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之所以要吃宵夜,是因为孤独」。
夜里是最微妙的时刻,独自一人,没有白天的热闹喧嚣,所有一切都仿佛与此刻的自己毫无关联。
此时此刻除了吃,好像做什么都难以感到满足,于是反复拉开冰箱,用来填补寂寞。
不仅疯狂地吃,而且口味还要重,唯有浓油重辣最是享受。
要刺激,要痛快,要立马满足,要用爆炸的口味撒一回野,才够解恨。
尤其是「也不是饿,就是想吃」的时候,这种带着叛逆和复仇般的香辣,最能满足口腹之欲。
不过,喜欢吃夜宵真的是因为孤独吗?
积食腹胀、消化不良...
不要慌,名医来帮忙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白天好像没什么胃口,可一到晚上,这食欲就像关不上的水龙头,一发不可收拾,不狠狠地吃饱完全睡不着!
尤其是对于单身、常加班和喜欢熬夜的人,这种现象更明显。
难道东西不是因为饿了才吃吗?这和单身、加班、熬夜有什么关系?
不不不,这还真不一定,比如以下这些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生气的时候完全吃不下饭、工作忙起来就特别想吃重口味食物、心情不好时,非常想喝甜饮料或者吃甜品、无聊的时候特别想吃点小零食……
显而易见,控制我们是否想吃东西的因素也不仅仅是饥饿……
正如很多时候我们明明不饿(不缺乏能量),但就是很馋、很想吃东西。
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把它叫做情绪性进食。
对人来说,饱腹感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层次:物理饱腹感、化学饱腹感和血糖升高。
物理饱足感很好理解,就是吃进去的食物对胃产生了物理刺激,接着大脑会收到“食物来了,可以饱了”的信号。
而化学饱腹感是因为吃东西之后,身体分泌的“饥饿素”会快速减少,“胰岛素”会上升,让人对食物的欲望马上下降;血糖升高则是因为吃饭之后,各种食物使得人体血糖上升,不缺乏能量了,这样人自然就不再饿了。
由此可见,身体里各种激素的变化,影响着饱腹感的形成。
但偏偏有些情绪相关激素会来捣乱,比如瘦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等,它们会让人忽略其他激素带来“饱腹感”,疯狂暗示我们“不行,吃得不满足,感觉还得再吃点什么”。
而情绪性进食尤其喜欢发生在夜间,这正是因为夜间的我们比早晨更疲惫,控制血糖的能力也更差,如果这个时候坏情绪袭来,一股不可抵挡的食欲就会席卷而来。
那为什么单身的人更容易喜欢晚上吃东西呢?
因为一个人总是会无聊、胡思乱想、孤独,这些情绪会使我们身体里类似皮质醇的这类激素升高,大脑为了化解这种状况,就会通过暗示我们“该吃东西了”来暂时放松身体以及转移注意力。
所以,单身的朋友是不是该考虑考虑找个对象呢?
除此以外,还有别的因素也会导致我们喜欢晚上吃东西,例如压力大导致的夜食症,它是一种由精神压力诱发的临床疾病。
如今很多人在白天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就一直在兴奋中,但负责调控分泌消化液、消化酶和刺激消化道蠕动的副交感神经就会被抑制,于是就出现了白天没胃口、吃得少的情况。
等到晚上回家安静放松下来的时候,副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消化液、消化酶大量分泌,消化道也快速蠕动起来,胃口也就变好了。
喜欢晚上吃宵夜,还和我们白天吃的饭菜过于单一,缺少产生饱腹感的纤维素、蛋白质或健康脂肪有关。
单一饮食搭配不仅饱腹感不强,还会导致供应人体所需的能量不足,就会出现血糖低的情况,导致晚上就更想进食了。
除此以外,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做饥饿素的东西增加人体的饥饿感,研究表明,人不管是在饭前,还是在饭后,饥饿素晚上都比白天分泌的高得多!
现在看来,你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深更半夜,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边刷手机看看剧,一边啃啃西瓜,吃吃卤味、烧烤或小龙虾,这样的搭配似乎非常舒服。
但你知道吗?这些让人快乐的深夜美食,其实在悄悄伤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曾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机体抵挡食物中毒的能力在一天之中会有起伏波动,在白天增强,到了晚上变弱。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的科学家确认,肠道抵抗感染的免疫力也有昼夜节律的变化。
他们首先查看了小鼠肠道内的一系列抗菌蛋白(AMP)含量,抗菌蛋白可以直接抑制致病细菌的生长,对先天免疫反应的调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析后果然发现,一些抗菌蛋白的量在一天内有高低起伏,以抗菌蛋白REG3G为例,总是在夜间含量较高,白天含量较低。
从内分泌和消化角度考虑,吃晚餐的时间如果超过19点,最晚超过21点,对身体的健康威胁更大。
首先晚上吃夜宵,会增加我们的肠胃负担,造成胃胀、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肠胃不舒服,名医来帮忙
↓↓↓
如果你的夜宵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重口味居多,更会因为营养摄入不均衡,引发工作效率下降、易疲劳、免疫功能减退、骨质疏松、尿路结石等诸多营养代谢问题。
虽说晚上吃宵夜对身体不好,可有些人偏偏一到晚上就肚子饿,不吃都不行。
例如哈佛大学的一项实验证明,晚上喜欢吃东西可能是一种天性,和别的因素无关。
人类作为最高级的哺乳类动物,有3个叫PER的基因,分别是PER1、PER2和PER3,它们有着不同分工。
其中,PER1管“吃饭”,PER2管“睡觉”,在正常情况下,PER1和PER2是保持同步的,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
但如果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就会使得我们身体的生物钟不能保持步调一致,导致该睡觉的时候又想吃东西。
所以,想要少吃夜宵,首先就得治一治“睡前饿肚子”的病。
如果晚上实在太饿无法入睡,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喝一小碗白粥,或是吃一两块饼干、面包片。
还有些人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熬夜,不得已才吃夜宵的话,一定要适量、不要过饱和立即入睡。
食管和胃之间有条环形肌束,平时能防止胃里的食物回流,避免胃酸腐蚀食管,宵夜吃后大多是深夜,如果立刻平卧睡觉,胃内容物很容易返流,损伤食管,引起胃食管返流病,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
因为别的因素导致我们喜欢吃夜宵的,比如之前提到的情绪性饮食。
我们平时可以尝试一些有效的减压方法,比如瑜伽、冥想或运动,也可以通过与朋友或治疗师沟通来减轻压力。
《哈佛健康杂志》的资料显示,缺乏睡眠不仅会让我们内分泌系统紊乱,还会导致一种刺激饥饿的激素“生长激素释放肽”增加,所以养成早睡的习惯,并努力获得更好的睡眠,不仅能抑制食欲,也对你的整体健康有好处。
喜欢吃夜宵,本质都是“晚睡”惹的祸,所以与其纠结吃不吃夜宵,不如做到不熬夜。
毕竟,我们只有顺应身体的生理规律,才能更好的保障健康。
参考资料
1、McCuen-Wurst, C., Ruggieri, M., & Allison, K. C. (2018). Disordered eating and obesity: associations between binge-eating disorder, night-eating syndrome, and weight-related comorbiditie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411(1), 96–105. https://doi.org/10.1111/nyas.13467
2、《吃宵夜的四大坏处》——中国粮食经济
3、John Brooks II et al., (2021) Themicrobiota coordinates diurnal rhythms in innate immunity with the circadianclock. Cell.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7.001
4、Fighting off food poisoning depends onthe time of day. Retrieved Aug. 1, 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3749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想知道更多就医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