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99% 的血栓可能毫无征兆!若有这5种表现,血管可能堵了

99% 的血栓可能毫无征兆!若有这5种表现,血管可能堵了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4-06-27 14:44:17 3707
千万别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被血栓盯上。

banner.gif

 

众所周知,想要活得久、活得好,心血管健康很重要。

 

而心血管要想保持健康,需要警惕一种总是悄悄隐藏在血管里的小东西——血栓

 

它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脱落流入心脏、大脑或其他极其敏感的部位,阻碍血液流动,其结果可能是致命的。


 

血栓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哪些信号是血栓堵塞血管的“预警”?这篇文章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仪器,其精妙、复杂程度算得上是自然界之最了。

 

光是血液流动这块,人体内就存在两套系统:

 

•凝血系统

 

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组织因子)等成分组成,主要负责“堵”。

 

•抗凝血系统

 

负责“疏”,血浆中的抗凝物质主要包括抗凝血酶Ⅲ、肝素等。

 

当身体某个部位不小心被割破、擦伤出血时,血小板们会迅速识别损伤部位,聚集抱团来堵住破口止血;抗凝系统也会从旁监督,以免凝血系统矫枉过正,让血液没法流动。


血小板开始“兴奋”

不断聚集于受损处附近准备修复

 

一般来说,只要这两个系统保持动态平衡,血液在血管中就能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

 

而一旦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人就容易进入“易栓状态”!

 

就像河水浑浊、水流缓慢时,河中容易出现泥沙淤积一样,血栓的形成,本质上就是血液发生了凝固,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析出、黏附、凝固后,在血管内形成的固体质块

 

血管内膜损伤、血流减慢、血流产生旋涡、血液凝固性增加等因素,都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人体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慢慢就“养”出了血栓。


血栓慢慢生成

 

千万别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被血栓盯上。

 

无论什么年纪,若你总是坐着不动、爱吃高油高脂食物、经常加班熬夜、大量吸烟饮酒或是患有三高等慢性病,都会给血栓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

 

 

 

 

 

血栓的家族其实挺庞大的,按颜色划分,可分为红、白、红白混合和透明4种。

 

 

又称为“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其成分主要为血小板、少量纤维蛋白和大量中性白细胞

 

白色血栓表面粗糙,质地较硬,常出现在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瓣膜、心腔内,多在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时形成

 

一旦脱落,容易随血液进入大脑、肾、肠系膜等地方,引起脑血栓、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常见于静脉内,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及红细胞

 

当血流速度变慢甚至停止时,血液成分凝固,纤维素网住了大量红细胞,就容易形成红色血栓。

 

新鲜湿润的红色血栓,有一定弹性;但随着时间发展,红色血栓内的水分会被吸收,变得干燥、无弹性,还容易脱落形成栓塞,常见的有肺栓塞

 

与白色血栓相比,红色血栓的体积更大,一旦脱落容易造成大范围的血管堵塞。

 

 

血小板小梁、纤维素和纤维素网罗的大量红细胞交替构成,肉眼看上去呈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常见于心腔内、左心房内、静脉内

 

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有的危害,混合血栓都有,但在“易脱落”这点上,混合血栓要比白血栓稳定一些。

 

 

 

主要出现在毛细血管内,由纤维素构成,肉眼不可见,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大多数血栓形成初期,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

 

可时间一长,随着血管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身体还是会传递出一些报警信号的:

 

•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休息时突然一阵眩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直接昏厥;

•四肢突然麻木、失去知觉或出现疼痛;

•出现间歇性跛行,走路一瘸一拐,如走几百米就感觉腿酸,需要休息一会才可以缓解;

•出现单侧腿肿、疼痛,皮肤颜色变为青紫、暗红色等。

 

如果你有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重视,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下。

 

全国血管外科三甲名医

点击下图,立即预约挂号

↓↓↓

 

 

 

 

 

 

高盐(咸鱼、火腿、烟熏腊肉等)高糖(蛋糕、冰淇淋等)食物,摄入过多容易造成血管损伤或增加血液粘稠度,为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

 

可适量多吃高纤维食物,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平时养成饮水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日推荐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

 

吸烟者尽早戒烟,不吸烟者远离二手烟,酒也尽量少喝。

 

 

每天不管有多忙,尽量别久站、久坐。

 

每隔1小时就走一走,伸个懒腰、勾勾脚尖、转转脖子等,促进血液回流。

 

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健步走、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每次约30~50分钟。

 

 

什么样的算中等强度运动?

 

一般来说,如果运动时你只是微微喘气,不能唱歌但能够正常说话,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为中等;若运动过程中你说几句话就要停下来喘气,则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较大。

 

此外,平时最好别穿太紧、尺码过小的衣服、鞋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总之,血栓无小事,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动”起来,才能有效“防栓”。

 

审稿专家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想知道更多就医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

1242_310.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