人所急,忧病人所忧,这是张静琳工作的常态,也是她一直践行的理念。为给病人排忧解难,做好“对症下药”工作,近年来,她还持续专攻眼科疾病治疗方法研究,在国际知名眼科杂志、国家核心期刊等发表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论文三十余篇,主编《200°超广角眼底像图谱》、《眼底照相技巧与彩图解读》等眼科学专著,学术成果颇丰。
0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克星”
在从医的道路上不断精进自我,一方面让张静琳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让她在眼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上得心应手,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克星”。
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张静琳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道:“人的眼睛中有像照相机底片一样重要的视网膜,视网膜上分布了许多血管,糖尿病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从而变得脆弱,就像有裂缝的水管一样,容易渗漏、出血,成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虽然疾病严重,但早期却不易被察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种类较多,但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控制和治疗,直到出现病变开始威胁视力,例如眼底出现出血,黄斑水肿等状况才会求医,那时疾病往往已经进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了。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张静琳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患者一旦发现糖尿病,应该马上检査眼底;没有眼底病变的,至少每年检査一次眼底;出现眼底病变的,需进行进行眼底照相,必要时査OCT+FFA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3至6个月检査一次眼底,必要时行视网膜激光治疗。“如若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一般采取以下4种治疗,一是药物治疗,延缓病变的进展;二是激光治疗,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三是球内注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四是手术治疗,清除眼内出血,挽救视力。”张静琳专业地解释道。
凭借着眼科疾病治疗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张静琳还揽获了多个手术比赛的奖项。
03.让患者“眼里有光”
凭借着专业的科研能力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精进,也让张静琳名声在外,成为了医院的“活招牌”,求医的病人纷至沓来。
不久前,张静琳遇到了一名83岁的患者。在找她求医的一个月前,患者的左眼视力没有征兆地快速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并且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结合眼底及辅助检查后,张静琳发现患者左眼黄斑水肿,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需尽快手术。“最后,我们设计了手术方案,进行了左眼玻璃体手术,解决了黄斑牵拉和黄斑水肿的问题。术后患者的视物变形的情况减轻了,也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病人也很满意。”这样成功的病例在张静琳的从医生涯中不是个例。
求医的病人越多,遇到的病状就越棘手,极具挑战性。不久前,张静琳还遇到过一位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患者高度近视,双眼近视度数高达2000度,在9年前做了近视矫正手术,之后从未想过要去医院定期检查。直到几个月前左眼突然看不见了。”经检查发现,患者左眼只能看到眼前30cm的手指晃动,不但视网膜完全脱离,连视网膜下面的脉络膜也脱离了,换而言之,一般的视网膜脱离只脱一层膜,这个患者脱了两层膜。不但如此,这个病人以前还做过晶体植入类的近视矫正手术,眼睛里还比别人多了一个人工晶体,这些因素都使得这个手术的难度呈几何级地递增。经研究,张静琳及其团队第一时间给出手术方案,并快速为其安排了手术。“术后第十天复查,患者左眼情况恢复良好——视网膜已经复位,视力也提高到0.1,也看得更加清晰了。”张静琳欣慰说道。
张静琳坦言,很多眼底病都具有病程不可逆性,“不要盲、不要瞎、能正常生活”是眼科医生竭尽全力为患者争取的结果。未来,张静琳也将立足岗位,做好患者“心灵窗户”的守护人,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 ↓ ↓
A:
①三个控制:控制血糖、控制血圧、控制血脂;
②三个禁忌:戒烟、戒酒、戒大吃大喝;
③定期査眼底:散瞳査眼底或免散瞳眼底照相机;
④四个早期干预和治疗:早期给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血管造影如有无灌注区,要早期给激光治疗干预;如有黄斑水肿,要早期给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如有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要早期手术治疗。
A:
飞蚊症一般是因玻璃体老化引起的自然生理现象,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或点状、或片状、或条索状漂浮物,想蚊蝇飞影,看白色明亮背景时更明显,有时伴有闪光感。4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人群、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人群等群体易患该病。飞蚊症患者平时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像动物肝脏、蛋类、干豆类、肉类、新鲜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应适当多吃;再者要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烟酒最好不要沾染,以免造成视力模糊,加重眼病。
A:
视网膜脱离治疗的黄金时间是脱离后的第一周。视网膜脱离后将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视网膜感光细胞会凋亡,时间长了视力就难以恢复。眼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一般采用眼底激光、手术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