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深圳无新增病例!新疆伊犁新增1例确诊,系此前病例丈夫
转载
来源 : 深圳卫健委
2021-10-06 16:24:39
8122
10月5日0-24时,深圳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10月5日24时,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2例。 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 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0月5日0时至17时,新
10月5日0-24时,深圳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10月5日24时,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2例。
10月5日0时至17时,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10月3日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1的丈夫。
该病例作为密切接触者于10月3日进入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10月5日,霍尔果斯市对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筛查时,其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专家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已转运至霍尔果斯市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截至10月5日17时,霍尔果斯市完成第二轮全市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除集中医学观察点报告1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目前,霍尔果斯市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已经展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通报,5日0时至17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10月3日报告的1名无症状感染者的丈夫。该病例作为密切接触者于10月3日进入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在10月5日的核酸检测筛查时,其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专家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已转运至霍尔果斯市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通报说,截至10月5日17时,霍尔果斯市完成第二轮全市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除集中医学观察点报告1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目前,霍尔果斯市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已经展开。
10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通报,霍尔果斯市在每三天一次的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2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专家诊断均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中新社澳门10月5日消息,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5日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澳门本轮疫情“装修群组”第74例确诊者(越南籍装修工人)与“保安群组”第66例确诊者(尼泊尔籍隔离酒店保安),曾在9月24日乘坐同一巴士约14分钟,不排除因此受到感染。
▲2021年10月4日,中国澳门,市民连夜排队做核酸。人民视觉 图
应变协调中心介绍,卫生局实验室已将澳门第72例确诊者与第64、65、66例及第68、69、70、71例确诊者的基因排序作对比,结果显示均为德尔塔病毒,相似度为100%,因此从基因学上说明有关病例是同源的。
应变协调中心称,卫生当局正继续抓紧流行病学调查,希望尽快明确感染源头及传播链,以隔离高风险人群,切断传播途径。现时澳门社区病毒传播风险、疫情依然可防可控,政府有信心可战胜今次的疫情。
在第三次全民核酸检测中,发现一个样本(10混1)检测结果为可疑阳性。应变协调中心称,已联系相关的10人接受复检,证实当中一名曾于外地确诊并已康复人士的检测结果呈极弱阳性。该复阳个案对澳门社区传播的风险非常低,但为谨慎和安全考虑,相关人士已被隔离。
另外,应变协调中心宣布,根据第143/2021号行政长官批示,为防止新冠病毒在澳门传播,电影院、剧院、室内游乐场、游戏机及电子游戏室、网吧、桌球室、保龄球场、蒸气浴室、“卡拉OK”、酒吧等娱乐场所,将于10月6日零时起关闭。
行政长官还批示,为严防新冠病毒肺炎由澳门输出,自10月6日零时起,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方可离境澳门。
哈尔滨南岗区一男子疑遭“乌龙”隔离
官方:排除次密接身份
黑龙江哈尔滨一男子疑因付款码闹乌龙,被作为新冠次密接者隔离。目前,当地疾控中心已联系该男子并经调查核实,排除了其次密接者身份,为其解除了集中隔离。
▲哈尔滨南岗区疾控中心发布的《关于解除吕某某集中隔离的情况说明》。来源:南岗区疾控
有媒体此前报道,哈尔滨的吕先生是一名乡村基层工作人员,9月29日接到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称,他和一名新冠密接者有过接触,需要隔离。
据报道,吕先生怀疑对他的隔离系“乌龙”。他称,他在南岗区一蔬菜市场有一摊位,有疑似新冠密切接触者在该摊位上购物并扫码支付,付款码是他自己的,所以判定他有接触史,但实际这个摊位一直是雇人管理,他本人有半年都没去过市场。
10月5日,哈尔滨市南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10月4日,有网民反映:根据大数据排查并被集中隔离的吕某某,其次密接身份疑为有误。
前述消息称,接到反映,该中心立刻联系吕某某,并进一步深入流调核实,目前,已排除吕某某的次密接身份,并对其解除了集中隔离。其他次密接者均已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浙江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2021年9月9日报告首例鹦鹉热病例以来,丽水市先后发现报告7例病例,经治疗,截至10月5日,5例已痊愈出院,1例临床症状已消失,病情稳定,但尚在住院观察(9月23日入院),另有1例因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医治无效死亡。
疫情发生后,丽水市和相关县(市)疾控中心迅速开展调查处置。一是在病例所在村庄开展发热病例监测,未监测到相关病例。二是省、市疾控中心联合开展外环境(禽类的咽拭子、粪便及其相关污染物)标本监测,采集74份标本中检出鹦鹉热衣原体阳性6份,当地疾控中心联合农业部门立即对病例家中的家禽进行扑杀后无害化处理,并对病例居住地、禽舍、家禽散养地等相关场所开展全面消毒,同时加强村民鹦鹉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下一步丽水将继续做好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监测工作;市、县疾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禽类外环境和禽类从业人员的监测工作;强化公众健康教育,引导接触禽类及外环境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做好家禽窝棚清洁消毒,禽类杀白上市,提倡身体不适者及时就医。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染,偶然传染给人。
得病后多数症状较轻,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鹦鹉热不仅不是烈性传染病,而且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经查阅文献,近年来国内安徽、重庆、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均有病例报告,尚无人传人的报道。
本病多发生于与家禽和鸟类经常接触者,主要通过接触禽(鸟)类及其排泄物而感染。鹦鹉热治疗可用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服药1至2天即可退热及症状缓解,治疗效果佳。
信息来源: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卫健委、央视新闻、北京日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