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一个能引起第N次家庭大战的导火索。一个连莎士比亚都真诚发问:To eat, Or not to eat,这是个问题。
有人说,吃剩菜会致癌,因为有亚硝酸盐;
有人说,老一辈都吃剩菜过来了,身体都倍儿棒;
还有打工人(可怜巴巴地)说,假如剩菜不能吃,那我该咋带饭?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不然就上实验室(我瞎编的)。为了解决大家的家庭纷争困惑,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答:剩菜到底能不能吃?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大家怕吃剩菜、隔夜菜,主要是害怕菜里的亚硝酸盐和细菌。
先来说说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容易产生亚硝胺,而亚硝胺具有致癌性。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的亚硝胺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有关。
图源:水印
后来不知道谁传说剩菜中有很多亚硝酸盐,所以,大家就开始害怕吃剩菜了。
第二个是,有些人一吃剩菜就拉肚子,认为剩菜不卫生。
导致腹泻的原因很多,由摄入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而引起较为常见,细菌总数超标是其中原因之一。
当剩菜中的细菌总数达到一定数量后,无论是其分解食物后的产物,还是细菌代谢产生的毒素,积累到一定量,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如果你有吃剩菜的习惯,并且肠胃经常不适,不如尽早去医院做个检查,以防万一!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那么,只要搞清楚剩菜中,有没有亚硝酸盐?有的话,有多少?细菌总数有没有超标?就可以基本回答“剩菜到底能不能吃?”这个问题。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深圳疾控”曾做过一个试验,请食堂师傅烧了四个菜,分别是:蒜蓉生菜、白灼虾、凉拌猪心猪脷、蒜苔炒回锅肉。
# 每个菜品在出锅的时候,先打包一份送检。
# 然后再模拟多人一起聚餐、吃饭的情况,把剩下的菜分别打包了三份,一份常温放置24小时,一份放进冰箱冷藏24小时,一份回锅加热后、立刻放进冰箱冷藏24小时。
为了检测四份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采用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
于是,就得到这样一张表格。
结果显示,无论是刚出锅的,还是吃了后再放冰箱保存的,还是吃了后,再回锅加热,再放冰箱保存的,这四个菜都未检出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小于方法检出限),可以放心吃~
但在常温下放置的菜,就要注意了。
吃了之后,常温下放置了24小时的菜,都或多或少检测出了亚硝酸盐。
白灼虾为3.0 mg/kg
凉拌猪心猪脷为5.3 mg/kg
蒜苔炒回锅肉为3.7 mg/kg
蒜蓉生菜为428 mg/kg
尤其是,在常温下放置了24小时的蒜蓉生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比其他三个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高达428mg/kg!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现炒的肉菜是很少会含有亚硝酸盐的,除非是腌制肉。因为腌制肉在制作时,会添加(亚)硝酸盐,来延长保质期,增加风味,保持粉红的颜色。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叶菜类!
因为在生长的过程中,叶菜会吸收土壤中的氮和人为施放的氮肥。这些氮素构成了叶菜中的硝酸盐成分。
在烹饪过后,叶菜本身的酶被杀灭了,但细菌大量繁殖(尤其在常温放置下),很多细菌都能够产生硝酸还原酶,能将叶菜自带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一句话:叶菜类常温保存隔夜的,不建议继续吃!
说完亚硝酸盐,直接上剩菜中微生物的情况。
图源:深圳疾控
* 结果显示,只要是刚刚出锅,或者是回锅加热后立马送进冰箱保存的,不论是肉菜还是青菜,细菌总数都<10 CFU/g,符合标准(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 44/006-2016《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
* 但是,在吃过之后,再放入冰箱保存的菜,就检测出不少细菌了。其中,蒜蓉生菜细菌总数达到540000 CFU/g。
* 而在常温下放置了24小时的菜就更“糟糕”了!尤其是白灼虾、蒜苔炒回锅肉、蒜蓉生菜,细菌总数多到数不清啊!
其中原因不难猜想。一句话:剩菜从冰箱里拿出来再吃时,记得要彻底加热!
总的来说,剩菜偶尔吃一吃,问题不大,但不要长期吃,还是更推荐现做现吃,吃多少做多少。
打工人想要把剩下的菜第二天带饭的话,需要注意以下4点:
(1)吃剩的菜要密封冷藏保存,有条件的话,回锅加热后尽快放入冰箱更保险。
(2)剩菜在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高温“杀杀菌”“消消毒”。
(3)绿叶类的蔬菜常温保存容易亚硝酸盐超标,最好现做现吃。
(4)实在想带蔬菜,建议冷藏保存。
最后的最后,建议把这条推文转发到家庭群哦,让家人们一起学习健康生活的知识,不过希望你不被移除群聊。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