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空腹不能吃粽子?这样吃粽子更健康

空腹不能吃粽子?这样吃粽子更健康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3-06-21 11:12:26 3602
粽子不仅形状各异,口味也是种类繁多,以至于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20240528-142407.jpg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啦!!如今粽子不仅形状各异,口味也是种类繁多,以至于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然而,这几天也有网友发帖。分享自己粽子吃多了难受的经历:还挺喜欢吃粽子的,但不知道怎么了,白天吃了两个,晚上就反胃反酸,还吐了,难道是消化不良?
 

 

殊不知,吃粽子也是有讲究的!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就是粽子不好消化。但把这个锅算到糯米头上可就实在无辜了些。

 

图片来源:网络

 

糯米的营养成分和大米一样都是淀粉,淀粉从结构上来说主要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糯米中的支链淀粉占到80%以上,就比其他种类的米更黏一些。黏乎乎的糯米如若制作成糯米粥等食物,对人体来说是易消化的,因为糯米中的支链淀粉更容易水解糊化,更容易吸收,人体的血糖反应也更加明显。

 

因此,其实糯米本身是好消化的,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

 

图片来源:网络

 

既然糯米好消化,那为什么很多人吃完粽子以后还觉得胀得慌呢?

 

首先,别看糯米个头不大,但是质地特别致密,包粽子的时候总是不断压紧,你随便几口咽下去的两个大粽子,可能就差不多是三碗米饭的重量了,想一想,变成三碗米饭这么大的量,是不是吃撑就容易理解了。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大多数时候,大家粽子并不是蒸完了就趁热吃,冷却之后由于淀粉老化回生,粽子的口感韧性增强,这时往往就不易消化。而且,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粽子里,还有更多其他高油脂的成分,比如蛋黄、肥肉,那粽子消化的难度就又增加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食物在胃里消化 4~6 小时后,就能把食物都送进小肠。所以通常早上起床的时候,的确是空腹状态的。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空腹吃粽子,也主要是担心粽子不好消化。

 

但是,我们确实也要看吃的量,以及吃粽子的人有没有一些胃肠道疾病及其他基础疾病。毕竟粽子那致密的结构,高升糖指数,还可能有高油高糖的配料,都会给我们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图片来源:网络

 

粽子是一种高糖高油高盐高能量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在吃粽子时一定要谨慎。

 

血糖控制好再吃粽子

因为粽子热量较高,所以糖友在吃粽子之前要先评估自身的身体状况,才可以有选择性地适量吃粽子。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暂且不提倡食用粽子。

 
选择能量低的粽子

尽量选择不额外添加糖分和油脂的杂粮杂豆粽,比如红豆粽、黑米粽、八宝粽等。也可以选择添加香菇、笋干等蔬菜替代原本的蜜枣、猪肉。

 
减少主食的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控制好量,可以在吃正餐时用粽子来代替米饭等主食,千万不能当成点心或者零食来吃。一般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50克左右粽子,吃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

 
适当搭配蔬菜

糖尿病人吃粽子时进食顺序也有讲究,可以在吃粽子之前先吃点新鲜的蔬菜、奶类等食物,延缓血糖的上升。吃完粽子后,一定要监测餐后血糖水平。

 

 

 

 

 

替换主食,控好热量

首先,推荐大家选择“少油、低热量的小粽子”,降低给身体带来的负担。粽子能量高,吃粽子务必要“限量”,建议用粽子代替一部分主食(减少同餐主食的摄入量)。

 

图片来源:网络

 

 

吃热的易消化

粽子中的糯米放凉之后会增加消化难度,所以,对于肠胃虚弱、经常消化不良的人来说,最好吃新鲜制作的热粽子,避免吃冷粽子。老人、小孩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要少吃粽子。如果是冷藏后二次加热,一定记得热透了再吃!

 

图片来源:网络

 

 

吃粽子时“搭个伴”

糯米在胃中长时间停留,会一直刺激胃酸分泌,还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为促进消化,减轻肠胃负担,大家可以在吃粽子时可以喝点茶水,或合理搭配蔬菜、水果。

 

图片来源:网络

 

粽子作为时令小食,只是偶尔吃。而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一定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再进行食用!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张 帆.png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1242_310(1).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