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小心!十一月份东莞人务必要提防这6种疾病!

小心!十一月份东莞人务必要提防这6种疾病!

转载 来源 :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2021-11-04 16:16:45 7170
十一月正是秋冬换季时节,气温下降,空气寒冷,东莞疾控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做好流感、诺如等当前季节高发传染病预防工作。 同时,近期国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外防输入压力

 

 

十一月正是秋冬换季时节,气温下降,空气寒冷,东莞疾控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做好流感、诺如等当前季节高发传染病预防工作。

 

同时,近期国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外防输入压力依然较大,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且呈快速发展态势,已波及多个省份,因此市疾控中心提示广大市民仍需提高防控意识,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特别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管理措施。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接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截至10月30日24时,全球已有225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新冠肺炎超过2.4亿例,死亡超过498万例,累计报告病例数居前五位国家的是美国、印度、巴西、英国、俄罗斯。
重点场所:
家庭,农贸市场、商场、客运站等人群密集场所,工厂、学校、托幼机构和其他集体单位。
重点人群:
全人群,尤其是年长、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预防措施: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聚集,戴口罩、洗净手、勤开窗、常通风、保清洁、打喷嚏捂住嘴、有症状早就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每年秋冬季高发,传染性强,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传播。
重点场所:
托幼机构、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
重点人群:
全人群,尤其是年长、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预防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做好防护,加强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以及厨工等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厨工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离岗。

 个人应加强卫生意识,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冷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多吃新鲜、易消化的食品;注意饮水卫生,多喝开水,不喝生水。

 

重点关注

流感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传染性强,极易人多密集的场所传播。
重点场所:
工厂、学校、托幼机构和其他集体单位。
重点人群:
工人、学生、幼托儿童、集体单位工作人员,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和有基础性疾病者。
预防措施:

三勤

 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主动

 每年主动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健康监测。

 
 

需要关注

手足口病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发期为9~11月,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5岁以下儿童多见,极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播,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
重点场所:
托幼机构。
重点人群:
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 勤洗手、勤晒衣被。

 喝开水、吃熟食。

 经常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奶瓶等用品。

 家长可本着自愿自费的原则为6月龄-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

 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能回学校上课,防止传染给其他同学。

 

流行性腮腺炎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生痄腮”),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被感染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超过80%为15岁以下年龄段儿童,该年龄段儿童多为学生,免疫空白的学龄儿童的聚集有可能引起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
重点场所:
家庭、学校、社区等人群密集场所。
重点人群:
既往未患该病或未接种相应疫苗的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
预防措施:

☑ 目前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腮腺炎疫苗等方式为主要的预防措施。2020年6月1日起,国家实施2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即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

既往只接种1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者,建议在4岁以后再接种1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 出现腮腺肿大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诊、隔离。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或发病后14天。对于接触过传染期流腮病人的易感者,应从最后接触之日起观察25天。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每年秋季是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
重点人群:
有哮喘、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病人。
预防措施:

☑ 避免诱发因素: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伤风感冒;避免烟尘、花粉刺激。

 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气温寒冷时应避免室外活动,可在室内锻炼。

 心态平和,呼吸调整。

 合理饮食,饮食调养,食药预防。

 避免过度疲劳。

 
以上是市疾控中心专家
为大家准备的11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来源/东莞疾控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