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三伏贴怎么贴才有效?不注意这2点等于白贴!

三伏贴怎么贴才有效?不注意这2点等于白贴!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4-07-15 14:27:05 0
正好可以趁着盛夏毛孔张开、穴位敏感的时候,让三伏贴上的药物进入体内发挥更好的效果。

1242_310(1).jpg

 

一到三伏天,各大医院中医科总是挤满了人,排着长龙贴三伏贴?

 

←左滑查看下一张→

为什么大家这么热衷于在这时贴三伏贴呢?这背后蕴含的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理念:在夏天防治冬季易发作的疾病,在冬季时就能更安心。

 

都说三伏天过不好就容易生病,但做好了反而能给往后的健康有所助益。正巧今天是初伏的第一天,不如让我们抓住这个能让健康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三伏天是一年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也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同时因为高温的作用,毛孔比较容易张开,会给到“寒邪”钻空子的机会,所以我们在大热天同样需要防寒。

 

而此时也正好能够顺应阳气足的状态,进行“养阳”。尤其是常在秋冬季发病的朋友,可以做好“冬病夏治”。

 

 

简单来讲,就是在还没发病的夏季调理身体、清扫疾病活跃的因素,就像往我们的阳气“存钱罐”里充值。

 

如此一来,便能让疾病在冬天发病时有所收敛,甚至不发作,让身体少遭罪。

 

 

适合“夏治”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②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痛症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等。

④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头痛等。

 

 

总之,体质虚寒、有各类虚寒性疾病的朋友都比较适合进行“冬病夏治”,别错过这个好时机!

 

调理方法也有很多,比如中药、拔罐、针灸……若不想喝中药,或对痛觉特别敏感,那么操作起来特别方便三伏贴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伏贴是用白芥子、生姜等辛温药物混合制成后,贴在穴位上的膏药,通过对穴位皮肤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疗预防的效果。

 

 

正好可以趁着盛夏毛孔张开、穴位敏感的时候,让三伏贴上的药物进入体内发挥更好的效果。

 

 

这就需要针对个人的身体情况来进行穴位的选择:

 

肩颈痛:大椎穴、肩井穴等

呼吸系统病症:肺俞穴、定喘穴等

③风湿类病症:脾俞穴、肾俞穴等

④脾胃系病症:脾俞穴、胃俞穴等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具体贴哪些穴位更合适,还是需要医生来判断指导,并贴敷在精准的穴位,以保证准确性效果。

 

点击图片,预约医生

↓↓↓

 
 

 

另外,贴前记得先清洁皮肤表面,贴上后一般2-6小时后取下,如若感觉皮肤灼热难忍可提前取下。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在三伏天里,每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时间上没法严格对应每伏开头的朋友,可把两次的贴敷的时间控制在间隔10天,连续贴3次一个疗程。

 

为了保证效果,最好坚持连续三年使用三伏贴。今天正好是初伏的第一天,大家不妨趁早把三伏贴安排起来~

 

 

贴敷后,尽量避免吹空调、冷风直吹,也不要立即洗澡!同理,当天也不宜游泳。

 

期间的饮食上也要避开辛辣、油腻、生冷以及发物,饮食清淡为宜。

 

不过要注意,这几类人不适合使用三伏贴:

 

热性体质、有皮肤病、严重脏腑功能问题、恶性肿瘤、传染病或疾病急性发作期、怀孕的人群。

 

 

 

 

 

除了防寒、养阳气,再做好这“2防1养”,想生病都难!

 

 

盛夏暑气盛行,若是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则容易因出汗过多而高热、头晕、烦躁甚至昏迷,不能硬扛!

 

 
 
 
 
 
 
 
 
 
 
 
 
 
 

应避免长时间暴晒、户外工作,尽量减少外出、避开12-14点的易中暑时间外出,在室内适时使用空调风扇进行降温。

 

如若出行,记得做好防晒如撑阳伞、及时喝水等防暑措施,出现不适症状尽快到阴凉处休息就医

 

夏季本身就因雨水多湿气重,如若再食生冷、肥甘厚腻的食物,反而会加剧体内湿气,导致消化不良、湿疹等问题。

 

 
 
 
 
 
 
 
 
 
 
 
 
 
 

饮食上尽量少吃高油高热量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生活环境上保持通风干燥,阴雨天可借助各类除湿器。

 

 

夏天容易口淡乏味,“热到没胃口”而食欲不佳,对脾胃健康也是一个挑战。

 

 
 
 
 
 
 
 
 
 
 
 
 
 
 

此时不妨适当吃些苦瓜等苦味食物,以及酸食味食物,帮助身体清暑热、敛汗护阴;还可以在饭菜里加些葱姜蒜,增加香味以打开胃口。

 

也可以通过在对应穴位上使用三伏贴,来助力调理脾胃,顺带调养全身的健康,让身体状态持续在线!

 

治未病,防暑热,食清淡,养脾胃,希望大家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让每一步都踏向更健康的自己~

 

审稿专家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微信图片_20240715145955.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经常吃辣,到底对身体有多大危害?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