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消订单 |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当前位置 : 健康160 > 健康资讯 > 科普 > 工作996,生病ICU!睡不好、焦虑、抑郁……过劳要命的方式,不止猝死!

工作996,生病ICU!睡不好、焦虑、抑郁……过劳要命的方式,不止猝死!

原创 作者 : 健康160 2021-08-03 11:07:49 8548
08月04日 星期三 农历六月二十五 为梦想追逐,随时可以上路,即使走的慢也绝不后退 。 -- 早安!-- 过劳,累,仿佛在这几年已经成了社会常态。 今年下半年,互 联网大厂们纷纷对工时进


 

08月04日  星期三

农历六月二十六

 

为梦想追逐,随时可以上路,即使走的慢也绝不后退                                                           

-- 早安!--

 

 



过劳,累,仿佛在这几年已经成了社会常态。

 

今年下半年,互联网大厂们纷纷对工时进行了适当调整:字节跳动取消隔周周日工作安排、快手宣布取消大小周、腾讯光子工作室提出“周三强制6点下班”……

 

 

身处于这个“用命换钱”的时代,在“内卷”和“躺平”的抉择中,我们又应该如何找寻健康的平衡点?

 

 

一、

过劳的折磨,并不仅限于身体

 

 

过劳不只是互联网人或者大厂人的专利,而是现在社会人的整体遭遇。累,也不仅仅是工作累,更多的是心累。

 

晚上的杭州街头,一小伙因骑单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后,情绪突然崩溃,甚至一度想要跳桥轻生。

 

 

交警把他拉回来后,他说出了自己崩溃的原因:“我疯了!我压力好大!每天加班到十一二点,我女朋友没有带钥匙,要我去送钥匙……公司催我,女朋友也催我……

 

成年人的崩溃,就是这样在长久的压抑中瞬间爆发的。就像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的一句台词所说:“大人只是故作坚强去承受重担,他们不是不痛,只是在忍。”

 

武汉地铁7号线车站内,一名女子蹲在地上,地铁工作人员上前安慰她时,没想到女子一下子起身抱住了工作人员开始痛哭。

 

 

这位年轻妈妈说自己已经连续加班一个多月,太累太苦了,不敢回家里哭只是“怕吓到我的女儿”

 

所有的过劳,都是被逼的。升学压力大,孩子被逼着学习;职场竞争激烈,打工人被逼着加班冲业绩;上有老下有小,全职妈妈被逼着放弃事业,全年无休地为家庭服务……

 

 

工作让我们富有,也让我们成为停不下来的赚钱机器。钱越多消费也越多,房贷车贷、儿女教育、父母健康,未来自己的养老……经济繁重,我们也想享受,但需要养家。

 

吞下所有苦,承受所有累,我们都在学着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正如拼多多员工加班致死后,一句“底层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引发了全网的愤怒的同时,何尝不是道出了我们这代人在金钱、进步、健康之间的辛酸徘徊。

 

 

二、

累和抑郁之间还有多远?

 

 

过劳不是短暂的折磨,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

 

每天都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忙忙碌碌一整天就这样过去了,心烦心累成了大多数人的口头禅,感觉人生都阴暗了。

 

正是这种长期的学习工作过量、精神紧张,才让我们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感到“心累”

 

 

人体的情绪就像一根弹簧,适度拉伸还行,可拉得过长过量的时候,就收不回来了。心理疲劳比生理疲劳更难以恢复,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如抑郁、焦虑、失眠等。长期以往坏情绪还会引发身体疾病,比如心血管、消化疾病,甚至癌症。

 

无声无息的心累,一再假装坚强和快乐,后果可能更严重。很多人的心累,往往开始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算了”,忍到最后,还是一句无可奈何的“对不起”。

 

一名30岁的男子因长期加班工作压力太大,抑郁跳楼自杀,抛下了2岁多的小孩和妻子。

 

 

妻子说自己的丈夫为了追求更好的业绩和晋升,只能拼命加班。而立之年的他拼尽了全力,却依旧抵挡不住现实的无情。加班费取消、领导对晋升承诺的一再拖延,让这个成年人的体面、父亲和丈夫的责任,都在一瞬间轰塔,而在此之前,他一再隐忍,选择坚持。

 

微信图片_20210803110957.png

 

当我们感到“心累”,或者在工作生活中情绪压抑、迷茫、找寻不到人生价值时,一定不要自暴自弃。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是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如果能及时与别人自由表达、倾诉负面情绪,得到别人的支持、陪伴和认可,会很快地帮助我们长期被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

 

我们为了生存,很多时候没有太多选择,但即使能为自己做的很有限,也需要在艰难中尽力照顾好自己。

 

 

 

