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脏跳不动的大活人,长啥样?
2019年7月10日下午,36岁的王超(化名)在ICU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胸口有些不一样了。
当周围安静下来时,他听到自己的胸口传出了类似电脑主机“嗡嗡嗡”的声音。
图片来源:电影《钢铁侠1》
原来,里面藏了一个蛋挞大小的人工心脏。
一颗世界领先,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正“中国心”。
那天,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简称阜外深圳医院),他植入了华南第一颗国产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这是个神奇的结果,原本,他去医院只是想拔个牙。
这也是神奇的一年,命运之神先是给他平静的人生来了一记“闷棍”,接着又塞来一颗颗“喜糖”
“去拔牙,医生说,你得先换个心”
王超原本在深圳宝安一家电子厂做工程师,2019年5月,他牙痛难忍,跑去医院拔牙。医生却让他去做个心脏检查。
他又跑到松岗人民医院,心脏超声的医生盯着屏幕,皱起了眉头:“你为什么拖这么久才来?”
王超笑了笑:我这个人心比较大。
医生说:
你是真的“心大”!
原来,超声显示,他的左心室,内径已经是正常人的2倍多,总体积差不多是正常人的8倍,心功能严重受损。心脏里的“门”——主动脉瓣也坏了,重度返流,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猝死风险。
体积为正常人2-3倍的心脏,已经占据了胸腔的2/3(图文无关)
突然听到这样的“恐吓”,王超满脑子都是“怎么可能?”
回家一说,家人反而紧张起来,马上买了第二天回老家的高铁票,去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再看看。
这一次,他感觉收到了“死亡判决书”。
医生把他叫到办公室,严肃地说:“超声显示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左心室显著扩大,射血分数下降,可能需要心脏移植。”
他这才想起,最近三四年,爬一下楼梯、搬一点重物,就会胸闷、气促,“感觉自己成了个老人家”,还以为是加班太多累的,原来是心脏不行了。
回家的地铁上,老父亲偷偷地抹眼泪,一家人都很难过。
心脏移植,能等到别人的捐献吗?
这么难的手术找谁做?
去北京吧,活下来的机会可能更大。
可是,钱怎么办?
不可思议的逆转
北京送来了“人工心脏”
考虑到自己是深圳医保,王超决定先回深圳治疗。全家人陪着他,一下高铁就直奔南山,那里有深圳唯一的公立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阜外深圳医院。
去到已经是下午5点多,很多科室都下班了,他当即挂了急诊号。
看过病历,医生诊断,他已经到了“心脏病晚期”——心衰。心脏的收缩功能只剩正常人的1/3不到,就像一个动力充沛的马达,成了“老牛爬坡”。
只能先住院,一边药物治疗,一边等待别人捐献的供体。
但是,能不能等到合适的心脏,全靠缘分。
目前心脏移植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就是供体数量太少。
目前,我国的心力衰竭患者超过1000万,需要心脏移植的晚期心衰患者有上百万。然而,因为供体心脏不足,2020年中国心脏移植治疗心脏衰竭年度例数仅为557例。很多患者在等待的供心的过程中逝去。
图片来源:电影《误杀2》
但是,冥冥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帮助王超直接跳过了这557/100万的“中彩票”概率。
2018年10月26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签约,将唯一的心血病专科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交给了这支心血管病的“国家队”运营,医院整体从罗湖搬迁到南山的新建院区。
王超的一连串惊喜,在那一刻埋下了伏笔。
一天,心衰病区主任徐验告诉他,医院针对他的病情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并且汇报给了在北京的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北京的专家团队提供了一个新方案:
安装“人工心脏”。
这是惊喜一。
惊喜二,植入的是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由胡盛寿院士率领的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苏州同心医疗研发,厚度26毫米,直径50毫米,重量180克,比第一、第二代设备都要小,可植入性也更好。
听到磁悬浮,一般人都想到了高速列车,这跟心脏有啥关系?
