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心梗,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突发胸痛”或者“老年人专属”。
可心梗要是一个演员的话,那它的演技绝对是奥斯卡级别的,很擅长伪装,会声东击西。
数据显示:约30%的心梗患者首诊症状并非典型胸痛,而是被伪装成其他日常小毛病——这疼疼、那痛痛,让不少人成功放松警惕,错过黄金救治时间。

今天就来拆穿心梗的“疼痛伪装术”,关键时刻能救自己和家人。
日常生活有可疑疼痛
及时就医排查风险
戳下方图片即可挂号
↓↓↓


其实人家还真不是故意的。
心梗的本质是心脏冠状动脉(也就是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堵了,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紧急情况。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刺激心脏的感觉神经、发出疼痛信号,告诉大脑:胸口不舒服、痛。
这种胸痛不是普通的疼,而是——

心梗的典型症状
但心脏和身体其他部位(如牙齿、胃部)的神经纤维在脊髓这一“信息中转站”里可能存在交叉或重叠。
于是心梗发生时,它发出的疼痛信号会变得混乱。
这些混乱的信号在“高速公路”上跑着跑着,可能会不小心拐错弯,跑串到了其他“小路”(其他部位的神经纤维)上。
比如通往牙齿或者胃部的神经,变成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伪装痛。

心梗不仅爱“伪装”,到了冬天还高发。
冬天一冷,全身血管会像被冻住的水管一样收缩,冠状动脉本来就有斑块的人,血管一缩就容易堵引发心梗。
但血管收缩也会影响神经感知,导致胸口疼不明显,同时可能让疼痛信号“跑偏”,导致明明是心脏疼,却觉得别处疼。

一到冬天,下面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疼痛都可能是心梗的“伪装痛”,第1个就坑了很多人。
01
平常经历过普通牙疼的人都懂,牙疼起来,你是能具体定位到哪一颗或相邻的几颗牙正在搞搞阵。
而心梗导致的牙疼是这样的——

这种情况吃止痛药不管用,即使找上牙医把牙拔了也白搭,因为心梗风险没有排除。
02
一到冬天,本来就是肩关节炎症、肩关节周围疾病的高发期,一受凉,肩膀就阵阵酸痛。
可心梗的伪装太有迷惑性了——

03
都说十人九胃,饮食不规律、压力一大,很多人就容易开始犯胃病。
心梗引起的胃痛和普通胃痛可不一样。它往往没有明显诱因,没吃不干净东西或啥都没干就突然疼起来。

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又出现这种特殊胃痛,可别不当回事,得赶紧就医排查心梗。
当然,我们除了关注疼痛部位、疼痛感之外,伴随症状也不能忽视。
心梗时,疼痛常伴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濒死感、呼吸困难等,这都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我们对心梗的刻板印象该打破了。
并非只有胸痛才是心梗,所有突然的、不典型的、持续的疼痛,都可能是心脏在“求救”,甚至部分患者对疼痛不敏感,比如糖尿病患者。

01
很多人觉得心梗离自己很远,但可能天一冷,心梗就藏在各种疼痛里找上门。
特别是一些本身就拿着“心梗高危剧本”的人,更要及时干预,降低心梗发生率。

提前发现潜在危险,就能针对性干预——
控制好基础病(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控指标);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规律运动、保持睡眠充足);
定期筛查(40岁以上人群可通过心电图筛查,必要时可以考虑做冠脉CTA)。
02
遇到可疑症状时,千万别硬扛。
因为从心梗发病开始算起,在120分钟内的救治时间极其关键。此时你要做的是:
①立即停止活动并静卧
不管你当时在干嘛,原地坐下或平躺,避免走动、爬楼梯或驾驶车辆。

②拨打急救电话
第一时间拨打120,明确告知症状(如胸痛持续>15分钟、伴冷汗/呼吸困难)和具体位置。
在等待救援期间千万不要自行驾车去医院,防止途中发生意外。

③用药要谨慎
不要一有疼痛就随便吃止痛药。
可以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
但要注意,如果血压低或者有低血压症状(如头晕眼花等)是不能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可能加重低血压症状。
日常生活有可疑疼痛
及时就医排查风险
戳下方图片即可挂号
↓↓↓

请大家把这篇文章转给家人朋友,尤其是父母长辈。
减少心梗发生,不光要靠医疗,还要靠我们大家一起扩大心梗救治知识普及的范围,对疾病有所认识,才能做到“分秒必争”。
审稿专家

Tips
如果还想知道更多就医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