三、

摆脱被动,争取健康主动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被迫的:被迫加班,被迫下了班要开会,被迫周末去团建,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项目,被迫为了业绩要对客户花言巧语……

 

长期处于被动中,生活的掌控权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失控感不仅让人身心俱疲,而且对人生价值也会产生怀疑。

 

因此,我们一定要替自己争取哪怕一点点,健康的主动权。

 

1

主动反焦虑

 

最近,#996职场妈妈备考半年考上复旦MBA#的话题登上了热搜,一众网友都直呼“别卷了”。

 

e3803994-5919-4d47-a6bb-031a4a9ef6fe.jpg

 

毕竟一位女性能兼顾工作和带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居然还要用空余时间考复旦,很多妈妈纷纷表示自己“没资格睡觉”“更睡不着了”。

 

害怕落伍、害怕失去,害怕追赶不上时代的浪潮。焦虑,成了一种社会的新型慢性病。

 

一旦焦虑过了头,就会带来不合理的自我逼迫。美国心理学大师埃李斯说过,严重焦虑的人往往都被内心的一种声音折磨:“我必须……否则后果很严重。”

 

我必须和同龄人一样优秀,不然就被淘汰;

我必须和其他家长一样注重教育,不然孩子前途灰暗;

我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不然错过和结婚和生育的黄金年龄;

……

 

焦虑的声音太多,我们会发现这些“必须”的事情根本做不完,最后只能一边焦虑一边放弃。

 

在我国,中青年人尤其焦虑。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18-34岁的青年的焦虑平均水平远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龄段。

 

 

1e33baf0-07b8-485b-b22a-6f411afdf554.jpg
 

那么如何缓解我们的过度焦虑呢?可以做好两件事:接纳焦虑、更懂自己。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化焦虑为动力,可以激发人类原始的生存本能,成为我们前进的能量。科学地读懂自己的状态,了解当下的情绪,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对一切。

 

 

2

主动处理情感生活

 

找一个人一起面对生活,就会变得幸福吗?

 

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追我的时候那么热烈,在一起久了就麻木了?为什么谈恋爱的时候挺好,一旦结婚就出问题了呢?

 

一段感情的开始可能是鲜花礼物、海誓山盟,但时间往往会冲淡一切,把本属于两个人的故事,熬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

 

 

a88a9faf-f364-4be9-a4cd-bcad93cc24b0.gif

张先生一天下班回家,发现自己的妻子在窗边不顾家人劝说,跳楼身亡。

 

妻子在遗书中,充满了对丈夫和婆婆的控诉:“永远不知道如何平衡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我在他面前,一百件事中有一件事做错了就会被否定”……

 

 

2e12bcce-61ad-4b5a-92a5-ddc2bbda4513.jpg

原来张先生婚后把自己的母亲接过来照顾孩子,但婆媳二人经常有摩擦,作为中间人的丈夫也想好好劝劝,但总是力不从心,没想到最后发生这样的悲剧。

 

8cd4db09-82a0-43f0-89ad-7a8d12617859.jpg

 

与人相处沟通合作并不容易,特别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我们很容易把对方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又不经意间放大了自己的委屈和疲倦。长久以来抑郁、情绪压力不仅把我们一步步拖向无助的深渊,也彻底破坏了这段患难与共、纯真美好的感情。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我国男性、女性对于婚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男性满意度高于女性,而一线城市的婚姻满意度最低。

 

 

27a713d2-3fc5-4be8-b0c4-1fb4e9fb9247.gif

如果我们身处于情感问题中,不知道如何修复关系,或者每次想要和伴侣、家人沟通时总是以争吵、冷战结尾的话,其实可以寻求专业婚恋咨询师的帮助。他们不仅会找出我们感情里存在的根源性问题,还会针对性地帮助我们处理情感、表达爱。

 

 

生活很累,我们总要尽可能给自己多制造一点甜。正因为人生不易,步步艰辛,我们才更要好好地去享受每一天。


本期推荐【公益免费】情绪压力测试
 

默认标题_公众号封面首图_2021-08-03-0 (1).png

 

 

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吹空调注意好这两个地方!

 

夏天空调的冷风,最容易在睡着的时候损伤阳气,当然不开空调是真的难受,建议大家空调开26℃左右,不要太冷,同时不要直吹保护阳气,尤其要注意保护肩颈和腰腹部,避免受凉。

END

 

未命名_胶囊banner_2021-07-19-0.png

 

原创声明:本文系健康160旗下健康资讯网原创文章,作者:健康160,转载请联系160资讯网且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App下载-安卓
App下载-iOS
160独家 more
健康160携“云医院”亮相高交会,赋能医...
微课堂 more
如何真正有效地预防龋齿?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ICP备2022097554号)-经营性-2014-0010
深圳市维康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05-2017 91160.com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