磁悬浮的优势在于,能够让“人工心”的转子旋转时,不接触轴承,从而解决了第二代“人工心”的轴承磨损问题,并且减轻对血液成分的破坏,减少出血和血栓的发生。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
惊喜三,当时这套“人工心”尚未上市,器械本身的费用可以全免。
惊喜四,几天后,医院通知王超,手术将由胡盛寿院士主刀。
王超上网一搜,上百条信息弹了出来,他才知道,胡盛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医院院长,他带领的阜外医院心脏外科,每年手术量世界前列,医疗质量世界领先。
在人工心脏植入方面,自2017年以来,全国共有15家医院完成100余例,其中阜外医院完成了48例,约占半壁江山。
这一连串的惊喜几乎把王超砸昏了头。
“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和老婆,他们听了都很高兴,还反复跟我确认,生怕有什么变故。从那一刻起,我和家人都盼望着胡院士能早点来深圳为我做手术。”
“从此,我的心脏多了个转速”
2019年7月10日,王超的手术在深圳顺利完成,历时4个小时。
脱口秀演员十七老师(王洋洋)曾在临床试验阶段装过这种心脏,他一开始以为是要把心脏整个掏出来,然后再放进去一个小机器,就像“钢铁侠”一样。
图片来源:电影《机器之血》
但是,他想错了。
这个人工心脏,实际上只是在心脏旁边加了一个“机械泵”,辅助左心室向全身泵血,更专业的叫法是“左心室辅助装置”。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
为什么是左心室?
我们的心脏相当于一套“四房”: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其中,左心室主要负责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开始旅行。”
植入人工心脏时,医生会将“人工心”的一端插入左心室中,另一端连接主动脉,这样血液流入左心室后,直接由机械泵带向全身。
筋疲力尽的左心室,由此可以得到静养。
同样是向身体“泵血”,左心室依靠强有力的搏动,而“人工心”则依靠叶轮的高速旋转,人工心脏的“转速”部分替代了原本心脏的跳动,决定着心脏推向全身的血量。
“人工心”装进体内后,会有一根线从肚皮穿出来,连接装在一个小黑包里的电源和监控器。从此,王超身上多了一个形影不离的小挎包,这是一个移动的“充电宝”。
一块电池正常能用8小时,他每次出行前都精确计算好时间,尽量不超过4小时。备用电池和充电器也随身携带,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都会四处找插座,以防万一。
但这种“电池焦虑”,他很快就适应了,有时候甚至“忘记了”人工心脏。
2年后心脏“复工”
“我成功摘掉了人工心”
目前“人工心”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心脏衰竭患者提供“过渡”,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合适的供体做心脏移植;
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支持,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
三是为不适合心脏移植的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
图片来源:网络
2019年植入“人工心”之前,专家就告诉王超,他可能是第二种。
“医生跟我说,我还年轻,植入人工心脏后,原本超负荷工作的心脏得到休息,严重受损的心功能还有可能恢复,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把人工心脏取出来,也不用再做心脏移植了。”
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天会这么快到来。
王超原以为自己起码要“带机”生存好几年,结果自己的心脏很争气,经过休息,无论是大小还是功能,慢慢恢复了正常。
植入后2年,2021年7月21日,胡盛寿院士再次为王超手术,取出了“人工心”,休假了742天的心脏,不再需要“外援”,重新“复工”,独自向全身供血。
图片来源:soogif
这颗“中国心”已获批上市
价格是进口的一半
2021年12月1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主办的第二届重症心脏病大会在深圳召开。
会上传出一个好消息,王超植入的同款“人工心”——苏州同心医疗生产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CH-VAD”(人工心脏)已经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首个正式上市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出席大会的胡盛寿院士表示,中国心脏衰竭外科治疗已进入人工心脏时代!
近年来,人工心脏的存活结果已经可以媲美心脏移植。因此越来越多的终末期心衰患者选择携带“人工心”长期生存,国外已有心衰患者“带机”长达十几年。
过去,人工心脏在中国难以普及,主要的“挡路石”就是一个字:贵。一套进口的人工心脏价格要近百万元人民币,大多数患者只能望“泵”兴叹。
而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价格仅为目前从美国进口的人工心脏的一半。
除了刚上市的苏州同心,我国还有2款“人工心”正在路上。
一是天津的“火箭心”,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另一个是“深圳心”,正准备在全国11家医院启动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深圳心”名叫Corheart 6,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深圳核心医疗研发,泵体重仅90克,具有可控的磁悬浮间隙,电池续航能力更强,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
-End-
「有用就扩散」
信息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特区报、“人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