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把“哑铃”塞进阴道,竟然可以治病……

把“哑铃”塞进阴道,竟然可以治病……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4-05-27 14:26:03 5
当你听到或看到阴道哑铃这4个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1242_310-1.gif

 

当你听到或看到阴道哑铃这4个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网上搜过后,发现出来的相关内容除了“漏尿”“子宫脱垂”,还总伴随着“紧致”字眼,仿佛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就一定是为了「性福」。

 

 

看来是时候一起来解开大众对它的误解了。

 

今日主推好医生

孙敬霞.png

范红霞.png

王 莉.png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要知道,上面这几位女性的窘况只是冰山一角。

 

在美国《妇产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对7924例非孕期妇女的体检和调查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为25%。

 

国内更有数据显示:

 

 

协和医院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现患率为38.5%,同济医院的相关论文也指出,上海地区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23.5%。

 

可以说盆底肌损伤的问题大面积覆盖了女性,尤其是生育过的女性,那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其实她们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合理地使用阴道哑铃而或多或少缓解,但这个物品却因为与性器官相挂钩,而被人为地“闭麦”了。

 

就连之前知名女演员马伊琍的相关微博,也被一些网友调侃是“被盗号”了。仿佛谈论这个话题是什么见不得光的行为。

 

左滑查看评论

 

 

 

 

 

阴道哑铃其实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医疗器械,就是为了缓解盆底肌松弛而生。

 

外形各有不同,有的形似蛋、橄榄球,这样设计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帮助女性更好地找到盆底肌发力的感觉。

 

 

通过哑铃的重量给盆底肌做个小小的负重训练,从而缓解盆底肌无力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脏脱垂、阴道松弛等症状。

 

但当小编想在各个平台上了解一下,这个作为解决方法的阴道哑铃的普及度时,总是搜出“紧致”、“缩阴”的帖子。

 

甚至还出现全文未提及阴道哑铃,但标题为“小玩具”的文章。很明显,这是对它纯纯的误解。

 

总之就不似各种养生、长寿、癌症等话题,有铺天盖地的数据。不知是这方面的调查尚有空缺,还是被主动忽略了。

 

 

另一种帖子则是阴道哑铃的使用教程,一般也是知晓并打算使用的人群会直接搜索并学习。而不知道可以用这种方法缓解损伤的女性,大概率不会去搜索。

 

有相关内容推送到她眼前时,她可能都不会点击阅读,甚至会因为被外界渲染的羞耻感,而快速划掉。

 

也几乎没有人会直接和她说:阴道哑铃可以帮到你。

 

 

 

 

 

在让阴道哑铃为更多女性所熟知、运用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被解决?

 

 

不少女性在生育后,常常在倾诉身体异样的时候,听到他们说:

 

 

有时他们说:

 

 

甚至连「她都说

 

 

就好像生育所带来的损伤,都理所应当承受,难道真的该这样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女性了解清楚生育这一生理过程,再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一个瞒一个,让她们生了之后才恍然大悟:从没有人告诉我过这些。

 

难道不应该告诉她们,可以怎么去修复身体的问题?而不是闭口不谈,企图通过抹去解决方法来掩饰问题的存在。

 

所以今天就要在这里告诉所有的女性朋友,如果遇到了困扰自己身心健康的问题,请一定大胆寻求帮助。

 

 

咳咳,现在就来分享一下使用阴道哑铃的小贴士。

 

①清洁

虽然是专人专用,使用前后一定要进行清洁,保持卫生。

 

②放置

在阴道哑铃上先涂上少许润滑剂,然后一边拉着牵绳,一边把哑铃放入阴道约2-3cm深。放好后收缩盆底肌,若感觉阴道哑铃位置上升,则放置正确。

 

 

③使用

每天使用1-2次,每次10-20分钟,坚持规律训练3个月,依次在站立、行走、走楼梯、小跳、深蹲的场景下,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

 

建议先从最轻的用起,再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决定是否换成更重的哑铃。

 

一般来说使用的黄金周期是产后的3-6个月,想要预防的女性朋友可以在孕前进行训练(经期、孕期、炎症期不可以做)。

 

 

若坚持一段时间下来,依然没能缓解症状,或者相关症状本身比较严重,那么建议向医生详细咨询你的情况。

 

点击图片,预约名医

↓↓↓

 

最后的最后,希望每一位女性都可以健健康康,尽情享受自己的生活!

 

 

 

审稿专家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1242_310(1).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