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 星期一
农历九月初六
别让那些不重要的事来影响你,从而让你失去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 早安!--
“吃耳屎会变哑巴”
这句俗话,你有听过吧?
年少无知的你,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小时候家长没少用这句话鞭策你吧?
猛一听怪吓人的,
现在想想是不是傻?
其实这都是家长们的用心良苦,
毕竟耳屎那玩意也不好吃。
纯属为了吓唬你,害怕你把耳朵给掏“聋”了。
偶尔掏一下耳朵超级舒服,
要是还能掏出来点干货,那简直满满的成就感!
简直不要太爽了,耳朵还不能掏了吗?
掏耳屎真的会把耳朵掏聋吗?
明确告诉你
会 !
耳屎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耳屎。
耳屎学名叫耵聍,是油脂腺和汗腺分泌的产物,原本是个“好东西”,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
当它接触空气后,就会变干燥,形成一层薄片,附在你的外耳道上。
有些耵聍比较黏稠,就是所谓的”油耳”。
耳屎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有点“不干净”!忍不住想要除掉他们!
于是不能忍了,将掏耳勺对准了耳朵眼里,一顿操作猛如虎,耳屎虽然掏出来了。但是这一掏,外耳道皮肤伤的够呛。
下面小六就给你们说说~
掏耳屎会怎么伤害你?以及会伤害你耳朵到什么程度?
掏耳朵对耳道的伤害有多大?
1
堵塞耳孔
有些人,每天都掏耳朵,但是耳屎怎么越掏越多还越来越粘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经常掏耳朵刺激了耵聍腺和皮脂腺,导致分泌出更多的耵聍和油脂。
重点来了,这些耳屎还会随着你掏耳朵的动作被推倒耳道深处,你的耳屎已经凝聚起来了,慢慢变干变硬形成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会堵塞整个耳道,导致耳鸣、耳背、耳胀痛,甚至听力下降,你距离“无声世界”不远了。
这个时候是真的需要掏耳朵了,但也别自己瞎掏,最好让人家专业的医生给你掏。
2
引发感染
不少人肯定有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吧!
这个操作也令“耳屎”一脸懵,本身好好的呆在外面,硬生生的捅进来,越捅越深,把耳屎都推进深处。
不小心将棉絮残留在耳道里,可能面临失聪的风险。
据澳大利亚《生活》杂志报道,37岁的女子一直都有用棉签清洁耳朵的习惯。
一天,她习惯性用棉签清洁耳朵,事后却突然感到耳内一阵沉闷的疼痛,甚至听不到她2个儿子的声音。
随即,她立马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被初步诊断为耳内感染。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她不仅被细菌感染,细菌还“吞噬”了她耳后的头骨,出现了可怕的颅内感染。必须立马做手术,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医生成功给她切除了感染的组织,重建了耳道。
但是手术过程中,医生在她耳道内发现了许多棉絮,并出现了溃烂,耳朵后面的头骨已经薄如纸。
事情的最后手术清除了感染,但Jasmine的听力已经遭到了永久性损坏。
而这不是个例,因为掏耳朵引发的不良后果,比比皆是。
3
外耳道真菌病
之所以说耳屎是个好东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耵聍对某些细菌起到明显的杀伤效果。
耳屎里面的油脂会在耳道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来对付细菌和病毒。常常掏耳屎,耳道表面就会失去这层保护膜。
我们的耳道皮肤非常脆弱娇嫩,再加上我们平时掏耳屎前,不会刻意地去洗手,甚至不会特意去给挖耳勺消毒,不当的手法刺激和或不洁净的器具挖耳,细菌和真菌在你的耳道内安家。
浙江海宁30岁一小伙,耳道奇痒,还听不清楚,去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双侧耳道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物体,被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
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谨慎观看!
(耳部发霉,也太吓人了)
外耳道真菌病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病,大部分都是掏耳朵不当引起的。
但是它有一点非常折磨人————容易复发!
“采耳师”靠谱吗?
自己挖耳朵不安全,那么去找“采耳师”吧!
毕竟爽的同时,还放心点~
千万不要这么想,爽的背后,隐藏着更严重的感染问题。
在医生看来“采耳师”所使用的工具并非医学专业工具,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22岁武汉一男生在足疗采耳后,耳朵突然发痒,流出不明液体,医生告知“他的耳朵得了脚气”,后来才发现那家足疗馆采耳师和足疗技师是一个人。
养生店的采耳还是有风险,可能给你掏耳的这个手刚给别人洗过脚。给你用的“专业工具”都没有经过专业消毒,刚给别人掏完耳朵又伸进了你的耳朵里。
如何给耳朵做“保洁”?
这么看来,耳朵还真不能随便掏。
那耳屎不掏怎么出来呢?
耳屎不掏难道不会把耳朵堵住了吗?
其实耳屎会自己跑出来,耳屎会随着脸部运动产生的震动(比如说话、咀嚼、咳嗽),向外移动、自己掉落。
如果觉得耳朵痒,可以洗干净手在耳廓或外耳道轻抠两下。
如果是湿湿的油耳屎,轻抠也抠不掉,那就去医院找医生帮你掏(如果发现是耵聍栓塞,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切记千万不要用棉签、木棍、掏耳勺使劲去戳耳朵!!
毕竟耳屎可不是什么脏东西,不但不脏,还是个“好东西”,能够保护你的外耳道和鼓膜不受到伤害,还防止细菌、灰尘进来。
总而言之,千万不要乱掏耳朵!!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如何缓解痛经?
END
参考文献:
[1]耵聍并非无用物《健康必读》|2011年第006期|P.62-62|.
[2]耳屎并非无用物 [J] . 厉金诸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2,第005期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