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大量考生心中,医学专业是当之无愧的“王牌”!
撰文丨御 风
责编丨崔佳慧
这两天,高考大省河南省公布的理科本科一批投档线,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来,二本学校平顶山学院(部分专业在一本招生),投档线竟然高达544分(超过当地理科一本分数线33分),把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该省很多老牌一本院校都甩在了后面。更令人吃惊的是,该省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部分专业也放在了一本招生,并且以超过一本分数线6分的成绩,成功完成了招生任务。
其实,这两所学校的投档分数能如此之高,在于其在一本招生的专业备受考生青睐。平顶山学院一本招生有两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学制五年)招生120人,口腔医学(学制五年)招生60人。黄河科技学院只在一本招生1个专业,临床医学(学制五年)招90人。
医学,很多学子心中的“王牌”专业
其实,不仅是上述两所学校,在其他学校,医学相关专业的分数线,也要远远高于其他专业。以河南省唯一的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为例,该校的理科投档线为601分,超过一本控制分数线90分,但该校公布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竟然超过了一本分数线118分(5+3儿科超过115分),远高于该校普通专业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同样进入郑州大学读书,想进入医学专业,至少要比身边的同学多考30分左右才稳妥。
或许有人提出,这只是河南一个省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作为一所全国排名中上等的211大学,郑州大学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招生,从该校公布的全国各地录取情况来看,其临床医学专业,在陕西、湖南、山东、江苏等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录取分数都稳居该校在当地各招生专业分数前三位,足以能看出医学专业在全国高考生心目中的认可度。
学医很好,好处很多
很多考生在报考志愿时,经常会和家长的理念出现冲突。比如考生想学建筑学、文学等专业,家长觉得行情不好,就劝着孩子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制造等“好就业专业”。但在医学专业的选择上,考生和家长的意见一般都出奇的一致,只要考生对医学专业不排斥,家长基本都会全力支持其学医。
其实,医学专业火爆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每年都有人想劝退学医者,甚至不少医生也表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学医。但笔者了解后发现,医学子承父业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父母的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不少孩子都走上了医学之路。
对医学专业持消极态度的人说,学医学习压力大、求学周期长、工作强度也大。这当然是客观因素,但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所谓的压力、求学艰难根本就不是事,压力再大,能大过高三?恐怕不会。而对于工作强度来说,现今哪个行业工作强度小?更重要的是,在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在很多行业35岁以上中年人求职困难的背景下,医学作为永恒的刚需行业,以其凭技术吃饭、“越老越吃香”、收入稳定增长、受社会尊重程度高等特性,自然受到考生的青睐。
对于家人来说,如果有一个孩子学医,那家人日后的健康、求诊等也基本有了保障,在寻医问药时能少走很多弯路。和学医的诸多好处相比,其短板根本就不值一提。考生的眼睛是雪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除了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麻醉学等也很受考生欢迎,甚至其中个别专业的分数有超过临床医学的趋势。
学医很苦也很充实
劝退者们的观点略显消极,但其中也有不少客观之处。首先,学医确实很苦,不像某些专业大学四年混个毕业证就行,医学专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过程也非常坎坷漫长,5年本科、3年硕士,不少学生还要经历4年博士(本科毕业很难找到满意工作,不少省市三甲医院,学历要求都是博士),这样算下来,走出校园已经接近30岁了,且不说漫长的求学生涯是否难熬,单说经济、生活压力就是很大的挑战。学习其他专业的同学,可以已经小有成就、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而医学生们却刚刚走出校门,这对于以前的“学霸”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落差。
另外,人命关天,医学专业来不得半点含糊,无论是求学、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又或是博士阶段SCI论文的发表要求,都要求学生本人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可能你会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瓶颈,只有拥有坚如钢铁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决心、耐得住寂寞的心境,才能走到最后。当然,如果你能最终能以博士的身份走出象牙塔,那社会和用人医院给你的回报也很丰厚。很多医院不仅会给出一笔几十万元的安家费、还承诺入编,直接认证为中级职称(主治医师),部分求贤若渴的医院甚至还承诺给家属安排工作。为了吸引医学博士们前来,不少医院开出了来应聘就给2000-3000元不等的补贴。三门峡市中医院在成功引进一名医学博士毕业生后,当地市卫健委主要领导直接带队到高铁站迎接,并承诺为其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和生活条件。这都是医学人才们奋斗多年应得的回报,医学专业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奋斗者。所以,成功被录取,志愿从事医学专业的学子们,你们做好奋斗的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