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深圳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本土疫情源头公布
转载
来源 : 深圳卫健委
2022-01-11 11:21:27
12391
1月10日0-24时,深圳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为日本输入,1月9日从日本抵达深圳,抵深后即被集中隔离,后转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
1月10日0-24时,深圳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为日本输入,1月9日从日本抵达深圳,抵深后即被集中隔离,后转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观察治疗,情况稳定。
1月11日,深圳市报告4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相关情况如下:
病例5
男,51岁,为龙岗区某公司员工,居住在罗湖区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鹤围村64栋。
病例6
女,72岁,居住在罗湖区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鹤围村64栋。
病例7
女,77岁,居住在罗湖区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鹤围村64栋。
病例8
女,27岁,为龙岗区某公司员工,居住在龙岗区坂田街道侨联东5巷,是病例2的密接者。
以上病例均是在密接者排查、重点人员管控中发现的,病例5、6、7为同一个家庭成员。初步判断,新增4名阳性感染者与之前的确诊病例属于同一传播链。
4名感染者现已转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临床诊断待出。相关密接者、次密接者及重点人员正在排查中,其居住、工作及相关重点区域已实施管控措施,活动过的重点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戴口罩、多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健康管理。
截至1月10日,深圳“0107”疫情累计报告4例确诊病例。
本次疫情流调和病毒溯源显示,目前4个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AY.103进化分支),且100%同源。
经比对,该变异株与此前我国内地本土疫情、香港近期本土疫情、深圳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不同源。
本次疫情中的病例1从事国际货物供应链工作,近期有境外物品接触史。综合分析,本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疫情,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
“深i您”可做“粤康码”“替补”
深圳市政数局为市民“亮码”做好服务
1月10日晨间,不少深圳人反映“粤康码无法正常使用”。10日下午举行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耀文表示,在“粤康码”因高峰期流量剧增导致系统短暂访问异常期间,我市启动紧急处理预案,引导市民使用“深i您”健康码,有效地起到了分担流量的作用,保障市民出行。
据记者了解,10日上午8时30分左右,有广深地区网民在网络反映,称微信里的“粤康码无法正常显示”。期间,有市民致电12345,接线工作人员表示系统在维护升级中。10时左右,粤康码显示恢复正常。
午间,粤康码发布公告解释:10日上午8时31分,平台监测到粤康码流量异常增大,最高达每分钟140万次,超出承载极限,触发系统保护机制,导致部分用户访问粤康码缓慢或异常,运行保障团队紧急处置,于9:04部分缓解,9:56完全恢复顺畅运行。
据了解,“粤康码”是广东省基于“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健康通行码。2020年2月以来,“粤康码”已在广东全省21个地市推广,并在机场、码头、铁路公路站场、医院、小区、工业园、办公场所、商场等重点场景应用,助力群众“一码走广东”。
在10日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王耀文表示,为做好疫情期间大规模核酸检测的信息化保障,省、市、区政数部门协同联动,会同卫健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全方位开展信息化支撑保障工作。
市政数局全力保障核酸检测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好健康码系统正常运行。在全力保障“粤康码”稳定运行的同时,将“深i您”健康码作为“粤康码”的分流和备用,在我市并行使用,并扩充容量随时做好应对大规模突发性访问的需要。
信息来源: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深圳市卫健委、南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