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20日 星期一
农历 五月二十二
朝着自己的方向走 至少你是快乐的。
-- 早安!--
21世纪青年最缺的不是钱,是觉
终于下定决心早点睡觉
掏出手机准备刷2分钟就睡
浏览一遍淘宝、头条、朋友圈
已是2小时后,时钟指向12点15分
一沾枕头,睡意全无
数羊数到1001,催眠歌曲循环播
4点35分终于睡着
早上闹钟响了5遍
顶着熊猫眼、拖着疲倦的身躯到公司搬砖
如此循环反复,不能自己
明明知道晚睡不好,却舍不得睡觉
不玩到凌晨2、3点,都觉得今天不充实
身体已很困,灵魂却很嗨
全世界失眠,你不是一个人
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
2021年超过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超9成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数据显示,
我国抑郁人群已高达9000万人,
每11个人里可能就有1个人有抑郁倾向,
确诊抑郁症患者超5400万,而失眠是他们最大的共性。
11点躺上床,2、3才能入睡
越想睡,越睡不着,谁都没我懂夜的黑
数羊、红酒、牛奶、褪黑素……都试过
望着泛白的天空无可奈何
为了睡觉付出那么多努力,结果还是睡不着
只剩下焦虑、愤怒和无力
失眠
成了都市青年集体的“痛”
没有无缘无故的失眠,你为什么会失眠?
绝大多数的失眠都是能找得到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失眠,失眠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在水面之下肯定有着我们暂时看不见但是又客观存在的冰体。但大多失眠者却很难察觉这些“冰体”。
➤ 睡眠环境不好
大多失眠的人认为,窗外马路的汽车声、陌生的睡眠环境、同伴的鼾声、不舒服的床、光线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睡眠。
他们也会做出很多尝试来改善睡眠,例如要求环境绝对安静或听着舒缓的轻音乐睡觉,加厚床垫增加床的舒适度,开灯睡觉或换上厚实遮光的窗帘等等。
睡眠环境的改变有时的确能改善睡眠,但睡眠的外在物理环境往往不是失眠的主要原因。
➤ 身体不舒服
这不难理解,伤口的疼痛,身体的不适,疾病造成的姿势限制等很容易影响到入睡过程,但随着失眠患者病痛的减轻好转以及恢复,失眠大多会得到改善。
某些特殊的躯体状况如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等也会导致睡眠问题。
比如人们常常用“鼾声如雷”形容一个睡得很熟,其实打鼾本身是人睡眠中通气不畅通的表现,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常常会有明显的鼾声,气道不畅通或者呼吸暂停常常会导致暂时的大脑低氧,这时的睡眠本身是有问题的。
➤ 睡前没有很好地放松
在睡前跑步、夜间看恐怖片、喝咖啡或茶或高糖饮料、吸烟、思考重大的决策等,这些睡前活动或者物质往往会改变人的生理状态,让人不容易进入平静松弛的睡眠状态。
➤ 还不够累
人在疲倦时比较容易入睡,那些辛勤工作的建筑工人在嘈杂颠簸的公共汽车上都可以睡着,巨大的体力消耗和或脑力消耗会让睡眠变得非常容易而且不容易中断。
不少失眠者却容易忽视这一点,一旦失眠,失眠者常常会在白天“休息”或“补觉”试图恢复睡眠的损失,这样反而会导致晚上更不容易入睡或睡眠变浅变短。
有些失眠者也恰恰因为这种不恰当的方式让短暂的失眠变得持续或蔓延而成为严重问题。
因此,无论失眠如何,第二天非睡眠时间不要卧床,更不要“补觉”,你“失去的睡眠”会在第二天晚上自动“补”回来的。
➤ 睡觉时间不固定
睡觉时间不固定,有时早早就上床,有时纵情笙歌一夜无眠。还有的则长期夜间工作,白天睡觉。紊乱的睡眠节律会扰乱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规律,造成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
比如长期倒夜班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生病,更容易抑郁等。因此养成规律而合理的作息节律习惯是长期身心保健的重要的内容。
➤ 存在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睡觉对我来说就是痛苦,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可能只有几分钟,我甚至连呼吸都觉得难受。”
这是患有中度抑郁症的小雨(化名)对睡觉最大的感受,
也是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心声。
各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常出现失眠问题,这时的失眠本身就是精神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常常会在疾病潜伏期或初期就表现出来失眠,而失眠久了又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严重甚至发展成抑郁症。
但失眠有时也会成为这些疾病治疗效果的一个风向标,一旦治疗有效,失眠常常会随之好转。
