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19”中国医师节前夕
一个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了
点击量突破1000万
转发数、点赞数双双“10万+”
▽
视频的“幕后推手”
正是脑洞大开的“深小卫”
为了致敬深圳医生
以及所有的医务人员
我们用1000架无人机
点亮了深圳湾的夜空
将深圳医生打在公屏上!
“深圳医生YYDS”
“生命不息 搬砖不已”
……
▽
一个个以往只会出现在群聊里的表情包
被光明正大地搬上了深圳湾一号的上空
在那一晚
点亮了这座城市的封面
让“默默搬砖”的深圳医生
成为了全城焦点
表情包很生动
但被转发得最多的
却是一句再朴素不过的话:
谢谢你 深圳医生
▽
简单的7个字
让无数的医护人员瞬间“破防”
抗疫以来的“高烤”和暴雨
“007”连轴转的夜班、门诊、手术
与高强度工作不成正比的收入
病人不理解时的辱骂甚至推搡
……
所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委屈
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这7个字背后
凝聚着深圳这座城市
以及2300多万市民
对医务人员发自心底的感恩和尊重
有网友说
因为1300万粉丝的深小卫
深圳医生才被这么多人“看见”
这话并不完全对
作为码字斗图的小编
我们能做的只是锦上添花
顶多用无人机把医生捧上“天”
真正把医生宠上天的
是这座高速发展的城市
和求贤若渴的政府
让深圳对医学人才的重视
被全国看得见
??
只求你们肯来
深圳“给钱、给房、给平台、给政策”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朱洪波
深圳对医学人才有多“饥渴”?
先来看一组数字吧
▽
2020年的全国人口“七普”显示
深圳市常住人口达到1756.01万人
(加上流动人口实际上可能有2300万)
与2010年“六普”相比
增加约714万人,增长68.5%
十年间新增的人口
排名全国第一
甚至以一己之力
超过了江苏全省(新增609万)
也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省”的增量
可想而知
深圳的民生保障
一下子成了“小马拉大车”
住房、教育、医疗的压力得大到什么样
于是你可以看到
过去十年
伴随着“新医改”的步伐
深圳的医疗卫生
一直在“深踩油门”、急起直追
1.给钱
“十三五”期间
深圳向医疗卫生“砸”下超过1500亿元
是“十二五”的 2.5倍
2020年
政府给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
占医院总收入的37%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3年
全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平均增长11%
“罗湖医院集团30万年薪招全科医生”
就和清北博士来深当小学教师一样
早已不算新闻
2.建医院
“十三五”期间
深圳规划了117项医疗卫生建设项目
新、改、扩建33家医疗卫生机构
新增三级医院23家、社康机构125家
2016年-2021年
三甲医院从10家增加到24家
7家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
8家医院进入全国百强
▽
新建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
全是货真价实的名校名院直属医院
3.建医学院
此外
还有5家医院设立了高校临床医学院
35家医院成为高校的教学医院
4.建平台
2014年9月
启动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柔性引进245个国内外高层次医学团队
其中两院院士团队就有58个
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直通”国内外最顶尖的医学平台
一批国家级平台
也相继落地深圳
▽
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
……
5.给政策
过去十年
深圳医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不惜啃下“硬骨头”
分三步调整了2568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
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
诊查费、手术费、护理费
对取得规培证并到社康中心工作的毕业生
按学历给予最高35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
▽
6.降房价
房价近年来一直是人才来深的“痛点”
继2020年“限购、限贷、限卖”的“7·15新政”后
今年2月
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二手房“指导价”
此后全市二手房成交量连续6个月下滑
今年9月仅成交1700多套
失去活跃的成交(尤其是投机炒房)
“高房价”已成空中楼阁
有中介说
现在的房源
如果业主降价不超过百万
他们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发朋友圈
而在宣布实行“大学区”“教师交流”政策后
原本最抗跌的学区房也很快“破防”
▽
7.“给”房子
打压高房价的同时
深圳从2018年起开启“二次房改”
学习新加坡模式
未来的住房供给将以公共住房为主
而且执行力非常强
到2035年的公共住房建设用地已全部落实
目标是
“将来深圳60%的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
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
其中人才住房的租金、售价
仅为同地段市场商品房的6折
就问你香不香?
