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星期三
农历九月初八
渺小的量变可以积累惊人的质变,平凡的脚步可以丈量遥远的旅途。
-- 早安!--
夜幕降临,不少的打工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纷纷沉浸在熬夜的快感中~
“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是多少打工族的内心现实。
然而熬夜之后......
第二晚又可以了
一天奔波结束,躺在床上那一瞬间,开始熬夜!
是因为手机太好玩?
不是
因为……
白天的时间都不属于我!
晚上只睡觉也太浪费了,要“变本加厉”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
我们不是睡不着,我们只是不想睡!!
其实你可能已经不知不觉中患上了“晚睡强迫症”。
当今的“流行病”--晚睡强迫症。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类似于拖延症。
心理专家指出,患有晚睡强迫症的人性格中容易有拖延的一面,不自觉地在工作、学习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风气,不到最后一刻不完成任务,面对压力形成“拖”的解决办法,此外还有过于执着、敏感的心理。如果这些长期存在就会构成亚健康的人格特征。
不作死就不会死!对于熬夜似乎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不少网友已经劳累到“忍无可忍”还要强睁着眼睛刷手机。
“每天晚上都告诫自己早点睡,但就是控制不住玩手机,而且越看手机越兴奋”
“每次看到熬夜N+1种危害,你都下定决心要提早投奔床铺,每次看到某某猝死的新闻,都心惊胆战,然后立志“明天一定不再熬夜”。
最终,你的这些“雄心壮志”都停留在了“想”的阶段。
对于熬夜,小六只想说一句,熬夜伤身体,我建议你通宵!
手机、平板电脑成为国人的最佳“床伴”!
“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睡眠疾病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有关数据提供:
①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②超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
③六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不足;
④超六成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
⑤金融业等行业工作人员睡眠质量最差。
十大职业中,睡眠指数得分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公务员、销售、金融从业者、蓝领、教师、广告/公关人、企业高管、医务人员、IT从业者、媒体人。各职业的睡眠指数得分都有所上升,但媒体人连续两年睡眠指数得分垫底。
“近年来,精神类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缺乏睡眠是帮凶之一。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患抑郁症、焦虑症、自杀等风险是普通人的1.4倍以上。”
90后更是成为熬夜的“生力军”!
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
熬夜使我焦虑....
缺乏睡眠是得精神类疾病的帮凶之一,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患抑郁症、焦虑症、自杀等风险是普通人的1.4倍以上。”
如果你知道了熬夜的危害,
还会选择拼命熬夜吗?
危害一:记忆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大脑无法好好休息,到了白天就会出现没精神、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危害二:免疫力下降
人体有一个正常的生物钟,如果经常性熬夜就会使得生物钟紊乱,长期以往就会出现疲劳、精神不振的状况,人体的免疫力会跟着下降,感冒、过敏等就会不期而至地找到你头上。
危害三 心脏病风险 耳聋耳鸣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
睡眠不足还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损害听力,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耳聋。
危害四 伤害皮肤
爱美人士注意了,不要边熬夜边做面膜啦!
熬夜会直接伤害到肤质,皮肤在晚10-11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黑头等问题。
危害五:肥胖
还天天喊着减肥吗?先保证良好作息吧~
熬夜会影响到人体内分泌,而内分泌紊乱会直接影响到代谢问题,脂肪代谢受到影响,就会使得肥胖出现。
以上还只是熬夜的一部分副作用,长期熬夜必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极大损害。
孜孜不倦熬夜,勤勤恳恳护肤养生。
就算认真地养生,也无法改变熬夜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如果你不是非熬夜不可的话,最好赶快脱离“晚睡族”这个队伍。
睡觉是一项技术活,睡前一小时做什么,直接关乎你是否能够一夜酣睡到天亮,不妨做完以下几件事。
1
关闭电子产品
睡前一小时应先把电子产品关闭。研究显示,睡前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能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22%。褪黑激素减少会造成生物钟混乱,引起失眠。
2
计划明天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在入睡前会想着明天要做的事情,导致自己焦虑不安。建议每天睡前把次日要做的事情在笔记本上做一个简单的整理规划,了却“心事”再上床睡觉。
3
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
不少人上床后会反复琢磨第二天自己要穿啥,从而影响睡眠。如果每天睡前打开衣柜,利用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第二天的衣着做好“规划”,可以省掉很多纠结。
4
热水泡泡脚
热水泡脚可加速脚部血液循环,使更多血液流向下肢的末梢血管,并使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使人产生困倦感。需注意的是,泡脚水的温度以40℃左右为宜。
5
听轻柔音乐
当耳朵接收到有规律的音乐节奏传送到脑部,脑电波频率会随之与该刺激产生互引作用。这些身体与脑部的互引作用会使心灵放松平静,从而促进睡眠。
6
创造黑暗的睡眠环境
研究显示,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入睡,能对褪黑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提升睡眠质量,改善情绪并增强活力。睡前应关掉小夜灯、拉好窗帘,为自己营造一个回归自然的“黑暗睡眠”。
虽然熬夜的理由有千万个,
但身体是自己的。
小六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良好作息,
可以在每一个夜晚都好眠~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冰箱不是保险箱
END
参考文献:
[1]冯国双,陈景武,杨秀珍.某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5):24-27.
[2]蔡立英.睡眠剥夺:敲响健康警钟[J].世界科学,2013(7):26-28.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