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警惕 | 危险危险危险!29岁女子突发多器官衰竭,元凶竟是这个病!

警惕 | 危险危险危险!29岁女子突发多器官衰竭,元凶竟是这个病!

转载 来源 : 广州卫健委 2021-08-17 17:16:19 5696
突然呕吐、腹痛、发热、头晕近日,29岁的林女士来到医院就诊,原本林女士以为没什么大毛病,但是检查报告一出来,医生也惊呆了。 来势汹汹的 高血糖、胰腺炎、心肌炎 相继出现

突然呕吐、腹痛、发热、头晕……近日,29岁的林女士来到医院就诊,原本林女士以为没什么大毛病,但是检查报告一出来,医生也惊呆了。

 

 

来势汹汹的高血糖、胰腺炎、心肌炎……相继出现的多种病症、多器官、多系统衰竭,是身体在短时间内发出的求救信号,已严重危及生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危重症监护室 主任医师 叶珩

 

01.

身体来势汹汹的求救信号

 

林女士回忆,从7月24日开始,自己出现口干、多饮,呕吐10余次,伴腹痛、头晕、乏力。7月25日入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内分泌科。“这几天也没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喝过糖水和脉动,没有糖尿病病史”林女士告诉医生。

 

然而当值班医生看到林女士的化验报告时惊呆了:血糖超参考值2.5倍多,血酮超1.25倍,血白细胞超5.65倍……各项指标均有严重异常,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同时腹部CT显示胰尾部局部膨隆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拟胰腺炎。

 

 

但经检查,HbA1C:6.2%,这意味着林女士三个月前血糖稳定,正如林女士所说,没有糖尿病病史,那这来势汹汹的高血糖是怎么回事?

 

林女士病情明显比预想中更加严重,内分泌医生护士立即予输液、降血糖等处理。但林女士病情没有好转,反而继续加重,并且逐渐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在场医护人员当机立断,将林女士转ICU继续抢救。

 

 

02.

发病急病情重血糖高

原来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

 

ICU医护密切监测林女士生命体征,时刻观察神志、每小时出入测量体征,并实施补液、调控血压、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补碱、消酮、营养心肌、抑酸护胃等措施。紧锣密鼓地抢救8小时后,林女士状况才有所缓解。

 

此时,ICU医生发现林女士与普通糖尿病或胰腺炎病人大不一样:林女士很年轻,身体一向健康,没有明显“三多一少”(三多指的是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的是消瘦的症状。但是却在1天之内出现发热、腹痛、头晕、乏力等多种症状,并且在短时间内病情迅速发展,出现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危象,甚至随时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这不是糖尿病或者急性胰腺炎能解释的了。

 

ICU叶珩主任考虑到林女士症状很特殊,目前虽然病情稍有减轻,但会不会反弹,再次出现险情,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揪出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以防病情反复。

 

于是ICU医护团队立即召开病例讨论,有着丰富的急诊科、医务科工作经验的南沙医院王劭晟副院长也加入进来,共同讨论病情、制定个体化检查治疗方案。

 

林女士各项检查结果陆陆续续出来。辅助检查提示胰岛功能不全,且血红蛋白浓度一直未有升高或下降,血糖一直不稳定。综合考虑林女士患上了暴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休克、胰腺炎、心肌炎、多器官功能不全。病因找到,采取针对性治疗后,治疗方案也很快见效了。经过近72小时积极治疗后,林女士的病情终于稳定,离开ICU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03.

该病发病机制未明、发病急

24小时内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据悉,林女士多患有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mellitus,F1DM)是在2000年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

 

该病发病机制未明,起病隐匿,发病急,因在短时间内出现胰岛素重度缺乏而导致严重代谢紊乱。目前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报道多集中在东南亚人群,国内近年只有散在的报道。

 

 

 

暴发性1型糖尿病

有以下临床特点

 

1、发病急骤。患者从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到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时间很短,多在1周以内,有前驱感染病史。

 

2、病情危重。90%以上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以酮症酸中毒起病,伴有意识障碍,高血糖、酸中毒、电解质严重紊乱,可伴有胰酶、肌酶、转氨酶升高,而且病情容易进展至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死亡率高。

 

3、胰岛功能衰竭。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在空腹、餐后2h 或经胰高血糖素刺激后的血C肽值均处于极低水平。经常出现年龄很小却完全依赖胰岛素的病例。

 

4、70%患者在起病前可有流感症状以及胃肠症状;可发生在妊娠期间以及分娩后的短时期内,易被误诊。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般起病年龄在18-35岁,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容易合并严重代谢紊乱以及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故24小时内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沙医院ICU叶珩主任

提醒大家↓↓↓

 

日常生活中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合理适当的饮食,忌过多甜食

 

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提高个人免疫力;

 

当出现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来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一起提醒身边的人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