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愁从一枚小小的车票
变成了一份核酸报告
健健康康,已成了今年最好的礼物
有人回家过年,有人就地过年
这一份《春节健康攻略》
希望所有人在这不圆满的一年
让吃喝玩乐,更安心
●采样前2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以免采样时恶心呕吐;
●釆样前30分钟,不宜喝水、吸烟、喝酒、嚼口香糖与槟榔等干扰口腔内环境的活动;
●检查前不要清嗓,以免将咽部的分泌物咳出来(病毒富集存在的地方),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前有口服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的,有可能会抑制病毒,影响检测结果;
●检查前三天一定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检查后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及时补充营养
年前,多地车厘子、奶枣接连检出阳性,搞得人心惶惶。疫情特殊时期各类食品还能否放心吃?又该怎么吃?
1、车厘子等进口食品可以吃。阳性样本主要集中在外包装上,食品表面病毒的载量较低,感染风险也较低
2、去正规的超市选购,关注食品的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信息。采购时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及时对商品外包装消毒。
3、蔬菜尽量不生吃,应彻底煮熟。常温自来水下轻轻冲洗,不建议用消毒剂直接喷洒。可以去皮的水果去除果皮再吃。
4、冷冻肉类:处理食品时戴上口罩和手套,用后及时丢掉。清洁食品时用水泡,避免水花四溅。生熟案板分开,食材烧熟煮透。处理食品的工具及时消毒。
吃是中国春节的主旋律,对于正努力瘦身和已瘦身成功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每逢佳节胖三斤,此恨绵绵无绝期”。节后余生,不想带着肉肉返工的你,这份春节胖“自救”指南请收好!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曾瑶池
点我头像赶紧查看过年健康饮食攻略吧
上班时好不容易养成的正常作息,一到假期,就瞬间崩塌了,眼睛一闭,半夜2点,眼睛一睁,中午12点。作息时间的紊乱,很多疾病风险油然而生,脱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猝死都有可能。
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中的演员孙侨潞因心梗去世年仅25岁;1月4日,拼多多员工在凌晨1点下班的路上因心梗猝死年仅23岁;1月5日,网红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心脏骤停突然离世年仅27岁……2021开年初,一连串年轻人的猝死事件,让年轻人的健康问题一下登上了热搜榜。
加班、熬夜导致了这届年轻人如此艰难,好不容易有了假期,那就放下手机,好好休息吧。很多人明知熬夜害命,但有多少人付诸行动呢。那今年,就让我们睡个好觉吧
▼
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主治医师 李知行
点我头像赶紧查看过年睡眠健康攻略吧
春节本是大家走亲访友、结伴而行的好时节,但因为疫情,很多人选择了在家里,而长期的居家不运动也增添了相关的疾病风险。正确和健康的运动观念,能让我们在春节期间更好地动起来。
一: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在运动前,最好先要将身体肌肉群充分活动开,再活动开手足各个小的关节,身体微微出汗再进行运动,不要突然开始剧烈运动,如果没有热身直接投入到运动中,很容易造成肌肉肌腱损伤。运动后也不要突然停止剧烈运动。可以进行放松跑。
二:运动时间:下午端锻炼更合适
冬季运动要注意保暖手、耳、足等部位,要防止冻伤。冬季健身最佳时间为14时-19时之间,下午气温高于早上,不易感冒。
三:运动讲究方法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不要用张大嘴巴呼吸,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否则引起喉痛和咳嗽等。冬天还特别容易摔伤,甚至导致骨折。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 刘兴媛
点我头像赶紧查看如何科学运动、健康减肥吧
胡吃海喝、作息紊乱、缺乏运动,情绪激动...加之天气寒冷潮湿,春节正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
痛风就是其中一种。发作时,疼痛难忍,坐立不安,疼起来堪比生孩子!不仅中老年人容易中招,如今在二十几岁年轻人身上竟也经常发生。务必做好这六点,安心过年。
▼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新鹏
点我头像赶紧查看如何防范痛风吧
平时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事儿,一过节就被很多人抛之脑后,导致开心过后付出惨痛的代价。希望高血压患者可以“谨言慎行”,开心之余懂得适度,让全家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
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蔡坤皓
点我头像赶紧查看如何防范高血压吧
不少糖尿病患者开始犯愁,既想与家人共享美酒佳肴,又担心大吃大喝引起血糖升高,真是甜蜜的负担。做好这8点,你的糖尿病或许可以被逆转!
▼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曾瑶池
点我头像赶紧查看如何防范糖尿病吧
有研究发现,气温每下降10度,心脑血管发病率的风险就会上升7%。因此,天气越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越不友善。要想远离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做好以下四点!
▼
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戴黎萌
点我头像赶紧查看如何防范心血管疾病吧
千万记得
有些事可以浅尝辄止
有些事万万不能尝试
给身体过一个有质量的春节吧