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医生最怕听患者说“肚子痛”
因为
你说的”肚子痛”是这样的——
反正胸以下,屁股以上正面的那一块都叫肚子。
但在医生眼里,你的肚子是长这样的——
所以,你到底是哪里痛呢?
哈哈哈哈哈,恼不恼火,气不气人?有没有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这下你晓得医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博士后这十多年的书不是白读的了吧?
嘿嘿,玩笑归玩笑,接下来该一本正经了。
其实“肚子痛”这个事情的确可大可小,有时候痛苦连天地跑去医院,检查半天,结果是吃胀了;有时候肚子都痛了好几天,自己在家里忍着,吃点止痛药,结果把病情拖严重了……
今年94岁的谢婆婆在过去的三十几年里,不时出现上腹部绞痛,每次发病在当地医院就诊用药后可以得到缓解。但这一次发作明显不一样,腹部剧烈的绞痛还伴随着恶心呕吐,即使吃了止痛药还是无法缓解,情急之下,家人紧急将她送到家附近的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科医生紧急请普外科主任医师徐迅迪教授会诊,经过相关检查后发现,谢婆婆存在“胆囊多发结石,最大的直径大于2cm,胆总管中下段也有3、4颗小结石,还有些泥沙样,伴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囊增大”等多个问题,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由普外科收治住院。
像谢婆婆这样的胆总管结石,一般来源于胆囊。
那胆结石是怎么来的?
都怪胆汁在胆囊内存的时间太久,浓度太高,导致胆固醇太过饱和,沉积下来,就逐渐形成结石。
而胆总管就好比一根“水管”,胆囊胆汁通过这里流进小肠。
如果胆囊里的结石没有及时处理,就有可能进入胆总管,堵住胆总管,成为“定时炸弹”,引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甚至癌变。
最典型的就是像谢婆婆这样“肚子痛”,有些严重患者还会并发黄疸,甚至发热。
这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还有一种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等原因引起。
胆总管的末端开口在十二指肠乳头处,如果里面有结石,它就会在里面旋转跳跃,想去哪就去哪。
至于痛不痛,则取决于结石是否卡在十二指肠乳头上,卡住就痛,不卡不痛。
10多年未处理
胆结石长成了“催命石”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普外科最紧急的疾病之一,也是要求最高的,因为它的死亡率极高,所以这种病人需要得到及时的诊断,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将结石取出。”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徐迅迪教授
滞留在胆总管内的结石,多数会引起各种凶险的病理损害,说白了,就是胆囊结石病较严重的并发症。
它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是胆总管梗阻和随之而来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表现为上腹绞痛和对穿性背痛、寒战、高热,然后就是黄疸。
甚至引起急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
胆管梗阻是决定性因素,越堵塞,病情越重。
总之,“定时炸弹”一日不除,症状一日不好。
仔细研究了谢婆婆的资料和病史后发现,
谢婆婆的胆总管结石堵塞胆道引起胆汁流通不畅,胆道内压力升高,胆汁反流入血管而出现胆管扩张,胆红素升高,加上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如不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
这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是做手术,就是把石头取出,并将化脓感染清除就可以了。
但问题来了
摆在医生们面前的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婆婆已经94岁了……
高血压病30余年,平时虽然有吃降压药,但血压控制不佳,最高可达149/96mmHg;
2型糖尿病史20余年,餐后血糖最高达16mmol/L;
日前在家跌倒,胸椎与肋骨骨折,未予以诊治;
“一个又一个的风险,将老人推向了生死边缘。对高龄患者而言,一切手术和有创操作都存在极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多学科协作,直面挑战。”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徐迅迪教授
为了万无一失,普外科与脊柱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以及麻醉科、泌尿科等多学科联合协作,并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家属完全信任徐迅迪教授团队的技术,同意手术方案。
第一道风险是麻醉。老年病人常并存有多种基础疾病,对于谢婆婆来说,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心搏骤停。面对风险与难题,麻醉科经过讨论,为谢婆婆量身定制了全套麻醉方案及应急对策。
第二个挑战是主刀医师“手速”。谢婆婆正处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考虑到高龄老人心肺功能差等特点,徐教授团队通过胆道腹腔镜把胆囊切除,接着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来,把脓液放出来,然后放个引流管。团队在“最短的手术时间内”为谢婆婆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顺利解决了这“催命石”。
“手术真的是很成功,很感谢医院的大教授们,给我妈妈第二次的生命,妈妈现在恢复都挺好的,各方面都挺好,这个医院真的是很棒!”
——谢婆婆的儿媳感谢地说
所以对于“肚子痛”这件事
专家有话要说
胆总管结石所表现的症状,有人会觉得“像极了胃痛”,一直当”胃病“治,可惜啊,久治不愈。
如果就诊比较晚,或不能及时有效解除梗阻,感染进一步加剧,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找对医生很重要,建议有肚子痛、发热或黄疸的市民,要及时就诊。
来源 | 华南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