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小六探店 > 万志荣|心系“帕”友,点亮人生

万志荣|心系“帕”友,点亮人生

原创 作者 : mazp160 2022-10-08 11:39:19 5323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帕金森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攀升,逐渐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走近好医生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帕金森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攀升,逐渐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提升大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共同对抗帕金森病20余年的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万志荣主任医师也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接下来,跟着小六一起聆听他的从医经历,通过他了解并熟知帕金森病背后的故事。

 

 

1
专家简介

图片1.png

 

万志荣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擅长

各种类型的震颤、帕金森病、正常颅压脑积水、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对早期帕金森病药物选择及中晚期患者的药物调整和并发症处理有较丰富经验。对痴呆的早期识别、用药及头痛、头晕也有一定的临床研究。

 

 

2
医生故事

 

“医生对于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万志荣说,美国医生特鲁多这句名言,一直伴随、警醒和激励着他,也让他在与帕金森患者共同抗“帕”这条路上越战越勇。

 

 

01.努力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崇敬之情,让万志荣走上了从医之路。1997年我考大学的时候恰遇到下岗潮,家人说学门手艺,日后有个稳定工作。我从小对医生这个职业非常崇拜,也希望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帮助更多人,因此踏上从医之路。”万志荣坦诚说道。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信念则激励着万志荣在从业医道路上不断前行。“我特别喜欢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这个专业,想尽办法救治病人、解决他们苦难的同时,也让我有成就感。”在从业过程中,他还经常遇到辗转多地求医的帕金森患者,虽然症状疑难极具挑战,但每当患者有所好转,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多了一分。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肩负起生命的重托,看到患者康复,我由衷他们高兴。万志荣表示,一名称职的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同时还必须要有高尚的医德具备人文的情怀他也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也为无数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每年,他接诊的患者就达到了1000余人。

 

“活到老,学到老”。在万志荣看来,医生是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在积累自身经验的同时学会借鉴别人的经验。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帕金森学术交流发言经常查阅医学文献等形式进一步增长自己的学识。他说,光搞临床不看书,就是迷途的羔羊;光看书不看病,就是纸上谈兵。患者最好的老师。

 

图片2.png

 

 

02.“三方”共建最佳治疗模式

 

多年的临床经验,不仅丰富了万志荣的医学知识,也让他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药物选择、并发症处理以及治疗模式有着独到的见解。

 

如何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上帕金森病?万志荣说,首先需要观察患者的肢体动作,根据“手震颤、身体僵硬、行动缓慢”等进行初步判断;其次,需要通过仪器做辅助检查,数据与技术结合提升准确度;最后是观察患者使用药物后的反应性,结合临床经验判断患病与否。“大家都喜欢找有经验的大夫,这点也考验着医生的阅历和学识

 

对于确诊后如何及时治疗帕金森病,万志荣用“规划”一词进行概括。他说,诊断和鉴别需要医生负责,而规划则需要医生、患者、家属多方配合完成。万志荣坦言,帕金森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但它的诊治还有待规范化国内外的指南指出需要患者建立全程管理模式由此他建立了“医生-患者-家属”的慢病全程管理模式。他解释道:“这个模式需要‘医生-患者-家属’三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对患者进行‘私人订制’,也就是对症入药。通过合理的药物等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一样可以拥有较高质量的生活。这样的模式也深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为进一步做好“对症下药”工作,万志荣还在门诊建立自己的帕金森、痴呆患者群数据库,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差异化的用药及治疗联合神经外科应用系统评估方法,合理选择适合脑起搏器手术的中晚期帕金森病、难治性震颤患者应用新型影像学技术、标准化药物评测技术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各种类型震颤对帕金森病、震颤等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的长期诊治随访,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图片3.png

 

 

03.携手“帕”友并肩作战

 

凭借着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万志荣不仅得到了本地患者的认可和支持,全国各地也有不少患者千里迢迢前来求医。

 

20138月,来自内蒙古的刘女士找到了万志荣,那时她患帕金森5年、深受疾病折磨,“当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晚上腿酸痛睡不着觉,且时不时抽搐,走路都需要拽着别人。那会中药、西药、火罐、针灸、按摩都试过,全都无济于事。久治不愈,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折磨。”入住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后,万志荣根据她的情况制定了专业的治疗方案,用药34天后病情开始好转,行动逐渐自如。“经过踢毽子、打球、抖空竹等一些系列康复训练,现在我的身体几乎恢复正常了!”刘女士激动地说道。

 

除了刘女士,通过万志荣治疗后逐渐恢复的患者不在少数。曾经还有一名19年帕龄的72岁老年患者,在2018年找到万志荣前,不仅处于卧床状态,还存在幻觉、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症状,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疾病。虽然病症严重,但万志荣依旧不惧挑战,秉承着患者至上的理念,第一时间为其医治。经入院检查以及各项评估,万志荣为其调整药物剂量和搭配,耐心向她和家属解释病情并做思想工作。“我之前1年多没有走过路,住院后第2周后已经可以在搀扶下走路了,吃得多也睡得更香了!”患者说道。

 

除了治病救人,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万志荣也有自己的心得。他说,不一定每个人能成为大夫,但一定有机会成为家属,所以对待任何病人,都应该换位思考。“我爸、我岳父都得过脑血栓,站在家属的角度去看待,是真的着急,医生和患者双方都要互相理解。再者,医疗充满不确定性,每个人的临床症状也不一致,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因此医生也要给予病人信任感、责任感,两者间相互信任才能共抗病魔。”
 

“心系‘帕’友,点亮人生”——这是万志荣的寄语,他也一直秉承着医者仁心的理念,全身心地为患者服务。未来,他也将继续携手“帕”友并肩作战,让更多人不再惧“帕”。

 

卡片画板 1 医生 (1).jpg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早期的帕金森患者,主要表现症状?

 

A:

一、震颤

帕金森最为典型的症状当属震颤,震颤主要出现在头部以及四肢部位,其中手部最为明显,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随着疾病的发展甚至会波及到全身部位。多开始于一侧上肢,在静止的状况下更加明显,在入睡之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二、姿态跟步态

帕金森患者会出现脸庞呆板,面无表情,就像戴着面具一样,头部会微微的向前倾,躯干也会慢慢的向前倾,走路的时候每一步的距离比较小,走路的时候比较缓慢,有时候会越走越快,还会挺不住的身体摇摆。

 

三、肌肉生硬跟运动障碍

如果对患者的肢体或者躯干进行检查会发现有一定阻力。患者直接的感受就是肢体有明显发僵发硬的现象,而且随着肌肉生硬情况的出现,嘴巴说话发音也会受到影响,手指头想要动动更加是难上加难,即便是很简单的洗漱以及进食看起来很难。

 

四、其他

帕金森患者很容易激动,还会出现阵发性冲动现象,汗液以及唾液的分泌会明显增加。

 

Q

帕金森会影响寿命吗?

 

A: 

帕金森病不会影响寿命。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具有特征性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还会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能终身维持高水平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治疗方针以药物作为为首选的主要治疗手段,手以术治疗为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将提高其生存率。当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出现痴呆,最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mazp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