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有必要
了解一下
*觉得太长了?文末有半分钟精简版,考虑一下呗
什么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是指本病的遗传模式,特点是患者父母之一通常也患有此病。“多囊”是指本病的肾脏形态特点,即双肾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遗传病,因遗传了父母的致病基因突变而发病。
在疾病初期囊肿还较小、较少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许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双侧肾脏囊肿,经过进一步诊查才确诊多囊肾病。
随着病情发展,囊肿会逐渐增大、增多。通常在30岁后,患者会出现对应症状和其他并发症,包括腰痛、腹痛、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肾结石、泌尿道感染等。
在不加以治疗的情况下,约有一半的患者在60岁前就进展为尿毒症,需要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不只是肾脏!多囊肾病还常伴有多个器官病变,如心、脑、肝、脾、胰、卵巢和骨的病变等。
如何确诊?一定会遗传给子女吗?
1、有无家族史,即父母之一患有此病;
2、有无形态典型的多发肾囊肿,通常可通过B超/MR/CT发现。
然而,部分患者仅符合其中一点,这时基因检测就会派上用场。若检测到PKD1(基因名)或PKD2(基因名)这两个基因有突变,则可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遗传概率图
因此,父母患有此病的人群,应重视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最大程度延缓病情进展。对于有生育需求的确诊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就能避免把致病(基因)突变传给下一代。
备孕妈妈
如果我第一个孩子已经确诊ADPKD了,再生一个应该没事了吧?各占50%嘛。
三院吴彦祖
这里说的各占50%,是指每一个子代的患病几率,不等同于生2个孩子只会有一个患病。
再生一个可能仍然会有多囊肾哦!
患者子女何时开始筛查?怎么做?
过早筛查存在结果不确定性,还会增加儿童心理压力,因此有些国家建议从5岁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血压监测。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基因都突变了,还能治吗?怎么治?
能治,而且得治!若不治疗,该病会持续进展。如果发现及时,并采取得当的措施,可极大地延缓病情恶化。现主要治疗措施包括:
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要低于5g(调味料里的盐也需计入);
足量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大于3升(可用大的矿泉水瓶估算一下);
体重管理:保持体重指数在20-25kg/m2之间;
计算公式
适当减少蛋白质和磷元素的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8-1.0g/kg体重,每日摄入磷元素不超过800mg。
想生健康宝宝,可以不赌概率吗?
必须可以!PGT安排起来。
半分钟精简阅读版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
病因 遗传,从父亲或母亲那里遗传到了致病基因突变
遗传特点 父亲或母亲患病,子女患病概率50%
表现 双肾多发囊肿,随年龄增多、增大,常合并其他器官损害
预后 若不治疗,半数患者在60岁前进展为尿毒症
确诊 家族史+多囊肾B超/MR/CT表现,必要时基因检测
治疗 生活+药物干预,必要时手术
优生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产前诊断
就诊科室 多囊肾专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