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甘肃、新疆接连地震,这些你要知道!

甘肃、新疆接连地震,这些你要知道!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3-12-20 16:28:02 0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消息 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 发生6.2级地震 12月19日9时46分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 发生5.5级地震 地震多发生在夜里吗? 地震前后为什么会有鸟群盘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消息
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
发生6.2级地震
12月19日9时46分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
发生5.5级地震
 
地震多发生在夜里吗?
地震前后为什么会有鸟群盘旋?
手机地震预警有用吗?
地震来了如何正确避险?
怎样准备家用防灾应急包?
关于地震
这些你要知道
 

↓↓↓

1

甘肃地震为逆冲型破裂,什么是逆冲型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甘肃积石山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东南地区,距离最近的断层拉脊山北缘断裂约3公里。初步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大多数地震都是因地壳岩层运动造成的,板块之间的运动“冲突”方式不同,导致的地震情况也不同。板块“冲突”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开裂

两个板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中间形成“裂痕”。

 

● 俯冲

通常情况下,是一个大陆板块和一个大洋板块向中间挤压,因大洋板块密度大,大陆板块密度小,导致大陆板块被挤得“翘了起来”,大洋板块“俯冲”下去。

 

● 堆挤

两个大陆板块向中间挤压。

 

● 交错

两个板块没有开裂和挤压,而是交错而行,比如一个向南一个向北。

 

其中,第二种(即俯冲)引起的,就是逆冲型地震。逆冲型地震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潜在地震灾害也更严重。

 

2

为什么地震总是发生在夜里?

一个广为流传的解释是,地震的发生与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有关。夜晚,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大,对地壳的影响也大。此外,日夜温度变化也被认为可能是夜晚地震的原因之一。

 

不过,此前有专家表示,虽然受月球影响,但地震发生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且地震并不只是在夜里发生。

 

实际上,“地震更多发生在夜里”也没有数据支持。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2022年我国一共发生了5.0级以上地震53次,其中发震时刻在晚上(18:01-次日06:00之间)的数量为25次,约占5.0级以上地震总数的47%,略少于发生在白天(06:01-18:00之间)的数量。

 

2011年,我国5.0级以上地震37次,发生在晚上(18:00-次日05:59之间) 的数量为19次,约占地震总数的51%,和发生在白天的地震数量几乎持平。

 

人们之所以觉得地震总发生在夜里,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于在夜晚发生的地震印象更深刻,正在睡觉,结果突然被震醒,试问谁能轻易忘记?

 

3

地震前后为什么会有鸟群盘旋?

此次甘肃地震,有网友发布视频,表示在地震前后当地有一大群鸟儿在天空中盘旋,被传为“地震前兆”。但也有多名网友表示,自己就是当地人,每年冬天鸟都这样,和地震没关系。

 

对于“鸟类聚集是否为地震异象”的问题,专家早已解释过:动物异常不一定是地震前兆。

 

此前,南京林业大学鲁长虎教授曾表示,鸟类集群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越冬期、迁徙期都有可能出现,因鸟种不同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员也表示,气候、天气、环境等都会引起动物异常反应,“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

 

比如今年11月中旬,广西防城港、来宾等地出现大量鸟群盘旋,一些市民怀疑这是地震前兆,但最终被证实,这并非地震前兆,更可能是因为当时气温骤降,鸟类对断崖式的气温不适应所致。

 

4

手机地震预警有用吗?

有用的!关键时刻,哪怕只是提前几秒钟知道地震到来,都可能关乎人身安全。

 

地震预警靠的是电磁波的传播远快于地震波,且地震波也分为纵波和横波,横波震动较大但速度慢,纵波震动较弱但速度快,在地震仪捕捉到纵波后,相关人员快速计算出地震情况,在横波到来之前,使用传播速度更快的电磁波对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

 

也就是说,地震预警的核心就是利用电波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

 

一般来说,地震预警时间的长短和该地区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越接近震中的地区,预警时间越短。在震中附近,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几乎为零,即存在预警盲区。

 

注意,这是预警,而非预报!预警是某地已经确定发生地震,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信号,预报则更像未卜先知,或者根据一些因素来预测未来,例如天气预报,属于概率事件(没办法保证百分百预报准确),目前,地震预报仍然是未解决的难题。

 

如何开通手机地震预警,方法如下图。

 

 

收到手机地震预警后,切忌慌乱,应沉着冷静,根据预警时间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

 

● 预警时间3秒:

室内者选择坚固物体旁避险,室外者远离建筑。

 

● 预警时间5秒:

若居住在平房中,疏散到空旷地带。

 

● 预警时间10秒:

一二层疏散至楼外。

 

● 预警时间20秒:

低楼层疏散至楼外,高楼层就近避险。

 

5

地震来了如何避险?

避震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避震要点:

● 蹲下或者坐下。

● 保护头颈,捂住口鼻。

● 随手关掉煤气和电开关。

 

家庭避震
● 冷静判断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 就近躲避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 做好自我保护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并及时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公共场所避震

●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

 

● 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的撤离。

 

● 地震时,如处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地,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序撤离。

 

● 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者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一旦被困↓↓↓

● 捂住口、鼻。

 

● 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

 

● 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

 

● 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 维持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6

怎样准备家用防灾应急包?

地震应急包是日常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重要百宝箱,里面应妥善放置四大类物品,分别是饮食类、医药品类、应急物资类和相关重要文件。地震应急包要放在最安全、最好拿到的地方,关键时刻,它能顶大用!

 

配置原则:

● 具有帮助逃生疏散、自救互救、求救、等待救援的功能。

 

● 小型、轻便,方便保存和携带。

 

● 应急物品可根据灾害类型、使用场所的特殊性灵活配置。

 

应急包清单

 

准备“应急包”需注意

应急包一定要体积小、重量轻且花费代价不太大。

 

● 基础物品 家家必备

基础版清单每个家庭必备,有些储备有难度的,如灭火器、防火毯、呼吸面罩等,可用浸湿的毛巾替代,也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 扩充物品 按需准备

扩充版清单中的物品可以按需储备。耐用品一般按家庭成员人数来决定量;消耗品最好储备2周用量。

 

● 半年检查一次

应急包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就仔细检查并更新,尤其药品,如果储存条件不当,会出现变质、失效等问题,可通过是否变色、保质期是否过期、说明书储存条件要求是否满足等来判断。

 

● 放在容易拿的地方

应急包在家中摆放的位置应该是除幼儿外所有家庭成员都熟悉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尽量避光储存,放在鞋柜、床头柜、卫生间等地。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白带异常?月经不调?不注意这点小心拖...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