不过也恰恰因为失眠本身的普遍性,人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常常会忽视失眠背后的疾病因而只关注失眠症状,因此延误精神疾病的治疗。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经常出现情绪低迷、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长期失眠、身体疲倦、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的状况,一定要多加注意,你可能已经深陷抑郁症的魔爪里了。
➤ 太把“睡觉”当回事
睡眠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躺在床上,脑子里随意的冒出一些星星点点而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的意识象撒开了线的风筝一般随意的没有方向的自然飘荡,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我们很少会关注睡眠本身。
而一旦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还没有睡着或者要求自己很快入睡时,我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变得兴奋起来,我们清晰的察觉到我们身体的感觉、环境的声音、空气的温度等等,头脑变得清晰而富于思考,这时候想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大多数心理性的失眠都常常会由于对睡眠本身的过度关注而导致入睡的延迟或困难,睡眠就像一只蹦起来的皮球,如果你想让它尽快平静下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再用力击打它而是任它自己弹蹦,它很快就会停下来静止不动了。
对睡眠的过度关注会导致各种不理性的无效应对行为,比如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表,然后心里计算昨天睡了几个小时,白天会有意减少一些活动而增加主动的休息时间,晚上会比平时过早地爬上床准备睡觉等等。这些刻意的“调整”会让失眠者更加关注调整后睡眠的情况,从而加重了对睡眠这个本身自然而然的过程的干扰而加重了失眠。
➤ 生活压力大
许多失眠者常常不觉得自己有压力,不少人甚至比较起来比许多其他人的条件都要优越的多。
心理压力有许多种,比较容易意识的到是那些压力性生活事件,比如人际关系矛盾、家庭冲突、感情不合、经济压力等,这些压力事件会让人焦虑不安,而这些焦虑紧张会干扰睡眠。
除此之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内心深处未解决的心理冲突也是形成压力的重要来源。例如长期规律而单调的工作生活节奏,过窄的生活圈子,过于强调责任和个人原则的行为方式等。
这些无形的压力常常非常隐蔽,却会持久的累积作用于人,间接通过人的情绪而影响着睡眠。
➤ 做梦
比如有人就认为自己睡觉做梦不正常,希望能通过治疗而“一夜无梦”,有人总是做噩梦,醒来后会对梦境感到紧张等。
梦作为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必然会出现的,估计除了神仙之外,人类没有不做梦的,所以上述所说因为梦造成睡眠问题的,大多都有着思维认识或者心理层面的问题,只不过睡眠是这些问题的一个体现而已。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睡眠!
一天睡几个小时才叫失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善这该死的失眠?
人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寿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于人来讲还有太多的未知内容,睡眠是人的本能之一,但很明显睡眠像吃饭一样会受到许多内在外在方面的干扰。
不想继续“每天晚睡一点点”的人,可以先试试如下办法:
①增加体育锻炼,但不要在临睡前激烈运动。
②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少喝酒。
③尽可能定时上床。即使前一晚没睡好也尽量定时起床。
④每天差不多时候就开始注意不要过度兴奋,晚餐不要吃太撑,也不要完全不吃晚餐。刚上床时没那么困也没关系,不要为“我是不是失眠”而焦虑——越是焦虑越会睡不着。
⑤改善睡眠环境,注意床的软硬,房间温度、照明和噪音等因素,也不要在床上做别的事情——“床只能睡觉,不能看书、玩手机、看电视或吃东西”这条办法此时倒是适用。
⑥要增加睡意,可以试着冥想或者给自己一些“我已经很累很困了”的暗示。平常就寻找能帮助自己入睡的活动,如洗热水澡一类。
⑦不要午睡,也不要白天补觉。
如果以上办法都不能解决问题。连续一个月以上睡眠不好,自己感觉疲倦不堪、焦虑痛苦,工作生活也因睡眠问题受到影响,不妨咨询医生,找到自己失眠的真正原因,建立适用于自己的睡眠习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睡不着”的问题,降低失眠对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伤害。
健康早报名医推荐
广州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长沙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深圳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
↓↓↓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疲劳时别喝咖啡浓茶
END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