实际上
近年来医学人才来到深圳
医院都会安排专人协助申请政府公共住房
以深圳宝安区为例
符合宝安区高层次人才标准并经认定的
(如:40周岁以下全日制博士)
可享受20万元生活补助,免租入住90㎡人才住房
投身深圳
基本“房事”无忧
就看你有没有“创业”的决心
南下深圳
正成为全国医生的一个“新风向”
大举建医院、扩平台的同时,深圳向全国巡回招“医”,也一年比一年猛:
2017年,1691人
2018年,3934人
2019年,5873人
2020年,7125人
而2021年,将继续创新高:7734人!
从全国各地出走的医学人才,很多都将深圳视为一片“蓝海”。
在医疗公众号“八点健闻”最近一篇介绍东北医生出走的文章中,深圳成为了“出镜率”最高的去处。
▽
一位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出走南方某大学的附属医院并担任主要管理者。
其他组团去南方、去深圳的更是不胜枚举。
深圳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东北一位院长、一位卫健委官员分别在文中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一位东北的医院管理者,当他在职业生涯的暮年来到南方后,对东北与沿海的医疗系统差异,有了更深的体会。
“深圳医院的发展方式,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我觉得做法非常正确。医院所有的经营,比如说设备的购置、基药采购、耗材采购都是政府出钱采购,医院没有了这些负担,或者说没有这些额外的工作,就能一门心思把医疗做好。这是我的感受,在这里真正做成公立医院,它能发挥它的公益性。”
东北某地级市卫健委的一位官员,也讲述了自己的观察。
“有一次我在深圳那边待了几天,去旁听当地的会。一个地区要建医院的时候,一般情况,政府投入都会往下砍预算,深圳却是往上加预算。10个亿的预算,它会往上加到15个亿。总的来说,深圳财政预算比较充足,公共卫生收入比较大。”
这种充裕的公共卫生投入,还有做好医疗业务本身的纯粹,对那些有抱负、有想法的东北医生,有着难言的吸引力。
除了东北,西南、西北也是近年向深圳输送医学人才的“重镇”。
“2017年选择来深圳,看中的是这个城市的平台,而且正好赶上医疗、教育补短板的风口,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李晓武 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原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军肝胆研究所副所长
就连心血管病“国家队”阜外医院,也将其运营的深圳医院视为一条“新出路”。
欢迎你也来深圳
正向全国招聘7734人
往年这个时候,深圳卫健委已经启动全国“巡回”招聘。
今年因为全国疫情此起彼伏,暂时未能成行。
但招人的脚步不会停,现正开启网上报名。
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已在官网发布《2021年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招聘公告》。
今年的招聘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共75家医疗卫生机构,拟招7734人
市属医疗卫生机构23家,拟招2896人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47家,拟招4510人
社会办医疗机构5家,拟招328人
详细的招聘公告,请跳到深圳市卫健委官网查看。
戳二维码打开
▽
这75家单位都在等着你
▽
看看都有哪些岗位适合你?
戳二维码看岗位列表
▽
(本次招聘的均为非编制岗位)
怎样撩到你心仪的单位?
01
上网投简历
报考者可在2021年11月8日8:00至12月18日24:00期间登陆——
深圳市卫生人才招聘管理平台
zk.szyxjxjy.cn
▽
注册、填写个人信息、选报岗位、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02
等待面试通知
各招聘单位会以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另行通知面试时间、地点、形式以及相关要求。
本次招聘原则上不再进行笔试。若确需要求笔试的,由提出笔试要求的招聘单位自主开展。
03
有些单位可能有临床考核
各招聘单位会自主决定是否增加临床考核内容。考核时间、地点以及相关要求由招聘单位另行通知。
十年前
深圳摩天大楼的灯光秀
都是土豪用来表白女朋友的
十年后
它竟频频变成了“表白”医护人员的主场
实力宠“医”
深圳就是这么任性
作为头号“舔狗”
小卫最后只想弱弱地问
各位医学精英一句话:
就,别去(其他地方)上班了好吗?
??
-End-
「有用就扩散」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健委人事处、深圳市卫健能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