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女孩子把自己的痛经归结到,某次“受凉”导致的“宫寒”,每个月痛不欲生的时候只好狂灌热水,或拼命忍着?
这里需要郑重提醒大家一句:初潮之后又出现的痛经,特别是越来越痛的,一定要小心子宫内膜异位症!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相关数据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10%~15%,其实,现实生活中这一疾病的发病率更高,不少女性第一次就诊就面临需要手术的困境。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当子宫腔里的内膜“跑到了”宫腔以外,并在相应部位种植、生长,这种情况统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育龄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
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出血脱落,当脱落的子宫内膜无法通过自然通道排出体外时,它们会在局部积聚并逐渐形成结节、包块。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盆腔,盆腔腹膜、卵巢、输卵管、子宫直肠窝、膀胱、输尿管等都是异位内膜可能侵犯的部位。
少数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会出现在鼻腔黏膜、腹壁切口、会阴切口、肺部和坐骨神经上。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腹膜和卵巢上皮具有转化成与子宫内膜相似的潜在能力,当遇到某些刺激后就转化成异位的子宫内膜;
•经血流出受阻,破碎的子宫内膜随着经血的倒流进入腹腔或进入子宫肌层并种植在那里;
•卵巢功能异常;
•不注意经期卫生,经期同房或做人工流产;
•遗传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
如果只是到处跑也就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大的问题是,无论是长在哪里的内膜组织,都会伴随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出现剥落出血。
简单来说就是:它长在哪里,哪里就会来「月经」。在直肠或膀胱,它可以造成经期便血、尿血;长在肺里或鼻腔里,那就成了一来月经就咳血或流鼻血。
所以有人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像肿瘤一样扩散的「良性癌症」。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慢性盆腔痛等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如果你常年遭受不能缓解的明显痛经,或存在不孕、性交不适,以及有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其他症状,请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及时就医。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